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陶器浅析

2018-01-07 11:04赵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
关键词:汉墓陶器

赵茜

摘 要:新乡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主要见于礼器类的鼎、盒、壶、钫和生活用器的甑、釜、仓,以及一些陶俑等墓葬明器中。文章以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为例,总结归纳了新乡汉墓的特点。

关键词:新乡市博物馆;汉墓;陶器

新乡两汉考古起步虽相对较晚,但成绩显著。居于优越地理环境的汉代新乡,汉墓出土文物丰富,从日常实用器到墓葬明器,形成映射社会方方面面的泱泱大观、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汉代现世图景,对推动豫北地区汉代墓葬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彩绘陶器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用各种颜料绘制出各类纹饰。纹饰主要以平面布局统合多组图案或单体图案为主,流畅的线条勾勒与红、白、黑、蓝、黄、橙、紫等丰富色彩相结合,是研究汉代美术的珍贵资料。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主要有陶用具、陶容器、陶灶、陶井、陶俑、陶仓等,本文选取馆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汉墓出土陶器予以介绍。

“建初五年”陶灶面模(图1):东汉,长31厘米,宽22厘米。该模具为汉代陶灶灶面(明器),长方形。台面上阴刻有灶台火眼、釜座、方形烟道,厨具有盘、杯、铲、钩、瓢、炊帚等,食物有鱼、鸭禽等,四周以斜线网格纹饰收边。该藏品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是一个少见的汉代民间的陶灶灶面模具,而且还刻有东汉“建初五年”的准确纪年。

博山炉(图2):汉代,高20.5厘米,口径19厘米。灰色陶质,形状为盘状底托与炉身连为一体,上置镂空山形炉罩,山峦起伏重叠,其间雕有丛林及走兽。从这件器物罩内顶部的熏痕可以看出,该器物为当时的实用器。博山炉是汉代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除臭、避秽。炉内香料燃起,香气缭绕浓厚,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灰陶羊尊(图3):汉代,长40厘米,宽16厘米,高20厘米。明器,泥质灰陶,整体呈卧状,昂首,两目圆睁,嘴半张,下巴有胡须,两角呈弧形向后卷曲。羊背中间有一矮空圆柱形口,空腹。尾部也呈筒状,内空与腹相通。其造型简洁朴实,形象生动逼真,艺术欣赏价值较高。

陶耳杯(图4):汉代,高4厘米,口径12.5厘米。耳杯,古代时称“羽觞”,是常用的酒具。此耳杯为灰陶,长圆形,两侧有把,即“耳”,外底呈平面状。陶质的耳杯是随葬用品,在汉代墓葬中常有出土。

五孔灰陶埙(图5):汉代,高6厘米,口径0.8厘米,底径3.5厘米。乐器,灰陶制作,陶质细腻,呈倒置的螺形。顶端有一圆形吹口,平底,为五音孔埙。近底处一面有倒“品”字形三个音孔;另一面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音孔,一大一小。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定型于商代晚期。其材料有陶、石、象牙、骨等,以陶质最多。音色苍凉忧郁,悲凄哀婉,如泣如诉。

圆形灰陶猪圈(图6):东汉,高14.5厘米,直径20厘米。明器,其是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是汉文化的一种典型文物。

此猪圈出土于新乡市北站(今凤泉区),呈圆形,四角作方沿,四面有低矮的围墙。一侧下方为猪圈,一侧建一方形小屋式厕所,上置四阿顶作瓦垄。厕所一门通猪圈,一门供人行走,厕所与猪圈相连。圈内陶猪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写实雕塑技艺。

彩绘拱手女陶俑(图7):西汉,通高50厘米。该俑为直立式,模制,曾施朱彩。面庞长圆,直眉,低目,鼻翼微宽,双唇微闭,梳坠马髻。身体扁平,身着右衽交襟宽袖长袍,抄手置腹前(该俑手部有孔,应是原持有其他物品),衣之下摆曳地,裙角外撇呈喇叭状。人物表情平和、质朴。从残存的色彩上看,服饰着色鲜艳,具有典型的汉俑风采。

汉代陶俑的制作方法是模制与手塑结合,为追求神情韵致,不讲求细节,对五官四肢、衣纹毛发等只作简单交代,进退俯仰、节奏感强。在气质表现上张扬其活力,是汉代陶塑的魅力所在。

彩绘陶鼎(图8):汉代,高16厘米,口径17厘米。双耳,圆底,三足为马蹄状,立耳外撇,通体彩绘,为有盖鼎,器身及盖部有红、黄、白三种颜料绘就的变形花卉图案,有明显战国鼎的继承性。陶鼎为食器,后来发展成祭器。此鼎造型端庄,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彩绘陶钫(图9):汉代,高53厘米,口径14厘米。泥质灰陶,呈方形,有盖,方唇,敞口,束颈,斜肩,鼓腹,方形圈足外撇。通体彩绘纹样有卷草云纹、铺首纹、蕉叶纹,色彩红、白、褐相间,可谓佳作。

彩绘陶钫(图10):汉代,高53厘米,口径14厘米。整体为四方棱体形,工艺较之圆形器复杂。器口至底足有三组纹饰,口径一周为蕉叶纹及变形花纹,腹部两侧对称绘有兽首衔环的图案,另两侧为变形兽纹,底足一圈为卷草纹。通体纹饰为白彩所绘。

釉陶鼎(图11):东汉,高21.5厘米,口径14.5厘米。饮食器具,其造型为圆鼎,青釉。口下有一对外撇附耳,鼓腹下垂,平底近弧,三条蹄状足接于腹下而承托鼎底。由于胎质细密且釉层均匀,釉面平滑如丝、光洁如镜,加之釉面上细微的开片纹犹如冰乍玉裂,造成一种既明亮又朦胧的意境。而釉层的严重返铅,使光照下的釉面既有丝丝银毫,又富层层光晕,流光溢彩,为汉代青釉佳作。

从上述汉墓陶器可以看出,汉墓随葬品中的陶器是比较典型的。所谓典型器物,应当是一些大量使用而又易于破碎的东西,主要有鼎、壶、罐、仓、樽、奁和灶、井、猪圈等。在不同的时期,发掘出土的陶器也是有差别的,比如在西汉早期的墓葬中不曾见陶灶、陶井等明器,而在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陶猪圈、陶鸡、陶狗等明器模型才开始出现。在新乡汉墓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彩绘陶器,尤其是西汉时期的彩陶多达千余件。除此之外,新乡汉墓中陶鸮(鸮壶和鸮俑)也是极具个性的,可与焦作汉代陶楼和南阳汉代陶狗相媲美。尤其是在辉县汉墓中,陶鸮几乎都是成对出现,并大多施加以彩绘,这在其他地区的汉墓中几乎是见不到的。

新乡地区汉墓分布有着显著的特点,大量汉墓是以墓葬群的形式出现,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凤泉区、新乡县、卫辉市和新乡市区周边,辉县汉墓分布较为广泛,凤泉区一带汉墓相对集中。不同地点的墓葬年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凤泉区凤凰山一带的汉墓主要集中于西汉中晚期,在老道井墓葬群中的汉墓则以东汉中晚期为主,而辉县发掘的汉墓在年代上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晚期,基本上再现了新乡地区两汉时期中小型墓葬的演变。

新乡地区汉墓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墓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土坑墓和洞室墓以及少量的砖室墓,洞室墓数量最多,土坑墓则多见于战国晚期的墓葬,而砖室墓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墓葬形制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最早的竖穴土坑墓逐渐演变为半土坑半土洞墓,之后斜坡式墓道开始出现,最后形成洞室墓。到了东汉时期,砖室墓开始流行,斜坡式墓道的砖石墓成为主流,墓室大多则由前室、后室、耳室和甬道组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土坑墓、洞室墓也会在同一时期出现。

两汉时期庄园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生命不朽的期望、私有财产的占有延伸到对亡者环境的设置上,“大象其生,以送其死”。因此,在仿地面建筑的墓室中,陶制明器骤然增加,类别繁杂,囊括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河南省文物局.辉县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河南省文物局.百泉、郭柳與山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赵争鸣.河南新乡五陵村战国两汉墓[J].考古学报,1990(1).

[5]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乡凤凰山墓地:2003—200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汉墓陶器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老佛爷的茶碗
扬州汉代漆面罩赏析
指尖上的小陶器
云阳陶器,极简,极真
两广出土汉俑的类型及文化因素考察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河北满城荆山汉墓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