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中
摘 要:2010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寿县工业园区获得一批汉墓出土器物。这批器物年代指示性强,器形特殊,可展开一番趣味的讨论。
关键词:寿县;汉墓;铜樽;釉陶投壶
寿县工业园区是寿县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县城西南侧,东北距县城约2千米。2010年3月,位于工业园区东部的明珠大道与定湖大道交叉口的安徽楚都国际建材城项目开工建设。同年6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工作站接到报告,在楚都国际建材城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发现一组文物,工作站随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据有关迹象推断,这批文物应出自一座汉代土坑墓(图1),但墓葬已遭破坏,形制不明,随葬器物也被取出。项目投资方获悉此事后,随即协助我们追缴文物3件,现将这些器物介绍如下。
为方便记录,我们将这座墓葬临时编号为10SCJM2。其中“10”代表发掘年度,“S”代表寿县,“CJ”代表楚都建材城。此次追缴的文物分别为青铜鼎、青铜樽和釉陶投壶。
青铜鼎(图2)1件,编号10SCJM2∶3。无盖,直口,方唇,平折沿,耳殘,弧腹,平底,矮兽蹄形足。口径21.2厘米,通高10.8厘米。
青铜樽(图2)1件,编号10SCJM2∶2。由器身和提梁两部分组成。缺盖,直筒状,子母口,直口,直腹,平底,矮兽蹄形足。肩部有两桥形钮,两边各套有5个环组成提链,上端与提梁相连接,提梁呈两蛇曲体拱背状。口径19.8厘米,壶身通高20.2厘米。
釉陶投壶(图2、图3)1件,编号10SCJM2∶1。红胎,口、肩和上腹部施青釉,釉色不均匀,釉片大部分已经剥落。下腹部及底部未施釉,呈暗红色。直口,直筒形颈,斜肩,圆鼓腹,圈足,平底。颈部饰四组刻画水波纹。上腹部饰一组弦纹。口径6厘米,腹径15.6厘米,壁厚0.7厘米,通高25.8厘米。
寿县工业园区发现的上述3件器物,虽出土单位等相关信息缺失,但年代指示性强,器形特殊,亦可展开一番趣味考论。此次发现的铜鼎,足为矮兽蹄形,是典型的汉式鼎,流行于西汉时期,到东汉足越来越矮,最后趋无。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樽较多,但在器物定名上经常与奁混淆。俞伟超先生最先就此提出见解[1],接下来多有学者展开考辨[2-3]。樽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日常实用酒器。在汉代,饮宴时通常先将酒从瓮、壶等大型盛酒器倒入樽中,再用勺酌入耳杯中奉客[4]。关于樽的起源与形制,马承源先生说:“樽,容酒器,旧误称为奁,初见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晋。战国的呈长筒形,两侧有环耳,下承三犀为足。汉樽形体亦作圆筒形,直壁较短,上有盖,平底之下有三个兽蹄足,外壁有铺首衔环耳一对。”[5]寿县出土的铜樽与马承源先生叙述的汉代同类器基本相同,只是器腹较深,缺盖,且带有提梁。
投壶是古代较为盛行的一种游戏,由西周时期的燕射之礼衍生而来,一直延续至明清[6]。文献对投壶游戏的最早记载当属《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大意是晋昭公有称霸的野心,在宴请诸侯时想通过投壶的游戏来获得诸侯之首的称号,结果齐景公不服,也投中了执壶。《礼记·投壶篇》对这一游戏的规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之后历代史书、词赋亦有相关记载[7]。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投壶实物是1974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三犀足蟠螭纹筒形器,它与《礼记》中“中者盛算之器,士鹿中,大夫兕中,刻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圜圈以盛算也”的投壶形象非常吻合[8]。到汉代,投壶成为社会上层喜爱的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汉代投壶为直筒形,中有圆腹。南阳汉画馆藏有一块汉代画像石,画中的投壶为长竖颈、圆腹,下有三足,壶中已投入两根矢,壶左右两侧分别跽坐一人,怀中皆抱矢欲投,旁边还有司射的裁判和多次投壶不中而头昏脑胀、两眼发直的大汉,画像生动地记录了投壶游戏时的场景[9]。这个时期考古发现的投壶材质有铜和釉陶。例如,江苏盱眙东阳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长颈壶(M4∶21),小口、长颈、扁腹、矮圈足,器表刻画纤细的图案形花纹,有锯齿纹、斜方格纹、织锦纹,口径4.4厘米,高27.8厘米[10]。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出土了一件绿釉陶投壶(M8∶15),通高26.6厘米,直口、细长颈、球形腹,下有三蹄足[11]。三国时的文献记载投壶所用之壶是“盘腹修颈”,所用之矢是“或柘或棘”(《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引邯郸淳《投壶赋》)。寿县发现的釉陶投壶,直口、长颈、圆鼓腹,尺寸和形制都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同类壶相似,且该类壶形制上与画像石和文献记载都相吻合,应属投壶无疑。不过在装饰上,寿县的这件釉陶投壶又具有地方特色,颈部刻画了四组水波纹,这在江淮地区汉墓出土的釉陶器上十分常见。
汉、魏晋以后直到明代,投壶活动依旧盛行,在器形和玩法上多有变化,并留下了许多关于投壶的文献记载。如宋司马光撰有《投壶新格》,明代有《投壶仪节》《投壶谱》《投壶奏矢》等,其中所载的投壶花样繁多。清代以后,投壶活动日趋衰落,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参考文献
[1]俞伟超.西安白鹿原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3).
[2]冒言.樽奁辨析[J].文博,2008(1).
[3]刘芳芳.樽奁考辨[J].东南文化,2011(4).
[4]孙机,杨泓.文物丛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张旭敏.古代投壶源流考略[J].档案,2010(6).
[7]金爱秀.投壶考论[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4).
[8]石志廉.中山王墓出土的铜投壶[J].文博,1986(3).
[9]刘红玉.南阳出土投壶汉画像石赏析[J].中原文物,2002(5).
[10]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5).
[11]河南省博物馆.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的发掘[J].文物,1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