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党建引领;“百吨井”
一、实施背景
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简称“作业区”)成立于2007年12月,管辖乌尔禾、夏子街、风城3个油田,共有油气水井5940口,员工2451人,队伍平均年龄38.5岁,党员703人(其中预备党员27人),少数民族党员123人。如何让党员干部、员工群众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安下心来搞生产,让更多的SAGD油井日产油量上百吨,让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做到全过程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作业区党委一直探索实践的重中之重。“一名党员就是一口‘百吨井”的提出和打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导向
1.环境苦
风城油田距离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毗邻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魔鬼城”,地处荒漠戈壁,常年大风,因“风”得名。
2.开采难
开发的超稠油在地层下多以半固态或固态存在,属世界级开采难题,被称为“流不动的石油”。
3.风险高
生产管理面临劳动强度大,生产运行管控难度大,安全風险高(高温高压)等诸多挑战。
(二)目标导向
1.多产油
风城油田管理着全国最大的整装超稠油油藏,是国内加工航空航天燃料、军用低凝柴油、高档润滑油和高品质沥青的主要原料。多年来,风城油田坚持做新疆油田公司“老油田千万吨稳产主力军”。
2.多增效
降成本、增效益,风城油田克服疫情防控和低油价双重挑战,加快高质量发展。
3.多创新
风城油田承担着集团公司重点试验项目,对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稠油开发的一种先进技术)规模化工业化推广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理论武装强党性,卯足“党员百吨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学习教育是做好支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打造“党员百吨井”,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思想上过硬。让公司党委的部署落地生根,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员工战胜疫情和低油价的信心。
1.支部委员带头学
班子学好了,精神领悟了,思想到位了,才能带领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入心入脑践行。党支部针对学习教育工作制定机制规范,提出在坚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视具体工作情况增加生产技术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明确学习要求,提出措施建议,定期盘点通报。在当前改革发展大背景下,部分员工的思想没有明显转变的问题,支部委员就带领班组长一起学,带头到联点班组讲党课,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石油精神及公司党委要求进班组、进头脑,围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开展“积极应对低油价、推进提质增效”等专题宣讲,开展“创建‘党员百吨井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引导广大员工转变观念、放弃幻想、主动作为、应对挑战,达成了人人争创百吨井的思想共识。
2.主题党日常态学
党支部始终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四个诠释”岗位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制度结合起来,每月相对固定一天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创新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诵读红色经典”“月度之星表彰”等活动,使党员和党支部“每月有约”,把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七·一”前后,以“诵读红色经典”“重温党的奋斗历程”等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油稠人不愁,我要创一流”的不竭精神动力。2020年5月在主题党日中评选的“党员百吨井”月度之星陈韵就是一个典型,她立足岗位,善于创新,设计的自动化小表格,使原先2人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数据统计工作,变成现在1人5分钟就能搞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3.移动课堂覆盖学
作业区生产现场远离克拉玛依市区,员工上下班往返需要3个小时,路途比较枯燥,原先大家不是玩手机就是聊天睡觉。为使这段时间变得更有意义,作业区创新实施支部书记送宣讲上班车、播放“风城小广播”等学习教育形式,领学党的最新理论,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宣讲,组织党章党纪辅导和抽问、安全生产知识有奖问答等。通过宣讲学习,有力促进了员工的思想素质、业务知识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讲奉献的党员多了,讲回报的党员少了。党支部根据现场倒班情况开办员工夜校,充分利用石油党建信息化平台、学习强国等线上APP组织学习打卡、讨论交流、答题竞赛等,有效解决一线站队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集中学习难的问题,让学习教育的热潮持续吹进荒漠戈壁深处。
(二)培训实践强本领,蓄积“党员百吨井”实力
对于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思想过硬是前提,技能过硬是关键。党支部立足实际,紧盯问题导向,针对生产上的重点、开发上的难点等问题,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党员队伍,培育更多优秀的SAGD管井人和石油名匠。
1.“一套教材”强基础
SAGD技术具有工艺新、技术高等特点,党支部为帮助员工快速掌握复杂的现场工艺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组织党员力量编写《SAGD操作规程》《SAGD培训教材》,自制开发SAGD仿真3D模型,填补了公司该方向培训教材的空白,为进一步认识和推广SAGD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2.“双向轮岗”强素质
在作业区层面,实施机关-基层-科研多岗位、跨专业轮岗,培养“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在党支部层面,实施专业组横向轮岗以及与班组之间的纵向轮岗,实现专业技术干部会操作,班组员工懂技术,工程地质一体化运行。将技术干部分为两组,一组与站领导组队值班,提升协调和管理能力;一组深入联点班组,帮助班长提高管理水平,一批党员成长为技术骨干。操作员工陈文斌到专业组轮岗一年半,成为工程岗的技术骨干;技术干部高俊、刘凤江通过与站领导组队值班,协调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大局观有了明显增强;技术员费科、曹宇超下沉到班组踏实肯干,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
3.“三小平台”强技能
党支部建立“小基地、小课堂、小考场”三小平台,拓宽党员作用发挥渠道,把技师创新工作室作为培训基地,把室内培训课堂搬到生产现场,把技能鉴定考场作为练兵场。通过党员技能“传帮带”,让员工学好技术、练好本领,作业区技能鉴定通过率从69.5%上升至89%,居公司前列。公司级技能专家曾志强在正常的培训之余,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跑到徒弟麦合苏提家中进行“补课”,最终麦合苏提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共六项科目五项为满分的好成绩,刷新了历史。现在,他也从优秀选手成长为优秀教练员,又带出两位作业区采油工种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汉族徒弟。
(三)立足岗位做贡献,深挖“党员百吨井”潜力
有了过硬素质和技能,关键还要落脚到“干”字上。作业区党委深化开展党建“三联”责任示范点创建工作,发扬“问题井不过夜”“吨油必争、斤油必争”的会战精神,形成班子争当表率、党员争当标杆、全员比奉献、人人创效益的氛围。
1.支委联班做表率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风城油田作业区党委把党支部建在了采油站上,把党小组建在了班组上,開展党小组+班组“同心圆”建设。践行“一线工作法”,每个党小组融合一个班组、每名党支部委员联系一个党小组,坚持靠前服务,每周到现场检查、处理生产问题,每月参加一次班组生产会,每季组织一次员工意见恳谈会,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做到“办法在一线查找,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支部委员马鑫常年坚守戈壁一线,和员工们“吃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细心的他发现员工洪苗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为了帮助她克服缺乏自信的“致命伤”,巡井的路上、排队用餐的间隙都成了马鑫和她“谈心谈话”的机会。马鑫牺牲休息时间给她“开小灶”进行针对辅导,鼓励洪苗主动给其他同事做讲解演示,使其自信心明显增强,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首次参加比赛就斩获个人组二等奖。
2.党员联岗当标杆
SAGD的单井平均日产油量接近15吨,为管好这些“宝贝疙瘩”,作业区筛选分类百吨井、高产井、一般井,组建“党员攻关队”,负责百吨井、高产井的管理和问题井的修复,把关键岗位“分片包干、包联到人”,使人“有压”,井“有产”,心中有责,胸中有策,手中有招。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在岗期间亮明党员身份,把“党员攻关队”成员姓名制成“名签”,挂在所管辖的百吨井上,让员工看到党员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党员秦文冲、巴提力针对SAGD开发区修井前排液时间长的问题,利用井内注水和切入换热站排液缩短排液周期,使得生产时率显著提高,仅“百日会战”期间就抢回产量3000吨。2019年,仅风城SAGD一号采油站“党员攻关队”就累计解决问题井39口,增加机抽53842小时,相当于打了7口新井。
3.员工联井比奉献
作业区井多党员少,在党员的带动影响下,员工群众也加入到油井的承包管理中。实施定人员、定井组、定设备、定目标、定责任“五定”管理,提出“我的属地我负责,我在岗位你放心”,强化了员工在油井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克拉玛依市劳动模范、油田公司优秀党员、作业区“明星”班长李荣辉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始终带头加班连点。疫情期间,李荣辉更是主动要求留守现场48天。为了克服人员不足带来的影响,他最长的一次46小时连轴转,用“钢铁”般的意志保证了采油站的平稳运行。在李荣辉的影响下,员工的奉献意识不断增强,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每日创绿一小时”“井场”变“景场”“普通井”变“百吨井”等典型案例,成功使工业景观与国家4A级景区世界魔鬼城相映生辉,实现了“地下采油、地上旅游”和谐景观。
4.全员增效勇担当
作业区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成本在人人手中”的理念,在思想上精准对标、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编制16类66项具体措施,每周督查、每月考核,将40%以上的奖金总额用于专项激励,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比武、班组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等岗位实践活动,实行全员“271”考核(20%优秀,70%良好,10%一般),通过差异化考核、实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促进履职尽责,凝聚全员力量打好效益实现保卫战。全年预计控减投资891万元,降本增效1.03亿元。技能专家、创新能手杨文学针对减速箱漏油问题,改进减速箱维护方法,形成了一套专业维修技术,通过并在采油站推广。2020年以来,已节约维修费用40余万元。SAGD一号采油站党支部成立的“技术维修攻关小组”,从12个项目中选取7项开展自主维修,预计全年可节约60余万元。
(四)奉献社会树形象,彰显“党员百吨井”活力
作为驻疆央企的党员,只在岗位上发挥作用还不够,还要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同时,牢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扎实做好“三个最”行动,展示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
1.做最红的细胞
作业区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红细胞”工程,党员年初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民族团结政策宣讲,有能力的帮联一户困难家庭,8小时外在社区亮明身份,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帮好邻居,做到让组织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像“红细胞”一样为社区各项工作注入活力、增添力量,获得了驻地政府和居民群众的高度肯定。2020年,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业区员工共计570余人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这其中就有产休党员蒋璐伊,在疫情到来时,她舍小家为大家,顾不上照顾7个月大的孩子,积极地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30余天,入户走访排查、门岗执勤、投送生活物质等,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每天工作8-10小时,寒冷的冬季,她用一颗火热的心温暖了居民。
2.做最美的义工
作业区深入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一元捐”“金秋助学”“重阳敬老”等扶贫帮困活动,为南疆贫困村献爱心,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党员阿尔曼·克里木组建公益社团,长期资助帮扶4户贫困家庭,金额达3.1万余元,被评为“最美克拉玛依人”。党员厉军义务献血12年,累计献血超过5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他每周带家人去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一坚持就是整整8年。在厉军的带动下,采油站约200人先后自发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养老院捐款、捐物累计达10万余元。
3.做最亲的亲人
作业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少数民族员工结对认亲率达100%。結合技术帮带、生活帮扶、文化共融等活动,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员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少数民族员工亚力昆江·卡穆洛夫的爷爷是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曾接受过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他的父亲是一名民族团结模范。如今,他传承“红色基因”,主动与技术干部王亮亮结对,并认领了“兄弟井·亲人井”——FHW105井,共同负责油井生产,解决油井故障,提高油井产量,他们管理的井组成为全站的标杆井。在王亮亮的影响和带动下,亚力昆江·卡穆洛夫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班组的技术骨干。他们成为作业区民族团结的典型,并获得油田公司民族团结先进对子荣誉。
三、取得成效
风城油田作业区党委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生产经营成效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打造了“一名党员就是一口‘百吨井”党建载体,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体现到推动发展、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之中。在保持200万吨稳产6年的同时,接连实现了SAGD开发重大突破,达到了“双百”目标(SAGD年产油量百万吨,培育首口日产油百吨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超稠油示范生产基地,扛起了SAGD超稠油开发这面红旗。在最艰苦的地方锻造出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在难度最大的地方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在最稠的油藏树起了一面最红的旗帜。
(一)推进了作业区高质量发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口‘百吨井”的探索与实践,在作业区总结形成了一批务实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对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奉献社会树形象,从严管理提质量,不断凝聚改革发展、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的思想共识,为每一名党员争当先锋,发挥作用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该载体实施以来,重点井都有党员看守,普通井都有“专职医生”,油井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此外,还实现了SAGD开发技术的突破,掌握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水平井SAGD八大主体配套技术,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8项,上报国家专利20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44项。油田年均综合递减率控制在10%以内,作业区累计生产原油2199.73万吨,其中生产稠油1861.3万吨,缴纳税费3亿余元,单位基本运行费由最高29.79美元/桶降至目前17.76美元/桶。仅SAGD一号采油站年产量连续四年稳产在40万吨以上,用占作业区约5%的人数,扛起了作业区近20%的产量任务。
(二)打造了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基层样板
作业区努力把标杆变示范,把示范变规范,把“一名党员就是一口‘百吨井”创新载体作为各党支部有效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样板”。在“党员百吨井”的示范带动下,作业区“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建设水平得到提高。风城采油二站党支部打造“风”字号品牌,创建“风范支部”,重规范、有风范、当示范,在日产汽量欠1000立方米的情况下,仅用1个月提前完成会战目标;油田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以“个个方案是精品”为目标,推进油田精益开发,成为科研支部增储上产的样板;信息管理站党支部聚焦改革,打造“智慧支部”,推动智能油田建设,建成了国内首个稠油油田物联网示范工程。党建品牌建设有力促进了改革发展,为作业区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绘制了国有企业基层党建的靓丽名片
“一名党员就是一口‘百吨井”载体实施以来,作业区党的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业区党委获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风城SAGD一号采油站党支部先后获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新疆油田公司标杆党支部,成为公司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成为了各级领导参观、调研、交流的“打卡点”,先后接访53家单位1600余人次,党支部书记先后被邀请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授课交流。党建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集团公司的高度肯定。时任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将SAGD一号采油站党支部作为联点支部,并提出“当好标杆、做好示范”的要求;国资委党建局局长姚焕表示,广大员工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央企的各项工作树立了标杆和典型,创出了很多好经验,特别是作业区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不仅是中国石油基层党委和支部的典范,也是央企基层单位的典范,值得学习。
(四)自觉维护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业区广大党员干部与少数民族员工结对率达到100%;扎实做好认亲户教育引导、问题梳理、帮扶解困、矛盾化解等工作,仅2019年,累计入户走访2256户次。每周派出两名党员干部到驻地联点社区维稳值班,先后派出9名党员干部赴南疆开展“访惠聚”工作,有效落实了总目标。
四、下步探讨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支部,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是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的重要课题。实践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
(一)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艰巨任务来锤炼队伍
作为中石油企业基层党组织,原油生产、经济效益是作业区的中心工作,要探索搭建党员发挥作用,服务发展的平台,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凸显,领导班子要带领党员冲在前、干在前,创百吨、争一流,引领员工积极投身油田生产,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二)在各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中提升水平
作业区必须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找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通过上产会战、科研攻关、管理创新等活动,组建党员攻关队,充分发扬“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我”的精神,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解决一个个生产难题,实现一项项管理超越。
(三)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要夯实党建基础,落实党建责任,创新推出凝聚人心,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和工作载体,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评选先进典型,凝聚“油稠人不愁,我要创一流”的精神动力,推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编辑/车玉龙 统筹/国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