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021-05-18 13:10任珉
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任珉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是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同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

在国新办2月22日举行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性行动,并且强调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一号文件也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要确保“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其中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要谋划好、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同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意义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动作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为了让脱贫群众从此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在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将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潜力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仍占相当比例,拓展农民增收基本途径,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从消费看,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四五”期间将突破2万元,增加的收入中会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消费。可见,农村有广大的市场、广阔的投资空间。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需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否则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民族复兴也无从谈起。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锁明表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对以往乡村建设历史经验的传承延續,也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举措,必须突出重点,找准发力点。

首先,坚持正确原则,确保有序推进。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能单兵突进,不能大拆大建,必须立足各地实际。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广大农民群众既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主力军,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三是形成建设合力。乡村建设具有综合性,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好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之合力。

其次,按照规划建议,聚焦阶段任务。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县域城镇建设具有龙头牵引作用,要强化县城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县城+乡镇”同步发展格局,促进县域内城乡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三是加大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就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四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维护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打牢经济基础。

最后,坚持党的领导,锤炼干部队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要积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育和选拔一批政治站位高、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充实各地乡村基层组织,为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素质干部队伍支撑。

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部署

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部署有四方面: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要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可以先干起来。同时要强调编制村庄规划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展开,注重实用性。村庄要保持乡村独特的风貌,要留住村庄的乡情味和烟火气,防止千村一面。同时,要严格规范村庄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

二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下一步,将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有序推进、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重点抓好农村污水处理,切实增强农村宜居性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都通到了行政村,但村庄内部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下一步,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比如,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后要着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生活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后要提高供电的稳定性,重点解决生产用电问题;行政村基本通了硬化路后要加快建设通自然村(组)路和村内主干道,包括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同时,打通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从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还要健全长效管护运营机制,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长期受益。

四是抓好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与城镇相比、与农民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下一步,需要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农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吴宏耀指出,一号文件也强调乡村建设要强化统筹、突出重点,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乡村统筹,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满足农民不同层面的需要,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建设乡村,规划先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有的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和产业,有的会逐步向城镇融合,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一个重要课题。乡村建设只有先规划、后建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把握村庄演变分化的规律,才符合城乡发展建设的规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不少地方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规划,打造美丽乡村。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过去由于缺少村庄规划的指引,村庄无序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因此,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绘好蓝图搞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并明确要求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

乡村点多面广,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如何科学编制规划?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并不是就不搞建设,中央一号文件作出明确要求,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

推进村庄规划工作,要为农民群众打造更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房质量作出要求,提出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三年内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针对村庄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各地各部门要尊重乡村现状,不搞千村一面,注重保留乡土味道,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规划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刮风搞运动。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是农民的迫切期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比例均超过98%,广大农民看病、上学等基本公共服务更有保障。

但与农民的需求相比,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为了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大体相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围绕建设更加宜居的现代乡村,全面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设施大体相当。

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等。

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中央一号文件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城乡融合之所以聚焦县域,一方面,无论从地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县域对农民的吸引力和亲近度较高,当前约1.6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需要通过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当前农村还有5亿多常住人口,他们享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县域内城镇居民有一定差距,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因此,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不仅切实可行,更是迫切需求。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要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要做强县域,提升县域的承载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小城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就业吸纳能力是关键。不用远离家乡,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农民自然而然愿意留、留得住。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鼓励地方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和孵化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扶贫工作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