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雨青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
贫困问题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还是全世界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发展的障碍。现阶段,农村产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现代化农业水平逐步提高,单一小农经济结构逐步改变,进一步发挥农村资源要素优势,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发展农业新业态、展现农业多功能、发挥农业生态效益,让农村产业真正市场化,真正实现对农户的惠及,是农业产业扶贫联结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经之路。2020年11月,四川省最后7 个贫困县符合脱贫标准全部“摘帽”,整个凉山州乃至四川省正式开启“后脱贫时代”。西洼实践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持续性扶贫提供经验,为欠发达边缘山区如何在“后脱贫时代”筑牢脱贫基础、延续脱贫的可持续性作借鉴。
产业扶贫是以县域为范围,以贫困地区特色资源禀赋为基础,以稳定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扶持政策为支撑的扶贫开发新举措[1]。西洼村开展“公司+农户”产业扶贫,规避传统订单农业劣势,激发当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活力,以“政府+村集体+企业”三级主体进行全面帮扶。
1.1.1 区位特征
西洼村地处凉山州安宁河谷西岸偏远二半山区,在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属于攀西重点开发地区、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地势主要为陡峭山坡,土地固水能力较弱,雨季自然地理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民族构成上属于纯彝族贫困村落。全村合计41 户贫困户,共计206 名贫困人口,作为西昌市47 个定点扶贫贫困村之一,于2017年全部脱贫摘帽。
1.1.2 产业环境
宏观政策:西洼村在产业片区上归属攀西蚕区,2011年《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推动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与品牌建设,而后,《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提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现代蚕桑丝绸产业链的要求,把作为“茧都”的凉山打造成为茧丝川滇黔三省交易中心。2020年,四川省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提升“10 +3”产业体系竞争力和质量效益,川桑被列为十大重点培育特色产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蚕桑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微观条件:2006年西洼村成为凉山州“春蚕计划”首个实施试点村。桑树种植首先体现生态效益优势,为养蚕提供直接原料外,桑枝还可以作为燃烧物料节约用电成本;蚕桑产业本身具有的绿色化、低碳化特征,为发展循环经济筑牢基础。其次,蚕桑产业经济效益优势明显,蚕茧经缫丝后经济效益较高,蚕丝精深加工品在商品市场上占据高位。
1.2.1 订单农业
通过“企业+农户”的形式,二者之间缔结委托代理关系,即“订单农业”模式。销售风险通过提前缔结协议关系转嫁给企业,如果农户履约,企业能够保证有稳定量货源供应,企业履约则农户收入能得到保障。长期来看,这种收购模式与订单农业的结合对农户的影响是正向的[2]。但有的学者认为,“公司+农户”模式的一些实践暴露出产销脱节、企业侵占农户收益、农户主动违约、产品品质不可控等问题,最恶劣的表现为针对小农户的“挤出效应”[3],甚至有学者提出订单农业的违约率高达80%(刘凤芹,2003),但如果是企业与农户针对具有一定专用性的产品[4]签订长期、稳定的合约,利益方的违约率能大幅降低。
1.2.2 “保底收购+随行就市”
“保底收购+随行就市”是最优均衡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协议会确定收购价格,如果当年市场价高于合同价,企业采用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反之,企业采用合同价格进行收购。这样的合约模式让企业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对于农户的守约具有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公司对蚕农养殖的蚕茧进行保底收购的协议价格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年国际市场生丝价格和养蚕情况制定,与市场价持平或者略高于市场价。引入政府定价的措施直接消除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提升蚕农对企业的信任度,促使合作更加紧密。
西昌市茧丝绸总公司作为当地蚕桑行业唯一的农工贸一体的龙头企业,通过缔结“公司+农户”关系,结合“保底收购+随行就市”模式开展蚕桑产业扶贫,脱贫成效显著。蚕桑建设为当地支柱产业,对农户的带动性强,群众拥护度较高,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1.1 将蚕桑产业培育成为支柱型产业
(1)标准化种养殖流程。
2016年该公司正式开展对西洼村的对口帮扶,建设培育优质桑园,确保桑叶品质。企业旗下自有省内四大原种场之一的蚕种场,自培自育优质蚕种实现源头品控。修建统一化的蚕房并提供标准养蚕设备,选出当地农户中所持有的桑园质量最好、拥有相对大规模桑田、饲育环境最优的几家大户,企业投资修建共育室,提高孵化质量。
(2)驻村工作队全流程帮扶。
企业成立驻村工作队细化帮扶措施对接到户。栽桑、嫁接、驱虫、养蚕、孵化、收肥、取茧全流程帮扶,并提供相关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确保每一户蚕农掌握标准技术。
(3)定期外派培训。
企业定期主导观摩学习活动,组织企业负责人、当地农户代表、村两委工作人员前往云南、宁南等蚕桑产业较发达的地区进修,以农户间的相互学习发挥带动效应扩大蚕桑产业覆盖面,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促进带动产业升级。
2.1.2 带动脱贫作用明显
养殖4 季蚕所需时间不到半年,剩余时间农户可以外出务工、发展畜牧养殖,以多渠道获取生计收入,成功实践企业带动大户、大户带动小农户,到2019年,桑园种植面积占西洼村耕地面积的68%。
2.1.3 主动深化产业发展
《西昌现代农业蚕桑种业园区建设规划(2020—2021年)》(见图1)提出,建立以蚕种场为核心区,包含西洼村的5 个村为原蚕基地,以产业定位精准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招商体系专业化、园区政策个性化、基础配套社区化、园区竞争平台化等策略整合园区资源,提升园区竞争力,引导园区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产业发展。
图1 西昌现代农业蚕桑种业园区建设规划
2.1.4 生态效益显现
在环保问题上,桑树固土,桑木可以作为蚕房保温燃料或者养殖食用菌的容器,蚕沙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成为营养高、污染低的生物农家肥,防治水土流失效果良好,产业呈现生态性发展的特征。
2.2.1 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主要表现在农户享受企业前期投入的农业资产、固定资产,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保底价与市场价择高付报酬,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供销合作,参与主体与合作方式都比较单一,二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2.2.2 智慧农业发展程度低
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园区要内部统筹合理配置资源,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情况下,在连片种植地区引入飞播技术,增添微耕机、除草机等设备,发展智慧农业,以一定的机械化释放劳动力。
2.2.3 市场竞争力较弱
西洼村处在探索蚕桑基地的初步阶段,蚕桑产业缺乏品牌建设,优质蚕丝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无法发挥“基地+品牌”优势,市场核心竞争力较弱。
在农户大范围脱贫之后,刚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农户参与程度低,这是普遍现象。对于这类地区,探索后续产业帮扶机制与有效路径是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措施。
从利益联结本质上看,简单的“公司+农户”模式存在双方利益冲突,使合作关系具有不稳定性[5]。引导农民自愿成立蚕桑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建立基地、开展借贷业务等方式进行深度内嵌。采取按股分红、优先雇工、社会保障等方式密切利益联结,发挥合作社的联农带农作用,体现农民主体地位。
深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科研机构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将产业园区打造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兴园区。
强化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在技术、营销、农户带动等方面深入学习,引入先进科技设备及专业人才,研究蚕丝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开展与村集体的合作。由村组带动,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将那些农村闲置土地和经营管理不善、利用效益低的土地流转到企业,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龙头企业聚集,发挥规模效应与范围经济,给农户带去更多发展利好。
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充当联结小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在后续帮扶中,销售端以品牌作支撑,创新特色培育技术,申请专利,申请桑茶、蚕丝等产品的注册商标,大力推广宣传,拓宽销售渠道,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