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2010年前后,中國造物在漫长的冬眠中迎来了复苏萌芽。和西方近现代工业设计历史相比,中国设计在种种条件下经受了严重的断代。这种断代造成了中国设计发展中的不均衡状况。经过10多年的造物实验,先前的星星之火逐渐燎原,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设计产业的现实,意识到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危机。在“设计之春”的展览中,除了品牌新作的呈现,也有着对设计行业的深入思考。作为“五四/实验造物展”的联合策展人,刘峰跳脱出传统设计策展的思路,带入艺术策展的批判性思维,将“不确定、多样性、实验性”作为展览的主题。传统的设计展览中关注的都是最终的完美成品,而他要聚焦的却是完成之前的探索阶段。
在他看来,“设计”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确定的计划,一种稳妥的安抚。而艺术需要刺痛,需要在其乐融融中敲响警钟。中国经济的复兴让每一个行业都步入快车道,设计行业也在短短几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状况非常容易让大家产生浮躁的心态,误以为这就是中国设计的复兴。虚假的繁荣也会给年轻一代造成假象,仿佛参照这些被媒体选中的设计明星,便有了一套成功的方法论。浪潮之下,很多人都身处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造物运动之中,但谁也说不清在未来的长河中,当我们回望这个时代,这场运动究竟是对是错?刘峰用“五四”隐喻“运动”,这意味着展览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这个过程必然存在意外的、冲突的、不确定的因素。这些正是他希望“五四”所呈现的当下中国设计的另一面,或许这才是真实的面貌。
展览方式不限于传统形式,也不去迎合媒介仰望式的报道。刘峰希望整个展览空间呈现一种剧场感,在黑色的追光效果中,每一个人都站在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观众能在这样的光线中沉静下来,深入到每一个创作者的幕后,一起感受创作中的犹豫、纠结、困惑……对“五四”来说,展品并不是最重要的。以往的设计展都是策展人去选最能代表设计师的作品。而这一次,他们选品的方式是在采访过程中,去挑选那个最不经意提及、或者最困难的作品,充分地去展现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不完美。展览前期的筹划总 是紧张忙碌到令人手足无措,刘峰的性格又喜欢突击行动。在展览前他和团队对50个参展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为每个受访者提供了8个问题,分别指向创作中的不靠谱、反潮流、不完美、不自由、不确定、实验性、内忧、外患,受访者选择5个问题进行回答,并辅以手稿、实验模型、样品和最终实物。
这样的采访尺度对每一个受访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面对这些戳中痛点的问题,每个人都展现出不同的心态和声音。刘峰坦言,整个访谈过程就像一场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在采访中,他们必须抛开对受访者的崇拜,以一个自然人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创作者。没有论资排辈,也没有所谓的成功和失败。他们仅仅代表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一个案例、一种现象。刘峰还希望整个采访过程也体现策展的主题。他们特意避开摄像机,避免一切可能的表演,选择了代表疫情时期特殊氛围的线上媒介腾讯视频,这也是不确定、随机性的一种体现。在最后剪辑的过程中,他甚至特意加上了噪点和雪花效果,扩大这种不完美。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碎片化的一隅,和以往的设计展览产生巨大的反差。
“五四/实验造物展”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从设计评论的角度去呈现一场不一样的设计展览。它不以媒体开放日而开幕,也不以展览结束而落幕,它应该永远处在一个进行中的状态。“五四”意味着摧毁、破坏,意味着打散、重构,或许更意味着一种新秩序的诞生。
策展团队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持续下去,但刘峰深知,如果展览继续深挖,就会触动更多现实问题。中国设计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有时候看起来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但有时候又显现出它稚嫩脆弱的一面。这一次的展览也的确引发了一些人的关注。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大众媒体、品牌消费时,设计师们容易陷入这种暗自欢喜的假象,逐渐丧失自我的个性、独立的设计语言、乌托邦式的实验作品。当这一切都消失殆尽,才是对中国设计的最大伤害。
设计之春是设计师们的共同愿望,但它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结果。在一个两万多平米的展览里,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看似不合群、打破一团和气的场域。当所有媒体都去报道那些炫目的展位时,“五四/实验造物展”也许会被忽略,但它的确会带来一些思考与触动。我们希望它不只是一次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