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民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的MRI、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颈椎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颈椎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诊断效能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在固性椎管狭窄、颈椎屈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方面的检出率低于MRI,P<0.05;CT在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方面检出率高于MRI,P<0.05。结论:CT与MRI在颈椎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在不同方面的显示各有优劣性,临床应酌情综合使用两种检查方式,为后期医师治疗颈椎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MRI;CT;影像学;诊断价值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的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其中包括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以及增生性颈椎炎等[1]。主要发病原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其次为慢性劳损、先天性畸形以及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因素[2]。并可根据受累组织,分为神经根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以及椎动脉颈椎病这4中类型。颈椎病临床常表现为上肢无力、手指发麻、颈背疼痛等,严重时亦可导致患者四肢僵硬、痉挛甚至截瘫或四肢瘫痪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3]。早期诊断颈椎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疑似颈椎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查,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31~57岁。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时确保为同一台CT机,取患者头后仰卧位,电流220~250 mA,层厚5 mm,准直为5 mm,螺距为1.5,将原始图像与重建图像进行结合,多平面、多方位、立体的显示颈椎及周边组织结构,使医师更加准确的对患者颈椎病情况进行判断。
MRI检查:采用GE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确定患者无任何铁磁性物质,包括身体内与身体外,并最后确认患者是否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确定是否符合磁共振检查,并进行登记确认。设置层距分割点,一般1 mm为宜,行矢状位、横断位以及冠状位扫描,包括T1WI、T2WI、动态增强以及DWI,扫描时间8~10 min,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观察与分析[4~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各方面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影像学对颈椎病诊断结果分析
两组影像学方式检查在诊断结果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2。
2.2 不同检查方式鉴别诊断对比
CT检查在固性椎管狭窄、颈椎屈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方面的检出率低于MRI,P<0.05;CT在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方面检出率高于MRI,P<0.05。见表3。
3讨论
颈椎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与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工作时间较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患颈椎病。病情较轻时,可采取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干预,一旦病情严重后则只能采取手术治疗。CT与MRI是颈椎病常用的检查方式,CT作为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的优点,并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重建物体体数据,扫描时间缩短,Z轴分辨率提高,减少了运动伪迹和漏扫,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6~7]。 CT技术不仅使得更快、 更好、 更大范围地检查病人成为可能, 同时也扩大了CT的临床应用范围,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软组织突出的识别能力不足、病变的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等,从而易出现漏诊、误诊。
MRI的原理是通过磁共振物理现象获取人体电磁信号,并进行人体信息重建[8]。优势:(1)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能多方位成像,包括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等任何面;(2)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包括氢质子密度、横纵向驰像时间T1、T2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组织信号。同时,通过不同成像序列、参数,获取不同的成像,從而多层次的对病变区域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9];(3)敏感性高,磁共振对椎间盘病变组织、病变形态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从而容易进行区分,当T2WI表现为高信号,同时对于病灶区域可以实现增强扫描,对血管分布情况做到更好的了解,从而有效的进行判断;(4)无电离辐射,由于磁共振是通过强烈的磁场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不会产生对人体辐射伤害[10];(5)具有多种特殊成像功能,如水成像、功能成像、脂肪抑制成像等。因此,在临床诊断颈椎病患者中,应用CT、MRI联合检查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的为医师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使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颈椎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诊断效能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在固性椎管狭窄、颈椎屈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方面的检出率低于MRI,P<0.05;CT在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方面检出率高于MRI,P<0.05。说明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都互有优劣,且颈椎病分型复杂,每个人的病况都不一样,单一的检查方式可能比较片面,如果联合两种方式检查,可能更多地反应出疾病的状态,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依据。
综上所述,CT与MRI在颈椎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在不同方面的显示各有优劣性,临床应综合使用两种检查方式,为后期医师治疗颈椎病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淑兴.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11):65-69.
[2]李雷.X线平片、CT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3):81-83.
[3]冯琳,张永婷,李晓辉,等. MRI检查在成人颈椎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7):141-143.
[4]信瑞强,宋莉,郭冉,等.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21,43(11):1649-1652.
[5]陈韬,李坤关,江文彬.颈椎动态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165-166.
[6]田笑楠,张力,马晓晖,等. CT与磁共振用于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9):199-200.
[7]郑淑凤,徐海东.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1):40-41.
[8]张春焕.颈椎病影像技术诊断及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2):20-22.
[9]霍红丽.对比分析颈椎病MRI、CT影像学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44-46.
[10]陈福新,黄永言.颈椎病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