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始末(下)

2021-05-15 09:55金延锋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浙江档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升一师国民党

金延锋/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攻克缙云县城后,红军决定乘胜追击,袭击永嘉瓯渠,这是国民党统治在永嘉县西部的一个重要堡垒。9月9日,红一师一部在永嘉茗岙、芳山等地农民赤卫队300多人的支援下,分3路向瓯渠进攻。敌人起初还负隅顽抗,但在红军的迅猛攻势下,被击毙数人,其余仓皇逃窜。红军在缴获一批武器,没收一些财主的财物后,顺利撤出瓯渠。此役红军牺牲1人,陈文杰头部摔伤。红一师拿下了瓯渠,虽然没有彻底消灭民团省防军的有生力量,但却给敌人巨大震慑,瓯渠从此不再是地主豪绅的安全堡垒。

瓯渠战斗后,军部决定让陈文杰留在上董养伤,但不幸的是,董佐光叛变,出卖了陈文杰。陈文杰于9月18日被捕,9月21日在温州松台山刑场英勇就义。陈文杰的牺牲,使红十三军失去了一位坚强的领导核心人物,是浙南党和红军的重大损失。

红一师进攻瓯渠后回到表山整训。此时,中央军委应胡公冕的要求,派留苏回国人员杨波等5人随胡公冕一起到表山。胡公冕传达了中央军委指示,经研究决定:加强部队政治教育,由杨波等5人担任军部参谋和教官;从各部抽调青年100多人,建立直属教导队,进行培训;调整补充红一师,将红一师编为3个纵队,分别由雷高升、胡协和、谢文侯负责,并计划在永(嘉)、黄(岩)边界的黄山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

这一时期,红一师战斗十分频繁,除上述大的战斗外,还进行了血战隘门岭(位于温岭、乐清交界处)、攻打虹桥镇(乐清县)、夺取李茅十三地(永嘉县)等较大的战斗。

在红一师攻打中心城镇的同时,红二团以温岭坞根为中心,在温岭、玉环、乐清3县的边区,积极开展游击斗争。1930年7月8日,柳苦民、程顺昌率红二团主力200多人,分3路包围茶头村。经过激战,拔掉了茶头据点。此后,敌人多次“进剿”坞根,均被红军击溃。8月,红二团改称为红二师,坞根游击大队改为二师一团,其他几个游击大队番号不变。部队发展到700多人。9月初,经过整训后的红二师回到了坞根游击根据地。面对日益壮大的红军,敌人迫不及待地要将其剿灭。9月15日,国民党温岭县政府调集了省防军的1个连和两个乡的保卫团共四五百人,由温岭县保卫团团总陈作梅率领,对红二师洋呈根据地实行第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当时红二师负责人赵胜和柳苦民率师部的200多人驻扎在洋呈。经研究,师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人引入围歼。16日早晨,陈作梅由于立功心切,不等省防军到来,就下令保卫团进攻位于洋呈的红二师指挥部。程顺昌率二三十人埋伏于红二师指挥部前的溪塘内,等陈作梅部进入埋伏圈,开火射击,然后假装败退,将陈作梅顺利引入观音坑。在那里埋伏的柳苦民部与程顺昌部将敌人围困在山谷之中。陈作梅在赶到的省防军救援下,才逃出包围圈。此役红军毙敌3人,伤敌多人,俘敌1人,自身无伤亡,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年9月上旬,红二师指挥部派楚门游击大队进驻玉环洋屿岛,建立了第一个海上游击据点。游击大队入驻洋屿岛后,不但肃清了岛上的反动势力,还组织了渔民协会,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支部。红二师其他几支部队,也都开展了斗争。

红三团成立以后,分散活动于永(永康)、缙(云)、仙(居)交界地区。虽然当时中央和红十三军军部的指示都是集中力量攻打中心城镇,但作为3个团中力量最为弱小的红三团并没有贸然进攻中心城镇,而是首先巩固了自身的根据地。1930年七八月间,他们先后在缙云金竹、塘市和永康方山口、铜山岭等战斗中,歼敌数十人,缴获枪支60余支。在取得唐市、方山口两战的连续胜利后,红三团增强了攻打中心城镇的信心和决心。8月下旬,红三团召开全团中队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攻打城镇问题,由于壶镇是永康、仙居、东阳、缙云四县的交通要道,又有大批枪支可供缴获,会议最后决定攻打壶镇,攻打日期定在9月5日。9月2日,红三师主要领导人在永康方山口开会,成立军委会和政委会。9月5日凌晨,红三师3个支队共计1600多人(包括部分农民赤卫队),在新楼集结,攻打壶镇。由于敌人事先获得情报,破坏了该镇北端的石板桥,加上连日大雨,溪水暴涨,给红军的进攻带来极大困难。红军连续多次发起强攻,没有取得成效。战斗持续到中午。因敌军援兵赶到,红军腹背受敌,只得撤出战斗。此战红军牺牲34人。壶镇战斗是红三师进行的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战斗,也是红三师走向失败的转折点。作为最先受挫的一个师,红三师的主力失败使红十三军失去了西线的配合;作为武器装备最好的一个师,这次战斗的失败也使红十三军整体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红十三军的武装斗争遭到严重挫折后,部队力量大为削弱,军部亦不复存在,各师在当地党的领导下继续战斗。

第二阶段。分散战斗(1930年10月至1932年5月)

自红十三军成立后,国民党当局就一直视为心腹大患,没有停止对其“围剿”。在红十三军刚刚成立之时,蒋介石就任命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兼任“苏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负责“剿匪”事宜。1930年夏秋,在红一团频繁出击,不断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国民党当局也加大了对红军“围剿”的力度。是年9月,国民党浙江省当局调集一三五旅和浙保三、四、五、七团共4个团,再加上永嘉、黄岩、仙居、缙云等县的保卫团共万余人,分头对红军进行“清剿”。

在敌人大军压境的危急形势下,军部决定分散行动、分散驻扎。9月底,胡公冕主持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会后,胡公冕等人回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听候中共中央安排;雷高升、戴元谱、金永洪率部坚持在永嘉、黄岩、仙居边境开展游击战争;胡衍真、潘善琴等隐蔽在五尺、胡坑附近坚持地下活动;胡协和、谢文侯等人在五尺当地潜伏;其余红军人员分散回原地隐蔽。各支部队自行解决经费问题。至此,红一师大规模攻打中心城镇的战斗基本结束,红一师的军事行动暂告一段落,部队转入山区坚持游击斗争。

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1930年11月上旬,浙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改组特委,由曹珍代理特委书记,王国桢到红一师,加强领导。后来根据江南省委指示,撤销浙南特委,重新恢复温州、台州中心县委。

1930年10月11日,雷高升率领二营、三营和补充营的1000余名红军战士向平阳县进发。在击退国民党省防军的1个连和大路村民团后,于13日到达白岩。17日,驻青田的国民党省防军四团三营、青田县保卫团、永嘉县应坑陈华民团和瓯渠保卫团4支敌军将红军包围在白岩。雷高升指挥部队奋力反击,在牺牲70多人后突出包围。部队在岭根击退了前来拦截的九部民团后,于19日向瑞安转移,在进入高楼、大京时,又遭到国民党省防军的袭击,部队两次受到重创。突围后,雷高升带领部分红军回到永嘉;张学东和章华分别带领部分红军回到青田。此次行动让红一师损失惨重。

雷高升率红一师余部回到永嘉后,与胡衍真、周启佑、戴家业等率领的各支部队会合,并联络了黄岩的戴元谱、永康的楼其团和仙居的金永洪等队伍。各路红军共100多人在仙居龙潭头会合后,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打退了国民党省防军和地方民团的数次“进剿”,不但鼓舞了士气,还扩充了队伍,扩大了游击活动区域。到1930年底,红军游击队控制了永嘉、黄岩、仙居、缙云、青田、永康等县的边境地区。这些地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非常适合红军开展游击战。但山区地带人烟稀少,而且当地群众的生活很贫困,虽然给红军以很大支持,但也无法解决红军的给养问题。

1931年5月,王国桢、雷高升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返回浙南后,重新组织武装斗争。6月,王国桢召开温州中心县委会议,贯彻中央指示,继续批判“左”倾冒险错误。10月16日,王国桢在飞云江渡口不幸被捕,12月10日在温州松台山麓英勇就义。雷高升领导的红一师余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斗争到1932年。胡公冕曾于1931年9月和1932年6月分别到永嘉和海门做过兵运工作,但均未成功。

红二师在不断取得反“围剿”胜利的同时,内部却因为地方宗派主义问题出现了严重的不团结。这种不团结直接影响到红二师的指挥层,给之后的军事行动带来极大隐患。

由于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早在建军之初就牺牲了,红十三军就一直在没有政治主官的情形下进行斗争,直到193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派严朴到浙南担任红十三军政委。与严朴一同前往浙南的还有身为中央巡视员的潘心元。潘心元巡视了台州海门和温州永嘉、瑞安、平阳等地,写了《关于浙南党务、军务及工作困难情况》的巡视报告。9月24日,潘心元回到上海向中共中央东方局汇报,并提出对发展浙南党组织和红十三军的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由于严朴在温州患病不能开展工作,10月19日,中共中央指派潘心元回浙南,接替严朴担任红十三军政委。11月5日至8日,中共浙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改组特委。潘心元出席会议,听取了各县武装力量的情况汇报。此后,他针对红二师内部地方宗派主义的问题,专程赶到坞根。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潘心元批评了红二师内部存在的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错误,使干部战士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团结。但是这次行动并没有清除隐藏在队伍里的坏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红二师的问题。

12月初,潘心元接到浙南特委的会议通知,要去瑞安参加特委会议,途中不幸被捕,当天中午,就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潘心元的牺牲,使红二师失去了有威望的直接的上级领导,也使红二师失去了整顿组织消除隐患避免核心解体的机会,更使红十三军失去了最后一个领导核心成员,这是浙南红军运动的重大损失。

潘心元牺牲以后,上级党组织再次派赵胜到坞根加强领导。1930年12月12日,柳苦民被内奸杀害。此时,中共浙南特委已被撤销,中共温岭县委也已经解体,红二师失去了上级党组织的领导;部队中地方宗派主义势力又抬头,对赵胜进行污蔑攻击,赵胜被迫离开坞根。叶景泰、柳苦民相继遇害,赵胜出走,红二师的领导核心基本解体。部队在团委成员程顺昌、叶勉秀等人的带领下继续战斗。1931年2月,叶勉秀在率部夺取从温州开往海门的广济轮时不幸被捕,不久红二师又在温岭寺基遭敌袭击,程顺昌等18人战死,红二师主力受挫,队伍基本走散。至此,红二师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基本结束,进入小股分散的余部坚持斗争阶段。

红三师强攻壶镇后,国民党浙江保安七团和缙云、永康民团对红军游击中心区域进行了残酷“清剿”。自9月12日开始,1个半月时间里,在永康、缙云边境烧毁了红军家属和群众的房屋720多间,1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敌人还在永康方岩设立“自新站”,逼迫群众“自新”。在残酷的斗争形势下,红三师领导人楼其团、钱双全、王振康等率领部分红军骨干在缙(云)、仙(居)、永(嘉)边境坚持斗争。

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金丁亥在红三师攻打壶镇战斗失败后,潜回金坑老家,与潜回义乌家乡的红三师成员朱金则取得联系,两个人走村串户,四处打听,集合起红三师余部和工农军余部60多人,重建红军部队,在重建的中共永康县工委领导下,开展秘密斗争,队伍最多时达到100多人。他们接连袭击保卫团、镇压土豪劣绅,引起敌人的极度恐慌,并进行了疯狂“清剿”。在此形势下,红军部队决定化整为零,分散隐蔽。金丁亥、朱金则也被迫背井离乡,靠修电筒、补雨伞、补雨鞋为掩护,秘密在宜(平)、遂(昌)、汤(溪)、松(阳)交界的山区活动。

1932年1月,国民党成立“温台剿匪指挥部”,由国民党军一三五旅旅长李杰三任指挥官,该部集中了省保安四、五两个团和当地民团共2000多人,对红一师余部展开大规模“围剿”,多次被雷高升部击退。红一师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退到少横坑一带山林中。当时正值冬季,红军缺衣少食,只能搭建临时草棚宿营,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在给养极端困难和不断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红一师仍然坚持斗争。针对这种情况,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和省保安处召开会议,决定采用“剿抚兼施”的办法对付红一师余部,遂命令驻永嘉的浙保四团团长朱炳熙设计诱捕,并派李杰三率一三五旅到温州协助。敌人用数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将红军围困在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那里人烟稀少,生活极度穷困。面对险恶形势,雷高升与金永洪等决定分散活动,雷高升率100人左右回永嘉、仙居毗邻地带与敌斗争,金永洪在仙居龙潭头、独胡等地坚持。此时,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鲁涤平密令,对雷高升部“设计诱缉”,多次派人进山游说,许以部队改编为“永嘉巡缉队”,仍驻岩头,不予分散,发给钤印,撤销通缉令,以及优惠给养等条件。雷高升开始时予以拒绝,后来在强敌压境、粮弹短缺、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队伍,雷高升决定采取假受改编的策略,待日后时机成熟,再率部起义。他先后两次与朱炳熙接洽,谈判部队收编事宜。最后双方商定于5月22日在永嘉岩头办理收编手续。是日,雷高升率70多名战士到达岩头,等候收编。23日,雷高升按要求率部到岩头东宗祠堂集合。负责收编的浙保四团三营将红军分为两拨,分别集中在东宗祠堂和岩头小学,以点名整编、发放新武器为由,诱使红军放下武器,然后实施突然抓捕。红军措手不及,雷高升等6人被捕,戴元谱等9名干部和50余名战士被当场杀害。史称“岩头事件”。6月25日,雷高升在温州资福山就义。此后,国民党浙保四团和地主武装连续在岩头、五尺、表山等红一师活动频繁的地区“追剿”红军及其家属,又抓捕杀害了许多红军战士。

岩头事件,使红十三军3个师中实力最强的红一师损失严重,几乎丧失了所有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只留下一些零散的游击队在山区坚持战斗。岩头事件标志着红十三军主力解体,此后,红十三军进入各余部艰苦的坚持斗争阶段。

第三阶段,坚持斗争(1932年6月至1938年12月)

岩头事件使红十三军主力解体,但红军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完全停止。1932年7月,胡公冕又回到岩头,打算再做兵运工作,争取驻岩头的国民党军两个营起义,但因起义部队驻扎位置不便和例行调防而未果。8月,胡公冕又到温州城内进行策反工作,说服了驻温州的省保安团9个连同意参加起义,但由于1个兵运小组因叛徒出卖被破坏。省保安团立即将温州城戒严,全城搜捕红军。兵运指挥部迅速通知各路红军分头从东门和南门撤出,温州兵运亦告失败。此后,敌人变本加厉地对红军进行围剿和镇压。在严峻的形势下,红军暂时无法再组织行动,胡公冕也秘密回到上海。

红一师余部1 0 0 多人,在金永洪的率领下,在永(嘉)、仙(居)边境顽强坚持斗争。1932年8月24日,他们击溃了浙江保安五团二营机枪连及当地基干队500多人的进攻,后又打垮了枫田、章山等地保卫团。为了彻底消灭红十三军余部,国民党于1933年5月成立了“永仙等六县剿匪指挥部”,省保安一团团长陈式正兼任指挥官,采用“移民”“并村”“连保”“封山”等手段进行“清剿”。金永洪部队处境非常艰难危险,先后牺牲30多人。是年9月,金永洪被捕牺牲,队伍最后溃散。与此同时,红一师的胡衍真、戴中飞、郑九完、叶廷鹏等9支武装在西楠溪一带坚持斗争,先后打败保安团的多次“清剿”,击毙了永嘉县水东村自卫团团总郑吕富和溪口民团团总戴象帅及其子戴奉献(显)。

1933年9月以后,红军武装基本上分散为零星队伍继续坚持斗争。其中叶廷鹏于1935年9月组建了浙南红军游击队,在平阳北港和瑞(安)平(阳)边界创建了一块秘密工作区。1936年9月,浙南红军游击队与奉中央分局之命挺进浙南的红军挺进师在瑞安和平阳交界的葛藤湖会师。1937年1月,浙南红军游击队袭击了国民党北港区署,击毙区长,歼敌40多人,并缴获一批武器。2月14日,浙南红军游击队又袭击了国民党团防局,歼敌50多人,缴枪40多支。

1932年秋,红二师的赵裕平和程小林回到温岭坞根,重新打出红二师的旗号,召集了150多名红军战士归队。应保寿等人闻讯后也召集了一批红军战士到坞根与赵、程会合,并且重建了指挥部,由赵裕平任总指挥,程小林、应保寿任副总指挥,童一鸣、张梅庭、洪法三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中队中队长。会师后的队伍共有300多人,200多支枪。他们在乐清湾、漩门湾等岛屿上,依靠群众,坚持斗争。1932年10月9日,程小林和两名随行战士在横床岛被乐清县清江镇水警队包围,在毙伤多名敌人后,终因寡不敌众牺牲。1935年8月,赵裕平在与永嘉潘熙堂部取得联系后,决定率部去永嘉与潘熙堂部会合。8月13日,赵裕平带领20多名战士乘船由大青岛出发去苔山岛,在行至小青洋面时,被玉环水警队和省水警大队发现。在战斗中,赵裕平壮烈牺牲。此后,应保寿继续扛起红十三军的旗号,打击官兵、镇压土豪劣绅、保护老百姓。浙江省保安司令部专门制订了《剿办海匪应保寿股计划》,建立统一指挥机构,拨出专款,组织密探,在北起温岭钓棚、南至平阳南麂沿海岛屿,均部署了兵力,全力进行“围剿”。1936年3月23日,应保寿等在扁屿洋面遭到国民党温岭县保卫团和玉环水警队共200余人的突然袭击,在浴血奋战中英勇牺牲。其部下张梅庭继续率领部分战士,坚持海上斗争。1938年1月2日,在横床岛战斗中,张梅庭率部击毙国民党温岭县基干队总队长陈作梅。同年12月12日,张梅庭与5名战士从黄湾出发去沙头,经过沙头岭,与国民党县警察队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在毙伤数名敌人后,张梅庭与5名战士全部牺牲。至此,红二师余部的斗争结束。

1932年秋,中共永康中心县委重新成立,原红三师第一营营长王振康担任武装委员,领导整编后的永康游击队。12月30日夜,王振康率领游击队袭击了芝英镇警察分局,打死了警察分局局长贺维、巡长朱洪梅和警长王守仁,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1933年初,国民党省政府派1个团到永康“清剿”。永康党组织又一次遭到敌人破坏。中心县委委员和地下党员、游击队员23人被逮捕,8人遭杀害。1933年11月,王振康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于1934年1月25日被杀害。王振康牺牲后,钱双全、程义仁等在中共永康县工委领导下,汇集余部重建武装,开展斗争。1934年,成立了浙西游击队,后改称浙西工农红军第一、第二大队。1935你11月,浙西游击队与红军挺进师一纵队一部在永康、缙云边界的黄弄坑会师。会师后,红军挺进师一纵队行动委员会书记刘达云和特派员张文碧将这两支队伍整编为浙西工农红军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陈龙虎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王凤祥任副大队长;钱双全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程银生任副大队长。此后,红十三军余部浙西游击队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以补雨伞、雨鞋为掩护四处活动的朱金则,1933年初,将组织工作扩展到周坞、门阵、银坑等数十个穷山寨和浙赣铁路附近的兰贝村,发展党员几十人,建立了5个支部和多处联络处,初步形成一小块党的活动中心。1933年秋,朱金则在龙游、汤溪接壤的青山庵,遇到了金丁亥,由此又与新建立的中共东阳中心县委副书记兼中共永康县委书记的徐阿杰接上了关系。1935年5月,朱金则在遂昌门阵与红军挺进师供给部长谢文清取得联系。红军挺进师对朱金则跑交通、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和联络处等早有所闻,挺进师师长粟裕说:“有这样的老红军在宜遂汤边境支撑局面,革命事业将会更红火。”此后,红军挺进师在这一带建立了以遂昌门阵为中心的遂(昌)宜(平)汤(溪)根据地,建立了中共遂宜汤区委,朱金则担任负责人,直属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

此外,红一师战士郑秾,在参加攻打乌岩战斗后,于1931年到兰溪县,以行医和传授武术为掩护,深入兰溪、龙游、汤溪、寿昌的毗邻地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秘密发展地下红军1500余人,打出了“中国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的旗号,自任师长。1933年10月,由于内奸出卖,红军地下组织遭到全面破坏。郑秾于10月30日被捕,12月15日在龙游西门外英勇就义。

红十三军从1930年5月成立,到余部坚持斗争至1938年12月,长达近8年时间,鼎盛时期全军拥有6000多人,战斗的足迹遍及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区的20余县,经历了大小战斗100余次,曾经攻克了处州、平阳、缙云县城。由于种种原因,红十三军最终失败了,但她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红十三军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红十三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地方政府接连向上峰发出“共匪猖獗”“情势严重”“县城空虚,万分危急”“匪共攻城,人心惶恐”“速派大军围剿”等告急电文。农村的豪绅地主亦纷纷逃往大城市。

其次,红十三军在浙南地区的斗争,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斗争起了支持作用。同时红十三军在作战方向上,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也竭力想打通与中央苏区的通道,希望与江西、福建的红军取得联系,共同作战。

第三,红十三军在浙南人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后来红军挺进师的活动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凡是红十三军活动过的中心区域,后来几乎都成为共产党的游击根据地。

第四,红十三军指战员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伟大斗争和牺牲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进。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监狱里,铁骨铮铮,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正气凛然。他们的光辉业绩,一直在人民中广为传颂;他们的精神品格,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

红十三军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壮举永垂史册!

猜你喜欢
高升一师国民党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快过关了
浅谈泰国益梭吞府“高升节”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骚扰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我的自然笔记(二)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