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戈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服饰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轨迹而逐渐形成的。每一时期的服饰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无论是其造型的设计还是色彩纹样的选择搭配,都是社会形态与造型的一种融合。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识别性,在世界色彩文化中,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占据了一席之地。
古人认为,五行是万物之源,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与五行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通常将白、青、玄、朱、黄称为中国的传统五色,分别代表着西、东、北、南、中五个方向,也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
在五行中,白色属金指西方,对应四神纹中的白虎。朴素的白衣既是皇家贵族宴会乐典的常客,又是丧葬礼仪的必用色,上达达官显贵,下见于寻常百姓家。因此白色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
白色是生命的颜色,是神圣、光明的象征。太阳照耀着世间万物,于是就有了生命。《后汉书》中记载,在古代,皇帝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来选择服饰的颜色,寒冷萧瑟的秋天穿着白色。所以,人们将白色视为凶色,多用于丧服之中。由于服装的面料的原色接近于白色,多用于平民的服饰当中,所以又被看作是平民百姓的衣服,穿着白色服饰也就意味着穷贱。
尽管中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染色技艺,但在远古时期,人们的染色技艺并不是很高,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穿着白色的服饰,常服与丧服只是存在面料上的差别。直至宋代,白色明确的被确定为是丧服的颜色。
提起青色,一般都会想到《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的,但又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其实青色是指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与黄、红、黑相比,在中国古代青色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颜色。
表1 传统五色所对应的方位、五行及象征意义
先秦时期,皇帝的服饰并没有太多的讲究,《礼记》中明确的记录着:“天子着青衣”,由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青色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魏文帝时,青色成为了一些低阶层官员的服色。但随着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加强,逐渐形成了以服色来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青色也就变为了某些低贱行业的服色。到了元朝,甚至出现了风尘女子的长辈和异性亲属头上要戴青色的头巾,从则免也反映出了家境的落寞与贫寒。清朝时期,除皇室成员身着黄色服饰外,其余人都身着以青、蓝为主色的服饰。总之,青色在清朝是官员服饰的主要用色,从而也在清朝的服饰制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黑”在五行中对应“水”,尽管黑色与红、黄相比在中国服装史上地位并不是很高,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也拥有过自己的一席之地。秦始皇认为得水德而治天下,因此在他统一六国后形成了一代尚黑之俗。可以说,黑色作为众色之母,其对中国色彩文化的影响是较为深刻的。
之所以说黑色是极具浓厚地域特征的服色,是因为对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服饰大多都以黑为美。即使是不同的民族,但都有着一些尚黑的习俗。
古代帝王都十分信奉风水之说,而且古代的人们也很讲究阴阳五行,认为五行对应了不同的治国之道。《吕氏春秋》有提到过:“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所以历史上尚水的朝代都会选择黑色作为主色。
古人信奉五行,夏朝时期,皇帝的服饰、车马、旌旗都是以黑色为主,举办丧事、进行祭祀活动等,也都需要使用黑色。由此可见,黑色在夏朝就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秦朝人认为,周朝属火,水能克火。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以水来相克。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选择了黑色作为其龙袍色彩。除了皇帝的龙袍,将士们作战时所穿着的衣服也为黑色。由于黑色便于染色和隐蔽,所以在作战时,黑色就成为了军服颜色的不二之选。汉朝属土,皇帝的龙袍理应为黄色,但汉朝建立前期,根基并不是很稳固,于是汉高祖就决定仍然使用秦朝的一些制度,朝服也相应的由黄色变为了秦朝时期的黑色,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记载的“汉承秦制”。
少数民族尚黑的习俗大多与他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有关。他们的服饰色彩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也给予了现代服饰设计一定的灵感。
在由图腾崇拜逐渐演变为尚黑习俗的民族中,彝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据彝族史诗《梅葛》记载,世间万物都是由黑虎生成的,因此黑虎就成为了本民族的图腾。黑色在彝族的文化习俗中象征着庄重、严肃。除此之外,将黑虎视为本民族图腾的还有阿昌族,生活中无论男女老少都穿黑色。已婚的男女会用黑布包裹着头部,男性穿着黑色对襟短款上衣和黑色裤子。此外,崇拜黑虎图腾的还有拉祜族。妇女都会用一丈多长的黑布来包头,身穿用黑布制成的开衩很高的长袍,男性的服装也均由黑布制成。
红色被视为是最原始的色彩,对应五行中的火,是生命之初的代表,也是最早被命名的一种颜色。红色在古老的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对于火的崇拜。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色彩文化的丰富,“赤”“朱”等跟红色相关的词也被赋予了祥瑞之意。
红色也是中国最早的“流行色”,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经过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延续以及思想的沉淀,红色已成为中国人色彩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内心的喜悦、寓意美好,具有极强的民族象征性。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对红色有着特殊的偏好,红色辟邪的意义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表现。给初生的婴儿用红色的襁褓包裹或用红色绳子捆绑,或是出生之后所穿着红色的衣服,都具有一定的辟邪之意。除此之外,这种风俗习惯还表现在老人和孩子戴红色的帽子上,用红色护住头部,寓意驱避除害。现如今,人们在本命年时,也会选择穿戴一些红色的服饰,例如红袜子、红内衣等,以祈求本命年能够顺利度过。
红色代表喜庆,寓意吉祥,传统节日、结婚生子等喜庆的日子都离不开红色。在传统的婚礼庆典上,新娘要顶红盖头、穿红嫁衣、坐红花轿,新郎则要披红绸、戴红花。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人们都喜欢穿戴红色的衣物,这种习俗源于“年”的传说。
黄色象征权利,用于贵族,在古代是皇室的专属色。《白虎通·号篇》中有提及,皇帝因位于五方的正中,所以称之为皇帝。后人对皇帝的关于色彩的描述更多的是与五行、五方、五色观念相结合,并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内涵。
唐朝武则天为求得一身黄袍痛下毒手;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将其定为帝王的专属;清朝的黄马褂虽然不大,但依旧能够威震四方;清朝之后,黄色的地位和等级不断提升,颜色的区分也更加细致,只有皇帝才能穿着正黄色,太子则身着杏黄。总的来说,黄色居于五行的正中方位,象征中央,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汉代以后帝王大多选用黄色来作为龙袍的主色。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神秘且象征着权利,所以皇帝也常被成为“天子”。可见,在中华绚丽的色彩文化长河中,黄色很早就被赋予了神圣且尊贵的象征性意义。
除了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外,黄色在佛教中象征着神圣与超凡脱俗。黄色原本是佛教的常用色,寺庙为黄色,佛像用鎏金包裹,僧袍等服饰也都用的是黄色。
服装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要素,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每一形制的出现,都会受到某种特定背景的影响,每一种服饰也都能体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服饰的色彩也随之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反映着民俗风情以及文化特征。以服饰体现等级,在古代表现的尤为明显,常常用以区分社会阶层,中国古代的服饰则体现了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
实用性与美观性是服饰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人类在实用中创造了美感,又在不断提升审美的过程中创造了实用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只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了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将其代表性的元素推陈出新,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