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佩
(甘肃省崆峒区香莲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崆峒 744000)
非洲猪瘟病毒已存在很长时间。早在100年前,非洲肯尼亚就报道了非洲猪瘟的疫情。非洲猪瘟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进入欧洲,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美洲。到了2007年,又传入俄罗斯以及高加索地区。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传入。有统计表明,百年时间内,全球60多个国家出现过猪瘟疫情。和其他类型猪瘟相比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较慢,自非洲传播到欧洲30余年,自欧洲进入亚洲花费50年左右。但不容忽视的是,非洲猪瘟于我国的传播速率位居全球第一。中兽医认识防控温病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基于此,全面探讨中兽医温病辨证与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现报道如下。
西班牙半岛以及非洲存在的几类软蜱虫为非洲猪瘟的重要贮藏宿主与传播媒介。另外,在美国等地分布的其他种类蜱虫也可能会导致非洲猪瘟传播。通常来讲,疾病的传入往往和国际机场港口中味精烹煮的感染猪制品或残羹喂猪存在相关性。遇到这种情况后,疾病发生率高达100.00%。当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传播途径为健康猪、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猪只被带有病毒的昆虫叮咬也有可能感染非洲猪瘟。
发生非洲猪瘟后,自然感染潜伏期为5~9 d,临床实验感染为2~5 d。发病后,猪只体温上升至41℃,大约持续4 d左右,直至死亡前48 h猪只体温开始下降,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才得以显现。因而,发病猪只的体温上升时与体温下降时症状存在差异。发病早期3~4 d发热期内,带病猪只会表现出食欲下降,喜欢卧躺在猪舍角,强迫其运动后,猪只会表现出极度虚弱的情况,以后肢最为严重,另有1/3的发病猪只会表现出呼吸频率增快、咳嗽、脉搏速率增加等情况,有些毒株会导致带血下痢、血液成分变化、呕吐等症状。
非洲猪瘟会经过上呼吸道以及口部进入到猪只体内。于扁桃体以及鼻咽部发生感染。当病毒进入到猪只体内之后,会在短时间内蔓延至猪只的下颌淋巴结。经血液以及淋巴遍布全身。当受到轻度感染时,细胞速度变化非常快。具体表现为显著刺激反应之前相关细胞均已死亡;感染弱毒株后刺激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具体为细胞核增大、存在有丝分裂情况。疾病发生率约40%~85%[1]。具体死亡率因感染毒株不同略有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致病毒株致死率具体情况
2 非洲猪瘟疾病的发生规律但凡烈性传染病,均有其固定的感染发展规律。非洲猪瘟发生第一阶段可被视为猖獗期,猪瘟往往为强度感染。导致猪群发生应激反应,加上我国养殖户防控经验不够往往恐慌,最后转变为无助无奈,迫于压力选择淘汰发病猪只,猖獗期维持时间大约为3年左右。第二阶段为僵持期。随着相关疾病防控思路的不断变化以及相关管理策略不断进步,民众的生物安全和中兽药保健意识更强。进而令猪群的健康度有所提升,使得部分猪只可以存活。僵持期维持时间大约为3~5年。疾病发生的第三阶段可被视为和平期。在此刻,因管理高度提升,防控疾病的方式越来越多。中兽药产品的研发也趋于成熟。此时的猪群健康程度更好。和平期能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实现长期扎根。
邪入卫分通常发生于温病潜伏期内绝大部分猪只属于热毒表实证。猪只的免疫系统被积极调动,机体中的淋巴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水平上升,导致发病猪只体温升高,表现出食欲不佳、出汗、心跳速率增快等与应激相关的表征。出现这种情况后,若未能及时应用中兽医实现温病辨证,即便坚持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依旧可能引发抵抗力降低,引起病邪进入气分阶段[2]。
邪入气分大都表现于正邪抗争阶段中该阶段发病猪往往属于热毒里实症,猪只会进入到高热期,表现为出汗、发高烧、体温急剧上升以及体热。若发病猪只自身机体抵抗疾病能力强、发病过程也相对较长;与之相反,自身抵抗疾病能力差的猪只发病过程也较短。在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应当择取补中益气散或者扶正解毒散对发病猪只开展治疗,目的在于积极提高发病猪只的自身免疫能力。另外也要给予机体必要支持,就此控制疾病恶化。如果未能做到这一点,病邪则会进入营分阶段。
邪入营分大都表现与伤津耗液期内在此刻发病猪只进入到虚证阶段中,表现出体力下降、气血虚弱、津液亏损等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病猪只喜卧嗜睡、喜饮口渴、尿赤尿黄、体温降低等。出现此类情况后,应用一般的中兽医处方已经无法彻底治疗疾病。可通过尝试性应用具有强心补液的中兽方剂治疗疾病,如犀角地黄汤等,控制疾病恶化。
邪入血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出血败血期间内。在此刻,发病猪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无食欲、卧地不起、组织器官淤血和体温进一步下降等临床表现。此刻的发病猪只往往生命垂危、气血双亏。应用具有活血化瘀、滋阴生血以及益气止血类中药汤剂对发病猪只开展治疗,也许能够挽救其生命[3]。
古语有云“御敌于隐患、防病于未然”。可见,在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过程中,对于疫病的积极防控以远胜于疾病治疗[4]。基于此,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好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举措。
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有可能造成疫情出现的情况开展科学化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落实风险预警制度。必要时应构建大数据平台,研制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同时开展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记录,做好检测与走访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做到发现病情、尽早处理疾病。针对于非洲猪瘟疾病,要做好诊断与识别,把风险控制在最低,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针对国家出入境口岸监测力度,严打走私猪肉制品行为,避免流入非洲猪瘟病毒。值得说明的是,在开展生猪调运工作过程中,若发现所使用的调运车辆猪瘟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一定要彻底消毒,避免病毒进入猪场,引发非洲猪瘟蔓延范围扩张。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强化生猪调运车辆监管力度,确保车辆不存在携带病毒的情况。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提升生猪调运的安全性[5]。
很多生猪养殖户尚未树立起科学化养猪观念,往往选择泔水饲养生猪。而猪为一类杂食性动物,平日进食的泔内非常有可能携带猪瘟病毒,导致非洲猪瘟疾病的发生。还有一些养殖户会在猪饲料内添加猪源性食品,如血制品等,这种行为也会对非洲猪瘟疾病埋下隐患。
我国生猪养殖的特点为散户数量多、养殖户数目庞大,为生猪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猪养殖卫生条件不过关,养殖户专业知识欠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不到位。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后,有些养殖户无法第一时间识别疫情,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疫情,导致疫情蔓延[6]。因此,有必要全面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积极提升养殖户的入行标准。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对生猪养殖户开展培训,使养殖户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
中兽医指出,生猪的健康生长主要因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引发猪只发病的主要因素则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非洲猪瘟疾病不同阶段内,相关工作人员应采取与之相应的防控举措。我国为全球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严峻复杂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下,相关人员及部门应积极认识中兽医温病辨证具体机理,做好猪瘟疾病防控工作,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确保生猪养殖户与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维护我国猪肉制品与生猪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