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倩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亳州 233500)
出生28d 内出现黄疸的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其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引发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不断上升,导致患儿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情况[1-2]。其具有发病快、程度重且病情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对于治疗黄疸目前主要采用蓝光照射的方式,但由于治疗中患儿极易出现躁动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实施强化风险护理势在必行[3]。本文针对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强化风险护理保证护理安全性的效果和价值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9 年8 月至2020 年7 月收治的66例新生儿黄疸展开分析和观察,根据其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强化风险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 例。对照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8 例,日龄5~25d,平均(15.5±2.35)d;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7 例,日龄4~25d,平均(14.5±2.40)d。将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对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4]。
观察组实施强化风险护理,本次主要针对四个维度展开护理干预,如下所示。
1.2.1 新生儿风险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机体各项机能的发育仍然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加之其不具备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因此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其全面的干预,做好日常观察并对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此同时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保暖措施,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心率以及体温等变化情况,结合相应的评分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其喂养方式以母乳喂养最佳,基于部分因素影响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使用配方乳进行喂养。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新生儿吮吸能力和肌张力,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常规消毒隔离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5]。
1.2.2 新生儿家属风险护理
由于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照射期间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和健康知识宣教工作,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叙述方式告知其黄疸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特点等,认真倾听家属的顾虑和担忧并为其进行解答,从而达到缓解新生儿家属不良情绪的目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6]。
1.2.3 护理人员风险护理
建立强化风险护理小组,其组成成员由护士长和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护理人员组成,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患儿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定期进行护理教育培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专业护理技能操作等,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规避医患矛盾的发生[7]。
1.2.4 其他客观因素风险护理
本次主要针对于以下六个维度进行干预,如下所示:①感染,为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护理人员应当避免频繁的进行医护操作,同时对日常使用医疗设备和仪器做好常规的消毒灭菌操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在实施医护操作前后均使用手部消毒液或者流动水对其手腕进行冲洗和消毒,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8]。②眼罩脱落,新生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时其防护眼罩的大小和尺寸应当结合新生儿的头围大小进行选择,并将防护眼罩进行常规固定,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新生儿可采用抚触的方式安抚其情绪,从而减少因哭闹不止等因素导致防护眼罩脱落。③呕吐,为减少呕吐现象,护理人员应当将新生儿的头部偏向一侧或者保持侧卧位,同时将其头部和胸部抬高大约20°左右,从而减少因呕吐引发窒息以及呛咳等不良现象,促进肺循环。④皮肤损伤,为避免在接受治疗期间皮肤受到损伤,护理人员可为新生儿佩戴腕关节和踝关节手套,同时穿短袜,将其指甲进行修剪。⑤反复穿刺,为避免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实施穿刺时应当由穿刺水平高的护理人员进行,在穿刺前应当安抚新生儿的不良情绪。⑥针头脱落,在为新生儿固定留置针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安抚工作,从而降低针头脱落刺伤新生儿的发生率。
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包括呕吐窒息、反复穿刺、眼罩脱落、皮肤损伤四方面,并对家属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n(%)]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分)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分)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使得机体皮肤和巩膜呈现黄染,当胆红素过高可直接穿透血脑屏障,继而引发胆红素脑病,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且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致使各类不良后遗症出现。在相关的研究中提示,就算血清胆红素偏低仍然对新生儿的听力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且当机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处于≥205 μmol/L 时,导致听力异常的发生率高达65%左右,当血清胆红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升高,其病情发展愈发严重[9]。病理性黄疸多发于血型为ABO 型的患儿,目前我国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式是蓝光照射的方式,将新生儿放置于光疗箱中,使用眼罩将双眼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视网膜损伤,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在面对陌生的环境下,失去衣物和包被等的保护,其处于极度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状态,导致情绪波动较大,出现哭闹不止、躁动等情况,使得针头和眼罩脱落的情况频繁发生,加之新生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家属不能陪同,当发生不良风险事件下,更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和纠纷,不利于我院对外树立的良好形象[10]。常规的护理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需求,而强化风险护理较之常规的护理方式,其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给予及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使得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下降,得到医务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肯定和支持。在本次研究中,为黄疸患儿实施强化风险护理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规避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综上所述,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强化风险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模式,其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和医患矛盾,使得新生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降低,从而缓解了家属的担心和顾虑,新生儿家属对强化风险护理均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对于提高我院医疗护理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