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丽
1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肇庆 526000
2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澳门 999078
理解人类对景观的感知及反应对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感知是一个过程,建立在感觉之上,是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组织、识别和解释,从而帮助人们体验和理解环境[1]。人类的感知是复杂的,对于正常人而言,“美在所持有者的眼睛之中”,视觉是景观主要的感知方式[2]。然而,对于视障人士而言,在感知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视觉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缺失了视觉这个直观感知空间的能力,他们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非视觉手段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记忆及其他非视觉方式[3]。环境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在行动的过程中可以不藉由视觉而经由身体去认知空间[4],因此,探究视障人士如何有效运用身体知觉了解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自身与环境关系及其景观需求,将是建构视觉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关键。
目前,景观感知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正常人的视角探究对环境信息的综合体验、理解,以及情感投入[5-7],而针对视障人士的景观研究,国外主要是对视障人士城市共享空间可达性[8-9]、身体特质与景观的关系[10]、空间需求[11]等研究;国内的研究则集中在无障碍设计规范[12]、城市无障碍环境及设施营造[13-16]、专类花园设计的原则、规范、要素等的探索和建设[17-19],均尚未从景观感知的角度研究视障人士对景观的需求。
环境的建设需要从使用者的景观需求出发。根据视障人士视觉缺失或减弱的特征,在空间设计上应区别于一般的景观环境,应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身体、心理和情感需求。本研究以广州花城广场地面景观为例,组织30名16~28岁的视障人士,通过开放式访谈、现场观察及调研问卷的方式搜集他们在广场中的游览特点、景观体验方式及喜好,意在唤起对视障人士的认知和无障碍环境的高度关注。针对视障人士的特征,探究其对景观的感知方式及景观需求,以期营造适合视障人士使用的户外景观。
在调研开始之前,通过口头形式向视障人士提出问题,然后根据他们的答复搜集他们对普通广场景观的需求及感受方式。访谈内容为:请谈谈你平日外出的频率,请谈谈你平日外出遇到的障碍,请谈谈你对广场的景观需求,请谈谈你在广场中是如何辨别方向,请谈谈你对广场景观的感受方式。
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对视障人士的行走方式、观赏方式的观察和记录了解他们对景观的体验方式。观察、记录内容为行走方式与特点、游览过程表现特点、景观停留点、景观欣赏方式、游览时间。
在调研结束后,采取一对一问卷、由访问者访问并记录、受访者口述回答的方式对广州花城广场景观进行使用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交通系统、景观要素、景观感知和无障碍设计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地形设计、水体设计、植物设计、休息设施、公共厕所、园路铺装、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嗅觉感知、盲道设施、音响装置、指示系统、护栏设施15个二级指标(图1)。
图1 花城广场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1) 平日外出的频率。绝大多数视障人士很少外出,这与出行不便、广场人多拥挤,电脑游戏的刺激等因素有关。但是大多数视障人士提及外出游玩还是非常兴奋的,出行的意愿也非常强烈。
2) 外出遇到的障碍。视障人士外出时缺少盲道指引或盲道建设不合理,缺少过街音响提示或障碍物前没有任何提示装置,某些道路过于狭小弯曲或为道路死角。
3) 广场景观需求。对广场景观的需求一是安全性要好;二是方向要明确,道路便捷行走;三是环境要适宜,游览要舒适;四是活动类型丰富,可让他们参与游玩。
4) 广场中方向辨别。一是视觉,低视力者利用残余视力能够对光亮或鲜艳的色彩产生注意,目光随着目标移动,有些可看见大件物体轮廓辨别道路方向,躲避障碍物;二是听觉,主要通过人群或者其他环境的声音辨别周边环境类型,寂静的地方通过打响指、砸吧嘴、跺脚等方式进行回声定位;三是触觉,用手触摸辨认路标,利用盲杖延长触觉走路等。
5) 广场景观感受方式。主要通过听觉、触觉和嗅觉感受花城广场景观。听觉是通过空间感来感觉,也就是通过声音的反射来判断,比如想要确定前方是否有阻碍,如果前方是空荡的,就会感觉不到前面有声音被反弹回来,没有声音反弹的地方就是空旷的;触觉就是通过身体的各种部位接触某些地方来感知事物;对于植被则会第一反应采用嗅觉感知。
1) 行走方式与特点。视障人士行走较为缓慢,低视力者可以自己行走,全盲者习惯左手搭着低视力的肩膀行走,部分自己缓慢行走或牵手行走,而且全盲者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阶梯、灯具、垃圾桶等障碍物会变得异常缓慢,同时配合手部的帮助转移方向。
2) 游览过程表现特点。视障人士在游览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兴奋感,他们主要跟着人群的流动往前走,中途不断向笔者发问各种问题,如景观类型、地理位置、人群方向和活动类型,并且不断聊起自己学校生活及儿时经历,对比以前游览过的公园广场。男生遇到雕塑小品、景观置石、水池边等则表现异常活跃,女生相对安静欣赏;都不断提出拍照留念,低视力者则用手机进行拍照。
3) 景观停留点。视障人士在游览过程中的景观停留点主要有:雕塑小品、颜色较为艳丽大面积的地被植物、水景小瀑布、休息设施,以及一些集中人群的地方,在生态公园区域停留的时间最长。
4) 景观欣赏方式。视障人士通过地面的摩擦、手感等触觉感受地面的起伏平滑程度与高差变化;通过触觉与嗅觉感受植物景观;通过听觉聆听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他感觉等。
5) 游览时间。视障人士在调研范围内游览时间约120 min (一般正常人游览花城广场需要约45~60 min),返回至图书馆休息时有一定的疲惫感。视障人士的行为和动作相对缓慢,游览需要更多的时间。
1) 交通系统评价。主要从外部交通的便捷性和内部交通易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作为城市中心广场,花城广场交通便捷,路网流线较为简单,曲线式园路布置较少,总体简单易行,满意度较高,适合视障人士的定向行走。
2) 景观要素评价。主要从地形设计、水体设计、植物设计、休息设施、公共厕所和园路铺装6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地形设计中,花城广场地形高差变化小,路面相对平坦,避免危险,满意度较高;在水体设计中,广场北部入口处大水面及小瀑布的吸引力及亲水性较强,满意度较高;在植物设计中,广场北部植物浓密,营造安静浓荫的休息区,南部植物稀少,营造视野开阔的广场环境;在休息设施中,座椅布置及数量合理,满足视障人士因行动缓慢而需求的休憩点;在公共厕所使用上,位置及数量合理,并在入口处设置坡道,但缺少盲道的指引,指示性差;在园林铺装评价上,铺面简单及防滑度高,可以满足视障人士安全行走。
3) 景观感知评价。主要从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和嗅觉感知3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听觉感知方面,对流水声、鸟鸣声、风声等自然声景的喜爱度较高,音乐广播声、人群谈笑声、脚步声等人工声景可帮助感受广场整体氛围,喜爱程度次之,而对于较为嘈杂的交通声(脚步声、车辆声)、商业声等,视障人士可根据这些声音进行定向行走,并感受周围环境氛围;在触觉感知方面,视障人士对于质感丰富、形态多变、具有景观乐趣的雕塑小品,植物触感,草地及水体等的喜爱度较高,对广告牌及形态单一的景观置石的喜爱度较低;在嗅觉感知方面,视障人士对于香味植物的喜爱度较高,然而花城广场中的香花植物数量较少。
4) 无障碍设计评价。主要从盲道、音响装置、指示系统和护栏设施4个方面进行评价。在盲道建设方面,由于广场内缺乏盲道系统,视障人士普遍建议建设盲道;音响装置(包括过街音响和解说音响) 用于提示视障人士过马路及了解广场内的景观,花城广场内缺乏这两种音响设施,普遍表示需要建设;在指示系统方面,广场内无任何盲文指示牌,普遍表示需要建设;广场内下沉广场出入口处设置了安全护栏,水景区域木栈道部分并没有任何的安全护栏围护,对于视障人士而言,水体与铺地交界的地方缺少围栏的提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认为广场的护栏安全性不够。
1) 意愿需求。视障人士外出频率不高,但其出行及不想与社会脱节的意愿强烈,然而目前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并未考虑视障群体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兼顾正常人使用的基础上,建设视障人士共享的无障碍景观空间。
2) 环境总体需求。视障人士对于环境总体需求主要有3点:一是尺度控制,视障人士行走不便,速度缓慢,园林的规模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安全与方向性,盲道欠缺或建设不合理、遇障碍物不能知晓、道路弯曲不能识别成为他们出行常遇的障碍,需要平坦、明确、便捷的道路及明确的指示系统;三是舒适性,环境适宜、游览舒适成为他们对园林景观的向往和憧憬,视障人士希望他们均可参与普通人能玩的游乐活动。
3) 环境细部需求。在视觉的营造上,由于低视力者具有一定的感光能力,设置不同体量的物体及颜色的强烈对比(如铺装的色彩,植物的颜色) 有助于辨别和欣赏景观。在听觉的营造上,由于视障人士依靠声音进行定向行走或者按照声音的提示辨别周围环境状况,因此声景作为一个很好的引导功能,应加强声景观的设计,注重自然声景的营造,减低人工等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创造独特的园林听觉环境,使视障人士能通过声景观的感受园林空间的变化。对于触觉的营造,可在景观细部设计上注重景观元素形状、大小、材质、软硬等,给予视障人士不同的触感感知。对于嗅觉的营造,可注重香味植物的种植,通过植物散发的气味来塑造空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嗅觉景观以供游览,并通过不同片区嗅觉设计助其辨认方向及情绪处理。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与观察法对视障人士对于环境的感知及需求进行研究,理解视障人士需求的景观内容和空间组织及细部需求,探讨视障人士景观活动空间载体需具备的性质,导出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富有意义的建议,以便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创造出适合视障人士使用的景观。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期望建设集可达性、安全性、方向性、游憩质量与多功能于一体的无障碍环境景观。人的感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鉴于本研究样本数据有限,所得到的结论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行更多数量上的对比,以验证相应结论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