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1-05-16 06:43卢玲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产教融合

卢玲

摘要:“互联网+”在新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属于既是“教育”又是“产业”的双具体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生产、管理、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的专业职业岗位群体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合作动力机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拓展产教融合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路径

1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共享机制不明确

在创新创业发展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思维、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全面养成和缓慢提高的过程。当前,高职院校对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不同领域的典型融合案例、成熟经验、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前期投入的资金成本、智力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否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现是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合作意愿,也造成了目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现实困境。

1.2 课项目开发质量不高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够透彻,所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与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对接不够通畅,课程内容存在偏于理论化和实践操作性较弱等不足。这些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只是出于获取课程学分的目的而被动学习,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仅视为学习任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主动思考、深入研究的意愿较弱,导致对于许多创新项目的思考比较表面化,许多方案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由于项目质量问题,学生对于项目的路演不够规范,也缺乏对于项目的进一步探讨、论证、质询,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1.3 学生自身需求不明确

许多学生无法发现自身的能力点提升与未来就业的需求点,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学习目的也是为了凑足学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学生之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发展需求,被动接受知识,与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主动性弱化有关。学校开展的双创教育不能与学生自身的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时处于迷茫状态,无法将双创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相互渗透,也就无法发现自身的专业需求点和能力欠缺点。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并没有将其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安排和创新创业实践。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和共情性,不能将课程学习与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缺乏学习的动力。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1 拓展产教融合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调研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区域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与企业共同研究分析各种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的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尝试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吸引企业在校内建设生产型创新型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共享工厂等,也可以在企业内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院校、企业、创新基地的合作模式、人员管理模式、利润分享模式,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嵌入合作、共建共赢。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与产业组织开展联合技术开发,借助自身的优秀智力资源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也锻炼高职院校教师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创新创业工作中,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有效引导,提升大学生和产业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内容的知识,强化大学生、高职院校和产业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的及时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风险防御体系,提高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识水平,提高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有效規避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探讨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合作方利益共享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使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尤其是使合作企业得到创新创业合作的商业价值,进而对其初期投入成本进行有效补偿,激发其持续参与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创业发展。

2.3 构建“双创型”师资队伍

改变教学重点,克服传统的只注重教科书的应试教育思维。除了注意加强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学习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要能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教融合的推进程度,加强教师自身双创意识的建设,不断探索丰富双创教育的教学方法。学校还应着力完善外部导师机制,邀请和聘请企业高管、企业家、投资人等组成 双创教育的外部导师团队,解决现有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双创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2.4 开展订单培养

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标准,更新人才培养计划,配合企业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企合作实训教材。企业应参与教学、管理和考核的全过程,发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加强与与本地区相关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采用“企业冠名班”、“委托培养班”等形式,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企业全程参与教学、管理与考核。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企业对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对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为学校提供教学所需仪器设备,学校按订单为企业培养人才,实现校企“双赢共进”。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的融合建设中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路径、师资团队、创新平台、创新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突出问题,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回归人才培养的本心,实现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波.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0-11.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产教融合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