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州:脱贫“三音”叩开“幸福之门”

2021-05-18 02:44曹光鑫陈莉郭方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4期
关键词:做法扶贫宣传

曹光鑫 陈莉 郭方

摘要:本文从最新言、最强音、最乡音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脱贫攻坚”宣讲工作。

关键词:扶贫 宣传 做法

2020年5月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紧扣“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从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入手,探索“大喇叭”大声讲、“微视频”动态讲、“宣讲队”定点讲的创新方式,构建“入耳、入眼、入心”三位一体的宣讲模式。通过启动“理响宣州”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脱贫攻坚系列宣讲活动,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論述、动情宣讲全区扶贫干部和自强贫困户典型事迹,用总书记的话凝聚士气,用身边人的事激发共鸣,把“脱贫攻坚”说到百姓心窝里、送到百姓心坎上,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愿脱贫、敢脱贫、能脱贫、会脱贫的“内生动力”。最“新”音、最“强”音、最“乡”音——脱贫“三音”暖透的是贫困群众的一间间心房,凝聚的是脱贫攻坚的一股股力量,叩开的是全面小康的一扇扇幸福之门。

一、大喇叭传递最“新”音

5月26日早上8点,宣州区朱桥乡九保村的大喇叭又准时响起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祝福声,透过大喇叭缓缓传来,如夏日的晨光,洒满朱桥乡的田间地头,炙热着每一个人的心。

“大喇叭里在放习总书记的讲话哩!”九保村贫困户董光明一边清扫道路一边说道。今年53岁的董光明早年因病致贫,2014年被认定为精准扶贫对象。最让董光明高兴的是,身体逐渐康复的他被村里聘为保洁员,负责村部周围的道路保洁,每个月能靠自己的双手能挣600元。

4月30日起,朱桥乡92个乡村大喇叭热闹的响起来了。“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同期声和重要论述摘编,还有音乐诗词、健康知识等内容,最新时事,每日更新,深受老百姓喜爱,成为我们做好基层宣传工作的有力法宝。”朱桥乡党委书记严家福说道。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一台电脑,一个喇叭,看似简单的乡村大喇叭,让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让国家的好政策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大喇叭又响起来嘞,我们年纪大的就爱听这个!”同样靠着大喇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还有九保村84岁村民葛素华。葛老的菜园地就在大喇叭旁边,平日里他是一边给农作物浇水一边听着广播中的声音。“这几年,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啊!”葛老笑着说道。

这个夏天,该区共有106个村(社区)开展了学习强国“大喇叭”宣传工作。大喇叭传递的脱贫攻坚最“新”音,给宣州大地带来了别样的活力与希望。

二、微视频演绎最“强”音

5月26日上午,在宣州区沈村镇胡村回族村村委会,30多名村民聚在会议室,观看该区脱贫攻坚专题宣讲视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大伙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短短一刻钟的视频里,居然看到了村里的名人:董志强。

身无双飞“翼”,心有凌云志。今年42岁的董志强是宣州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9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高位截瘫,4年后却靠嘴里的一根竹棍操作平板开始了二次创业,在网上卖起了菜。叼在嘴里的竹棍,成为他人生“快捷键”,更是他生活全部“支点”。

看到视频里的董志强,大伙觉得既熟悉又激动。“他这样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真是了不起!”“视频里面讲的都是身边的真人真事,看了感觉很亲切,值得我们学习。”村民们纷纷竖指点赞。

就在大伙收看宣讲视频时,董志强刚在上线的“宣州扶贫馆”APP里完成了一单网上订单。“去年生日那天,我加入了宣城市蓝天救援队,帮忙做后台数据统计,这两年生活越来越充实,心里很高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20年以来,宣州区委宣传部在精心撰写宣讲稿的基础上,邀请“理响宣州”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朱静拍摄了时长15分钟的宣讲视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该视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开篇,娓娓讲述了宣城市最美一线扶贫人李佳多年驻村扶贫的恒心故事,以及自强贫困户董志强“身无双飞翼、心有凌云志”的信心故事。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大伙都很受鼓舞。”回族村清真寺的主持姚传来说道。

5月份以来,专题宣讲视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便民服务大厅、企事业单位播放场次达270余场,受众突破3万人次。

三、宣讲团讲述最“乡”音

5月的宣州大地,舞动着火热、燃烧着激情、践行着初心。“理响宣州”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13名队员,奔赴全区13个贫困村,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扶贫车间、走进爱心超市、走进先锋长廊,面向群众讲述身边的脱贫故事。

“乡亲们,下午好啊!我是‘理响宣州理论宣讲员,今天想给大家讲两个我们身边的脱贫故事。”5月26日下午,“理响宣州”理论宣讲员龚萌走进黄渡乡安莲村就业基地,用“家乡话”宣讲脱贫攻坚“身边事”。

55岁的璩义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竖着耳朵听宣讲故事。“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宣讲团,现在都走进车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宣讲了,讲的还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感觉好亲切。”

璩义虎是安莲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初村里的就业基地正式启用了,同时落户的有婉饰琳家纺和晨光电子两家企业。璩义虎也开始在车间工作,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让他在脱贫道路上越走越稳。

“这次宣讲跟以往确实很不一样,离开会议室,走进就业基地,面对面的给乡亲们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和百姓身边的脱贫故事,感觉和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宣讲员龚萌自豪地说。

“把理论宣讲‘室搬进扶贫车间,讲群众身边的故事,传播脱贫攻坚领域最新工作动态,让老百姓成为扶贫工作‘知心人‘明白人,既接地气又暖民心,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黄渡乡党委书记张杨兵由衷地说。

扶贫先扶智,扶智重在教育。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以来,宣州区运用理论宣讲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以最“新”音、最“强”音、最“乡”音强化精神扶贫,传递“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讲述小故事,传递大道理,让“幸福的接力棒”一站一站的传递下去,传递到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每一厘米”。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做法扶贫宣传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证监会“扶贫”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