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宝清
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三明365000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以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进而产生临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临床数据统计,脑梗死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2]。糖尿病是造成脑梗死的危险疾病因素之一。随着血糖的不断升高,脑梗死的再次发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如果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近年来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是医院临床研究的重点,为此,该次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给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分析,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8.5±1.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3±1.6)年。实验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8.2±2.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9±2.1)年。将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上述一般资料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该次实验已经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纳入标准:①经确诊均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②病例资料完整、出院后愿意配合调查;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认可研究中治疗和护理方案。
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全或出院后失去联系;②合并有心脏、肾脏、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③严重语言功能障碍;④抵触或拒绝配合治疗。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解答,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通风、消毒,为患者讲解疾病注意事项,对患者用药、饮食进行简单讲解。
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法:①设定个性化护理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患者既往病史、血糖水平、性格特点以及脑神经损伤程度等,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严格按照该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3-4]。②病情护理。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发现异常后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将治疗和护理实施情况进行记录。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普遍年龄较大,身体耐受性较差,患病后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与其进行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体质量及病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多使用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以低盐、低油、低脂、低糖为主,戒烟戒酒,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膳食均衡[5]。⑤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间隔时间等,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进行预见性处理。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分值为0~20分,2~6分为轻度,7~15分为中重度,15分以上为重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FPG、2 hPG、HbA1c。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好。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对照组NIHSS评分相较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NIHSS 治疗后NIHSS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15.26±3.13 15.22±2.13 0.082 0.935 9.41±1.33 12.27±2.38 8.126<0.001
对照组护理后的FPG、2 hPG、HbA1c指标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8.35±1.59 11.44±2.37 8.387<0.001 9.18±2.31 11.06±2.26 4.506<0.001 5.85±1.49 7.55±2.45 4.592<0.00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优良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优良率比较
对照组中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率为80.00%;实验组中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98.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比较[(±s),分]
组别Fugl—Meyer护理前 护理后Barthel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21.35±5.43 20.79±4.03 0.641 0.522 40.15±8.56 36.23±7.32 2.696 0.008 35.63±5.30 35.32±4.35 0.350 0.727 58.66±10.23 50.21±8.27 4.976<0.001
随着我国脑梗死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于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也逐渐加以重视,脑梗死疾病发病率已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且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在脑梗死疾病危险因素中,血糖升高是其中之一[6]。如高血糖会导致脑梗死再次发病,给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如若脑梗死疾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器官慢性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其预后和康复。
目前临床对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但是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每位患者的需求,因此对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生的发生[7]。通过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有详细了解,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正确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个性化护理中,通过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同时帮助患者制定合理搭配的饮食食谱。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能够提高康复训练意识,从而提高康复速度。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通过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将护理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在该次研究中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再一次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这与林献青等[8](2019)对100例患者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 hPG、HbA1c指标均好于对比组;研究组治疗依从优良率高于对比组;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比组;研究组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高于对比组对比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在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被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