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彤
和风细动,清露微凝。
一声清脆的鸟鸣穿过清晨薄薄的雾霭,伴着略带凉意的微风,给大地带来一片清新。轻柔婉转的阳光从窗隙间漏出,暖气掀动窗帘,家里弥漫着暖意。
厨房传来外婆“嗒嗒嗒”的脚步声,她早已踏着晨露买好菜,在厨房里开始了辛勤的劳动。我连忙起床,开始洗漱。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早晨的安宁,厨房传来外婆的话语声:“快开门看看是谁来了!”
我赶紧打开门。
“是王奶奶!”
王奶奶住在我们家隔壁,她常住在老家,回来的次数不多,却与我们邻里情深。她此时满脸笑意地望着我,深邃的双眸中透着慈爱和温暖,头上的根根银丝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细细密密的皱纹似在诉说往事。
“王奶奶早!”我笑着问候。
“彤彤呀,我是来给你们送韭菜的!昨天回来割了一把自家田里的韭菜,我儿子儿媳都说好吃,我就带些给你们尝尝!”王奶奶笑着说,随手便递过来一只小竹篮。我对竹篮一直都有一种情结,感觉那是盛放乡土和乡情的。篮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韭菜,碧绿碧绿的,还带着露珠,散发着香味,又似乎带着泥土的味道。
外婆闻声从厨房赶来:“老王啊,你太客气了,快进来坐!”
王奶奶和外婆坐在沙发上唠着家常。水已烧开,我为王奶奶泡上一杯茶,水汽伴着茶香氤氲在空气中。阳光倾泻,空气中浮游的微尘,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曲,都因客人的到来变得美丽起来。
外婆好客,她热情地对王奶奶说:“你今天中午就在这儿吃吧,我用韭菜炒鸡蛋,肯定很下饭!”王奶奶笑着答道:“不了,我还得回家给我小孙子烧饭呢!今天也是韭菜炒鸡蛋!”
“哈哈,哈哈!”笑声里带着甜腻。
我真的挺喜欢吃韭菜的,尤其是这种刚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韭菜……
余忆童稚时,常与外婆在乡下生活。外婆在老家有一块小菜园,里面总种有韭菜,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外婆便会去田里割一把新鮮的韭菜。“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韭菜炒鸡蛋是外婆的拿手菜,配上一碗喷香的米饭,客人都会醉在这家的味道里。
《诗经》中的《豳风·七月》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韭菜自古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与我们肌肤相遥却心灵紧依。客人带着这份暖意来访,便有了我们一整天的美好。
综合点评
这篇文章非常具有生活的气息,与命题者“将考生的目光引向自己的生活”的意图吻合。现代都市邻里之间已经难有来往互动,更缺少真诚的交流。文中家里的“客人到访”显得尤为珍贵,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把自家田地种的新鲜韭菜,更是笑声与温情,融洽了邻里关系,也调动了“我”童年时、《诗经》中有关“韭菜”的记忆。家中的这位访客,让我们彼此拥有了“一整天的美好”。此外,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与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显然是小作者的拿手好戏,“清脆的鸟鸣”“薄薄的雾霭”“轻柔婉转的阳光”,空气中流淌的暖意为“家中来客”营造了温馨的氛围。“透着慈爱”的眼眸、“半遮半掩”的银丝、“细细密密”的皱纹,三言两语将“到访客人”的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