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滕清霞,蔡清华,陈燕辉,叶海燕
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福建福州 35000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 急性白血病不仅会损害呼吸、泌尿、消化、循环等系统功能,还可引发机体电解质紊乱,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等并发症[1]。 资料显示,糖尿病为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合并症。 急性白血病与糖尿病合并存在,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但化疗期间患者易出现脱发、感染、失眠、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生活质量[2]。 与单纯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而言, 部分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系数更大,疾病治疗安全性差。 为进一步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化疗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该文选择该院2019 年1—11 月收治的100 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临床护理要素,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5~70 岁,平均(33.89±5.86)岁;体质量指数(BMI)10~25 kg/m2,平均(16.27±1.96)kg/m2;糖尿病病程0.5~10 年,平均(4.97±2.11)年。观察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8~68 岁,平均(32.11±5.43)岁;体质量指数(BMI)14~28 kg/m2,平均(21.85±2.06)kg/m2;糖尿病病程2~8 年,平均(4.86±2.03)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急性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准[3],急性白血病发病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均自愿接受化疗治疗。 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了解该次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化疗禁忌证者,排除精神障碍或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障碍者。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同一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周期相同。
对照组化疗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如常规疾病及化疗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营养支持、病房环境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①健康教育:化疗期间,通过集体讲座、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告知患者化疗相关知识,包括化疗治病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明确告知患者化疗停止后不良反应可消失,消除患者顾虑。
②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即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 向其普及急性白血病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对患者存在的顾虑、痛苦表示理解,使用鼓励、肯定的话语与患者交流, 向其讲解既往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耐心解答其问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建立治愈信心。 告知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对疾病改善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疗配合度。
③饮食护理: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食谱,保证营养均衡,膳食合理,提升机体免疫力。 化疗期间叮嘱患者多饮水, 以300~500 mL/d 为宜。 做好血糖控制,叮嘱患者少食用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甜瓜等,多食用番茄、黄瓜、粗粮等低糖分食物。
④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每日坚持适量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走、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 运动时间以30~60 min/d 为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⑤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式,并告知其胰岛素用量、每日使用次数。 用药后监测其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注射胰岛素后出现皮肤红肿、硬结的患者,使用毛巾热敷、土豆片湿敷、涂抹抗生素软膏等方式处理。
⑥不良反应护理:低血糖护理:对注射胰岛素患者加强饮食管理, 叮嘱患者用药后30 min 可少量进食低糖分食物,避免低血糖。 感染预防:化疗全程关注患者体温、皮肤状态,叮嘱患者做好手、口、足及会阴部卫生,勤洗澡、洗头、勤更换衣物。 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实施静脉穿刺, 穿刺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操作,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病房中定期开窗通风,定时清洁消毒。
①分别在干预前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
②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知、治疗态度、日常生活、治疗不良反应、面部表情12 个维度,总分6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PG、2 hPG 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FPG、2 hPG 分别为(4.24±0.44)mmol/L、(6.89±0.9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04±0.37)mmol/L、(8.01±0.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 对比[(±s),mmol/L]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 对比[(±s),mmol/L]
组别FPG干预前 干预后2 hPG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8.95±0.62 9.03±0.57 0.672 0.503 6.04±0.37 4.24±0.44 22.140<0.001 11.38±1.57 11.40±1.53 0.065 0.949 8.01±0.94 6.89±0.95 5.926<0.00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QOL 评分与干预前相比, 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QOL 评分为(51.79±5.87)分,高于对照组的(42.85±5.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QOL 评分对比[(±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QOL 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32.54±5.41 31.09±5.72 1.302 0.196 42.85±5.63 51.79±5.87 7.772<0.001 10.524 11.859<0.001<0.001
急性白血病与糖尿病均属全身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二者合并存在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加大治疗难度。化疗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疾病进展,但化疗也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细胞功能,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4]。 在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优化化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祁疆萍[5]在其研究中报道,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FPG、2 hPG 分别为 (4.21±0.43)mmol/L、(6.72±0.91)mmol/L, 干预后其QOL 评分为(52.81±5.43)分,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该文研究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FPG、2 hPG 分别为(4.24±0.44)mmol/L、(6.89±0.9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04±0.37)mmol/L、(8.01±0.94)mmol/L(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QOL 评分为(51.79±5.87)分,高于对照组的(42.85±5.63)分(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在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FPG、2 hPG 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突出。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可提升患者对疾病及化疗的认知,消除其恐惧、担忧、害怕等负面情绪,提升化疗配合度;饮食指导可满足机体正常的营养需求,提升机体免疫力,减少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6-7];用药指导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抑制疾病进展,还可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指导可提升机体抵抗力,为患者康复创造条件;不良反应护理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 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性强,护理内容全面,可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8-10]。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