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21-05-14 12:14孙志蓉
天津教育·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校本课题

孙志蓉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教材内容的延伸与实践实现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同时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色,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理念是基于学校“合和共生”的办学理念下建设“和融课程”提出的。“合和共生”是其理念特色,“绿色与未来”是其学科特色,“宏微结合、合作探究、虚实融合、思维发展”是其课程特色。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方向,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统一。旨在构建生本、多元、和谐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协调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创设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二、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围绕“绿色与未来”的建设理念,设置四大板块,即基础类课程、研究类课程、体验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与“宏微结合、合作探究、虚实融合、思维发展”四类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理念相对应。以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模块为基础,以实验化学、发展中的化学学科为学科研究性课题,以融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化学与生活、VR化学为学科体验,以数字化学、学科未来为拓展方向,构建中学化学学科特色校本课程。

三、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

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基础,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专业能力的差异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以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为拓展方式,丰富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的融合,并开发特色STEAM课程、VR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领学生在新技术手段下学习化学、研究化学、发展化学。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通过高一必修课和高二选课走班两种实施方式满足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通过校本选修和研究性学习两种方式,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模块和小课题研究。

(二)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关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级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以出勤、听课、讨论、发言、活动参与、作业、课题研究、行为观察等为评价元素。采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四、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要基于化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要研究实施策略的优化与多样性。特别是基于我校现代化办学的优势,基于学情,基于我校化学学科教师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突出的学科业务能力,立足于通过研究多元化课堂的教与学的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多元化课堂教与学模式的探索

1.“小步距”教学法在校本选修课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实践。

校本选修课更多的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抑或是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大多比较综合。这类复杂的、难度较大的化学问题会阻碍学生全体参与和持续参与课堂,教师可以设计小步骤、阶梯性的问题情境,降低探究难度,促进学生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广泛参与探究活动。

【操作要点】

(1)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或步骤),使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至深,层层递进,给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2)通过教师引导保证学生广泛参与探究活动。

(3)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应该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概括,并进行反省性提炼整合,使思维上升到新的高度。

【实践案例】

选自“实验化学”模块:以“硝酸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的实验探究,推测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否设计成原电池?

探究分解:

步骤1:向2mL0.1mol/L的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L的Fe(NO3)3,微粒间可能发生哪些反应?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步验证Fe3+与I-的反应→酸性条件NO- 能氧化I- ?→ KI与Fe(NO3)3 的反应。

步骤2:改进上述实验,只表现Fe3+氧化I-,排除硝酸根离子对碘离子的干扰?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向2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1mL的0.1mol/LFeCl3溶液→检验Fe2+的存在?→充分反应后是否有Fe3+?→如何验证?→此实验说明什么?

步骤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否设计成原电池?

步骤4:总结提升,完成实验报告。

将复杂问题“小步距”分解,帮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的探究,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可能不仅仅遵循一条规律,应该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审视我们接触到的化学事实。养成自觉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运用化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2.“问题—视角—知识—价值”学习模式在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是将课堂开放到现实情景中,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从解题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是一种从内容到实践都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化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问题—视角—知识—价值”学习模式,即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运用化学思维明确研究视角→搜集学科相关知识,合作探究→整理研究成果,提升研究价值。

【实践案例】

课题:《厨房中的化学》

围绕《厨房中的化学》主题,分设九个小组分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厨房中的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厨房中的材料化学》《厨房中的小窍门》《健康饮食与食品安全》《厨房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等。从学科角度看,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食品化学、环境化学等化学研究领域。从高中课程内容看,涉及必修1、必修2、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实验化学等必修与选修教材。可以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化学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

研究步骤:

步骤1: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即完成开题报告。

步骤2:明确视角。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看问题,培养学生基于学科能力的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实践方案,搜集整理信息、资料。

步骤3:搜集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汇总资料,修正方案,提炼学科知识,进入科学实验体验阶段,整理课题中期成果。

步驟4:提升价值。小组形成书面材料小论文、PPT报告、实验报告等,实现成果共享、评价提升,进入总结结题阶段,实现研究价值。

(二)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的探索

结合中学化学学科课程特点,基于学情创设课程样态和组织模式,借鉴微型课程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标准和不同的内容难度、时间跨度对化学校本课程进行科学重建。将统一长度、跨度的课程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小巧灵活的课程模块,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微型校本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优势和发展志趣进行自主选择。

同时,以创新实验室和学科特色教室建设为契机,围绕初、高中教学改革建设课程群,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载体、搭建平台,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发展路径。

在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教师感受到学生比想象的更优秀,明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需要。

(责任编辑  吴淑媛)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校本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