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1-05-18 13:52孙应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孙应伟

【摘要】数学对于当今教育的重要作用,不问可知.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之中,针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教育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相对来说更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要依照相关教育教学指南进行.在思考当下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素的前提下,要能够依托数学课堂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意在提高对当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创新思维发展模式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提升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03.

引言: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基础技能,但这种潜在的技能需要每个人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开发才能够体现在外在的能力上.这种创新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能够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之下,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其身体及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于一些不具备抽象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就是一门在学习上较为困难的学科.对于一些问题,他们没有办法进行更好的思考,所以在数学上表现为对某一大类知识听不懂、学不好,并且在做相关的习题和训练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发挥其主观意识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也让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氛围凝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当中,课堂上主要还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讲这种旧的教育模式,完全忽视了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依旧以板书为主要教学手段,辅以口耳相传的例题讲解,为学生讲述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点讲解完毕后就是对长篇的数学例题进行讲解,在这种情形下,很少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可能对之前讲解的知识点还没有充分吸收,教师就进行下一例题的讲解,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数学例题解题模式与分析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例题的时候往往依据传统的数学习题和解题方法进行讲解,这样过于单一的解题方法,很难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往往只是针对例题信息进行背诵.如果教师换掉了习题当中的某些条件,或者仅仅是一个数据,学生就不会通过创新思维来自主思考并解决这道题.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习题和分析方法过于单一造成的.

(三)学生不具备自主意识及具有从众心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让同学们举手回答时,若是选择班级内学习较好的同学回答,则这名同学给出的答案往往会削弱其他同学对自己答案的自信,若自己的答案与这名同学的答案不一致,他们自然就会认为是自己在做题时出现了错误,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或者在某一道练习题的结果核对环节,大部分同学都选A,只有一两个人选择B或者C,那么这部分同学就会不自觉地跟随大众选择A,而习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少部分同学做对了.这一少部分同学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可能就会出现从众心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就是学生不具备自主意识以及具有从众心理所导致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数学的思维视角.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以其他的视角看待和处理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找到最佳的作答方法.

第二,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处理生活当中的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面临难题时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窘迫局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

第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之后,对生活中或学习中的难题都敢于尝试,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愿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师长请教等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自己动脑解决问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以实践引导创建课堂活跃氛围

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引导,建立轻松课堂.教师创建活跃课堂氛围之后,可以通过数图结合或情景模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教学氛圍之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愿.数学教师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以实践引导创建课堂氛围,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教学模块,教师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或者通过事先制作的微视频等,帮助学生对课堂进行更好的预习,然后在数学课堂上利用PPT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诸如粉笔盒、肥皂盒、魔方、骰子等图片,让学生识别图片中的立体图形.这样,学生在事先通过微视频等预习的情况下,就能够更快速地辨别出粉笔盒、肥皂盒为长方体,魔方、骰子为正方体.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情景模拟演示,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如:如果你到超市购物时,要求你在超市中寻找三种长方体、一种正方体和两种球体的物品进行购买,那么你会选择哪些东西呢?为什么?

在同学们思考和交流之后,教师可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提问.有的同学可能会做出如下回答:“在进入超市时,我会走到体育用品区,那里有很多球形的物体,我会选择乒乓球和足球进行购买,因为这两项运动可以帮助我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然后走到学习用品区去购买墨水,因为墨水盒是正方体,同时购买橡皮和本子,因为橡皮和本子都是长方体.之后走到日用品区选择牙膏,因为牙膏的包装盒也是长方体.这样在买到我所需要的用品的同时,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下,可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数学教师根据习题类型提出多角度分析、灵活运用的解题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围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通过多角度分析、灵活运用的解题思维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在解决习题时从多角度思考,最终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用的不同方法进行整合,同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数学教师要勇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不同问题的独特见解

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敢于以不同视角提出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看待问题时,不能局限于固有的思维模式,要大胆揣摩,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打击学生,否则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放开自己的思维去对问题进行解析和思考,导致数学思维的固化,不仅不利于数学学习,也可能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阻碍作用.

(四)依托現代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为教育行业带来的教育资源也极其丰富,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将抽象的教学重难点转变为动态思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对正方体、长方体等六面体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依靠粉笔盒或班级内部的整体构造来进行大概的讲解,学生也只能靠想象去学习;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正方体、长方体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方体及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先进教学资源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鼓舞学生,让学生对数学进行自主自愿的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难题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让难题不再难.

【参考文献】

[1]李观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亚太教育,2016(06):15

[2]向文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23.

[3]何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才智,2017(25):49.

[4]丁路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5):62-63.

[5]蓝月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118-119.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