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燕
摘 要: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密切联系生活的学科,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也要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中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生活
语文知识多数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过多地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更倾向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记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了使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得到有效推进,落实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的趋势。语文教师要让初中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让他们的个人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去感悟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将文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充分融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的元素,是一种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究以及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感受生活、亲近大自然。为了能够让学生运用语文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一个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初中语文课堂具有更加浓郁的生活化色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语言虽然不够华丽,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尝试以本节课的插图为教学的导入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来猜测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由于本单元所呈现的文章都是以写人为主题的,教师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就可以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在班级组织一个小小的活动,让学生选择班级中的一位同学,说一说他的特点,但是不要直接说出同学的名字,让其他学生来猜测描述的是谁。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提问,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描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描述人物的方法,进而反过来更加全面地了解《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借助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课堂导入环节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换句话说,这种介绍方式就是教师进行演讲,但是从现实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导入方式很难帮助学生深化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反而会使学生的个性受到限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则学生参与初中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也会得到充分激发,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有效丰富,促使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蕴含更加浓厚的生活化色彩。
例如,教师在讲解《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大家对白杨这种植物有什么样的印象?设想你正处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之中,突然间在荒漠之中看到了一排挺立的白杨,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上述两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学生说:“生活中的白杨会给人一种十分挺拔的感觉,它没有过多的枝枝叉叉,一直在向着一个目标发展,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也有同学说:“白杨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荒漠中少有的绿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能够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不做温室中的花朵。”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深刻地把握了文本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了出来,这是十分难得的课堂生成。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的课堂体验得到充分调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善于借助生活元素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想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加强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逐步进行积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使学生的阅读广度得到有效拓展,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所写的文章更具有深度。在阅读与写作练习的协同推动之下,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的表达相对隐晦,文章并没有描述故事的最终结局,而是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这种写作手法与中国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想象。针对这篇文章最后的留白,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本节课的结构逻辑为基础,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去对文章的结构以及思想内涵进行分析,无论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来说,还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密切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课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能够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寻找语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
教师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初中语文知识是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提炼,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学中要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让生活元素能够有明确的切入点融入教学之中。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金色花》这篇文章的时候,虽然文章描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母子之爱,但是作者却没有直接通过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去描写,而是截取了生活中几个小小的片段,并对生活片段进行了高度凝练,融入作者的想象来呈现文章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文本的主题,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感悟文本知识,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使语文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柳文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