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沈阳110300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疾病典型特征主要是高血糖。在老年群体中,糖尿病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因此类患者还常合并其他的疾病,这样使得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如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强调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针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一般是通过降糖药干预、饮食控制及积极锻炼等控制血糖的合适水平,其中在临床用药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等,而具体应用何种药物现阶段仍旧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2]。该次研究中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探讨了给予沙格列汀协同阿卡波糖的用药治疗方案对于疾病治疗的效果,以给予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现报道如下。
选取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3]中关于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患者也均是初次确诊者;②年龄均在60周岁以上,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③生命体征稳定,具备良好交流沟通能力;④对该次研究所用的药物无过敏反应,可严格遵医用药;⑤该次研究通过患者的知情同意,且该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急慢性感染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对该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④中途退出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为61岁,最大者为84岁,平均年龄(75.12±1.46)岁;体质量指数(BMI)的范围为20~25 kg/m2,平均(22.14±1.16)kg/m2。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2~85岁,平均(75.08±1.44)岁;BMI范围20~25 kg/m2,平均(22.06±1.16)kg/m2。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40152,规格:3.0 mL:300笔芯)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用药的初始剂量为0.5 U/(kg·d),在用药后对患者血糖进行持续的监测,每隔3 d调整一次,每次的调药量在2~4 U。并且给予患者使用阿卡波糖片(国药准字H20020202,规格:50 mg×30 s)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口服方式使用,在用餐后即刻吞服药物或者同食物一同嚼服,用药剂量上初始的给药剂量为50 mg/次,3次/d,之后则可以逐渐将给药量增加至100 mg/次,3次/d,若患者在用药4~8周未见血糖有效控制可增加用药剂量,若血糖控制满意但是存在较明显的不适则应适当减少剂量,平均用药剂量为100 mg/次,3次/d。持续用药3个月。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患者应用沙格列汀片(国药准字J20160069,规格:5 mg×7 s)治疗,药物采取口服的给药方式,推荐剂量5 mg,1次/d,用药不受进餐影响。口服阿卡波糖片治疗,用药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持续治疗3个月。
在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还给予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的病机、用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等;根据患者的个体饮食状况及运动喜好,制定并且实施个性化饮食及运动干预方案,此外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便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主要是应用抽血化验的方式,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②治疗前后均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液5 mL,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借助稳态模型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计算公式HOMA-β=20×FINS/(空腹血糖-3.5)。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低血糖、腹泻等。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的各血糖水平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2 h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HbA1c(%)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8.52±1.13 8.48±1.12 0.277 0.783(6.01±0.85)*(7.16±1.02)*8.733<0.001 11.25±1.62 11.18±1.61 0.337 0.737(7.46±1.08)*(8.54±1.21)*6.914<0.001 7.51±1.21 7.48±1.18 0.197 0.844(5.56±0.82)*(6.42±0.89)*7.485<0.001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INS、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INS、HOMA-β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INS、HOMA-β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FINS(mUI/L)治疗前 治疗后HOMA-β(%)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8.04±0.25 8.06±0.26 0.596 0.552(9.66±0.56)*(9.02±0.51)*9.720<0.001 31.12±4.26 31.08±4.21 0.074 0.942(43.36±5.24)*(37.86±4.89)*8.712<0.001
对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2例恶心呕吐、1例低血糖与1例腹泻,总发生率6.67%(4/60)。对照组3例恶心呕吐,2例低血糖及1例腹泻,总发生率10.00%(6/60)。对比两组在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0.05),并且不良反应均较轻,未经相关处理可自行缓解,均不影响治疗。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疾病典型特征主要是高血糖,对这一疾病如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对机体多系统造成损伤,因心脑血管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4]。糖尿病在老年中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老年群体体内脂肪重新分布,胰岛β细胞功能也减退,继而使得此类群体极易出现糖尿病[5]。老年糖尿病在治疗上还区别于中青年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合并疾病的情况使得对疾病治疗上不但需选择合适治疗药物,而且还应注意避免引起低血糖情况,确保治疗效果及安全。
一直以来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常是采取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治疗方案,并且还使用阿卡波糖。胰岛素治疗方式经皮下注射,可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的方式来弥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情况,继而使患者血糖水平降低[6-8]。阿卡波糖则属于一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特征主要能有效抑制小肠刷状缘上皮细胞中α糖苷酶,阻断小肠吸收葡萄糖过程,使得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研究也发现[9],阿卡波糖中大于2%的药物具有药理作用,所以较少的引起低血糖情况,通过胰岛素配合阿卡波糖的使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而长期实践却表明,对于老年糖尿病,胰岛素用药联合阿卡波糖的方式受机体系统功能的影响,使得血糖控制情况常不满意,患者血糖明显波动,这样使得整体疗效不佳。基于此,在该次研究中,探讨对老年糖尿病采取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式,结果显示两组FPG、2 hPG及HbA1c指标水平上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NS、HOMA-β均提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岛素改善效果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阿卡波糖基础上,应用沙格列汀这一药物降糖机制为沙格列汀能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4,提升机体肠促胰素的水平,并且通过对二肽基肽酶-4进行抑制也明显升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肽-1的指标水平,使得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含量增加,这样均对血糖的调节有良好效果,并且使血糖也能维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10]。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11-12],沙格列汀在实现较好降糖的同时,还能促进肾纳的排泄,起到明显利尿以及减慢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控制体重在较理想的范围,通过沙格列汀协同阿卡波糖一同给药,往往可发挥协同配合的作用效果,有效控制机体血糖水平。此外该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然而在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无需停药能自行缓解并不会影响疗效,这一情况也提示应用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的方式用药安全性较高,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的用药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胰岛素功能,同时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