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2021-05-15 04:05何健仪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导营养神经

何健仪

鹤山市中医院内三科,广东江门 5297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为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及感觉异常, 有研究显示, 约13.25%~67.89%糖尿病患者可出现DPN[1]。DPN 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还会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 故加强对其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 营养干预及运动锻炼为防治糖尿病重要的非药物手段,运动、营养干预结合的方式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有重要意义[3]。 该研究将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用于2018 年9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43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旨在观察其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86 例DPN 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 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年龄47~79 岁,平均(63.05±1.89)岁;糖尿病病程2~12 年,平均(5.63±1.74)年;受教育程度:小学9例,初中11 例,高中12 例,大专7 例,本科及以上4例。 观察组男性25 例,女性18 例;年龄49~82 岁,平均(63.12±1.93)岁;糖尿病病程3~13 年,平均(5.67±1.7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8 例,初中10 例,高中13 例,大专8 例,本科及以上4 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WHO 制定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明确诊断为DPN;患者有独立完成答卷的能力,沟通能力、配合性良好;均对该研究知情,且签订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脑卒中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 有间歇性跛行等运动禁忌证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合并急慢性心、肾、肝等功能障碍者;配合性较差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时间从入院至出院前,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DPN 相关疾病知识,做好患者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血糖监测等护理工作,嘱其适量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抗阻运动+模块化营养指导,具体措施见下:

抗阻运动: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单次最大抗阻负荷(IRM)测试,根据60%~80%的IRM 选择相应磅数的渐进式弹力训练带(美国赛乐Thera-Band),完成12周中等强度的抗阻训练,3 次/周,1 h/次, 于餐后1~2 h开始训练。训练内容包括10 min 的关节活动热身练习、40 min 下肢弹性抗阻力训练(压腿、踝外翻、膝外伸、站立下蹲、双臂上举、髋关节弯曲等),1 组每个动作重复12 次,共做3 组,最后进行10 min 的深呼吸锻炼。

模块化营养指导:①模块1:由经过培养的护士应用《糖尿病饮食营养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信息咨询,包括日常饮食情况、家庭膳食情况、营养方案等知识掌握情况。 开展营养咨询会议,并在会议开始时发放手册给每位患者。②模块2:向患者发放《日常膳食问卷调查表》了解其饮食结构及习惯,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患者膳食结构,嘱患者切勿暴饮暴食或随意进食。③模块3:优化患者饮食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总热能、3 大营养素的比例,合理分配餐次,在不影响营养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照顾患者长时间形成的饮食习惯。 教会其食品交换法,鼓励其进行多元化饮食,达到食物多样化及营养全面的要求。

1.4 观察指标

于干预结束后记录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 达标标准:空腹血糖≤6.2 mmol/L,餐后2 h 血糖≤8.0 mmol/L,HbAlc<6.5%。对两组干预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应用表面电极分别测量腓总神经 (NPC) 和正中神经(M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测评,包括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等8个维度,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血糖达标率为67.44%(29/43),与对照组65.12%(28/43) 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52,P=0.820); 观察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为95.35%(41/43),与对照组79.07%(34/43)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

2.2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对比

两组干预前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NCV、SNCV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注:#表示与干预前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时间NPC-MNCV MN-MNCV NPC-SNCV MN-SNCV观察组(n=43)对照组(n=43)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37.81±4.25(46.98±6.15)#*37.79±4.21(42.37±5.37)#37.68±4.18(44.26±5.77)#*37.65±4.14(40.96±4.96)#33.29±3.75(40.13±5.28)#*33.25±3.71(36.97±4.25)#37.41±3.67(43.85±5.31)#*37.37±3.64(40.12±4.17)#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62.31±3.58 62.24±3.67 0.102 0.919(86.37±6.78)*(72.51±5.23)*10.614<0.001

3 讨论

DPN 为糖尿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难以及时诊断,待确诊后患者往往承受多种不适及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随神经、血管并发症进一步发展,患者下肢血管可能出现弯曲、堵塞等,引发缺氧缺血, 严重者甚至需截肢。 除常规降糖治疗外,实施合理的饮食及运动干预对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疗法及营养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故该研究对患者实施抗阻运动与模块化营养干预相结合的干预方案,并取得较好效果[4-5]。 抗阻运动可引起机体成分改变,增加肌肉横截面积,促使肌肉力量增强,促进血糖吸收及代谢,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机体血糖水平。 此外抗阻运动还可使无氧及有氧代谢能源系统内酶活性提高, 进而促进糖原及葡萄糖代谢分解[6]。

在运动锻炼基础上增加营养干预可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相关症状,该次研究将对患者的营养管理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1 主要目的为了解患者营养知识掌握程度, 模块2 了解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及习惯,并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便于适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 模块3 目通过合理配比营养素、教会患者食物交换法等优化饮食方案,使患者饮食能够多元化、营养全面平衡[7]。 通过运动锻炼及营养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方案, 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糖水平,利于提升临床血糖控制效果,进而延缓或控制周围神经病变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抗阻运动+模块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干预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SNCV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上述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 分析原因可能为运动及营养干预可改善机体代谢障碍,纠正低氧对神经传导速度的负性影响,缓解神经组织缺氧缺血现象,进而改善神经传导[9]。

综上所述, 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 提高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传导营养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神奇的骨传导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神经”病友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