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腾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病骨肿瘤外科,安徽 合肥230022)
骨盆肿瘤是一种严重的骨病,肿瘤组织的持续生长与增大,会对骶骨造成破坏,压迫骶神经,影响患者的正常排便。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将肿瘤组织切除,控制病情的进展[1]。但是受到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术后会出现排便功能障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会妨碍其术后恢复。为了有效改善骨盆肿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障碍,需要细致、周到的进行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其身心需求,采取合适、恰当的护理方法[2]。本研究通过对76 例骨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年11 月期间收治的76 例骨盆肿瘤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18,年龄范围为39~74 岁,平均年龄(49.28±5.4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6,年龄范围为41~73 岁,平均年龄(46.97±5.83)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表现,加强对手术切口部位的防护。通过增加饮水的方式促进排尿。同时进行腹部按摩,用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其胃肠消化功能和排便功能。
观察组中,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讲解骨盆肿瘤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进行解释说明,让患者对于骨盆肿瘤、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有着正确的认识,能够以平和、冷静的心态面对,避免其过度焦虑。在术后恢复期间,在保障休息环境安全、舒适的情况下,还应该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病床旁有布帘、屏风遮挡。在实施护理操作以及排便功能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在隐蔽的空间内进行,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与配合度。(2)导尿护理:加强对导尿管的管理,妥善固定管道,维持置管部位及周围的清洁。通过擦拭会阴和冲洗膀胱,降低感染风险。保持以引流通畅,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通过增加饮水量、听流水声、热敷按摩膀胱等方式刺激尿意,并及时询问患者的实际感受,采取间断夹闭尿管的方式(间隔2~4h),监测排尿量。在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通过半蹲、站立以及屏气等方式,增加腹压,可以促使尿液排出。在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可试用热水坐浴的方式,对于尿道周围神经产生热力刺激,进而达到促进排尿的目的。另外,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训练,有助于促进排便。(3)饮食管理:在骨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需要加强饮食管理,注重饮食卫生。建议患者使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纤维素的食物,确保营养和热量的充足补充,同时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避免出现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确保排便通畅。存在排便困难的患者,需要应用开塞露或采取灌肠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 值和χ2检验,P<0.05 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在尿管拔除时间、自行排便时间、残余尿量等方面的差异,评价其术后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s)
?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康复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康复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康复效果 [n(%)]
骨盆肿瘤的发生,会对骶骨及周围神经组织造成损害,进而引起排便功能障碍。在骨盆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将肿瘤组织切除的同时,也会对肛门、膀胱以及周围组织形成刺激和损伤,引起排便功能障碍。而患者受到手术切口疼痛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应激,进而加剧排便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增加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摆脱排便功能障碍的困扰,提高其术后恢复效果,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3]。
在骨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间,也应该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围绕着疾病知识、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能够恰当运用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劝慰,改善其情绪状态,减少心理因素对于排便的影响[4]。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尿护理,加强卫生管理,预防感染因素。同时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与指导,促进肛门、会阴括约肌以及膀胱功能的恢复,保障排便的通畅。另外,做到科学膳食,确保营养供给充足,同时保障饮食卫生,促进胃肠的良好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有益于促进排便[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间的有效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