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慧,宁晓明,陈锐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佛山 528318]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该疾病发病率进一步提高[1]。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脂肪、糖分等物质代谢的异常与该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该疾病,患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2]。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主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最高可达30%左右,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发生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上升[3]。已有的临床研究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原因,但多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均认为氧化应激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通过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改善患者营养神经及循环状态等方法进行治疗,这虽然能够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长期来看缺乏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近些年来开始使用依帕司他等新型药物治疗该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依帕司他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掷骰子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8~73岁,平均(62.34±3.39)岁;病程1~9年,平均(4.46±1.28)年;男19例,女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0~72岁,平均(63.07±3.41)岁;病程1~8年,平均(4.32±1.22)年;男17例,女15例。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诊疗规范》中规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心肺肝肾严重疾病者;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④孕妇或哺乳期患者;⑤对依帕司他过敏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糖、控制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甲钴胺(国药准字H20143107)进行温水口服治疗,3次/d,500 μg/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钴胺(生产厂家、用法用量均与对照组同)与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依帕司他(国药准字H20050893)进行温水口服治疗,3次/d,50 mg/次。两组患者均按照本组服药方法与剂量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服药治疗1个月后基本消除患者下肢疼痛等临床症状,且明显改善患者跟膝腱反射或恢复正常,同时主要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s以上;有效:服药治疗1个月后明显缓解患者下肢疼痛等临床症状,且患者跟膝腱反射有所改善,同时主要神经传导速度提高2m/s以上但低于5m/s;无效:服药治疗1个月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或病情进一步恶化加重[5]。②检测方法: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丹麦维迪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量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ensory nerveconduction velocity,SCV)。③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近些年来糖尿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的改变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该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发病后一般需要终身治疗,同时还要对日常饮食进行严格控制,使机体血糖水平尽可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6]。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延长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而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就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变,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往往表现出比较复杂的临床特点,其中以神经功能损伤及炎性反应最为常见。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7]。目前临床上尚无确切疗法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相关药物通过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于患者病程的进展均无法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8]。本研究中使用的甲钴胺是一种常用的营养神经药物,目前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该药物含有内源性维生素B12能够使神经元传导作用得到有效改善。甲钴胺中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后能够通过与神经元细胞器结合促进脊髓神经元与脑细胞合成胸腺嘧啶核苷,使轴突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避免轴突发生突变,从而使机体受到损害的神经组织的恢复进一步加快[9]。
另外,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始末均伴随有明显的炎性反应,但是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并不十分重视控制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升高会使机体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使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等,进而使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10]。因此,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其炎性反应进行有效控制,使炎性因子的表达最大程度地降低。另外,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一种多元醇通路,其一方面会使患者血糖升高,另一方面还会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而依帕司他是近年来一种应用广泛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该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对多元醇通路中葡萄糖向山梨醇的转化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将多元醇通路阻断,使机体内山梨醇水平逐渐降低,进而使患者的高血糖状况得到有效缓解[11]。与此同时,依帕司他还能够使患者内皮细胞中的CO浓度提高,增加谷胱甘肽含量,从而使患者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并使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最终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治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在使用甲钴胺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CRP、TNF-α、IL-6是临床上对机体是否出现炎性反应进行有效判断的关键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联合使用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元醇通路中的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导致机体山梨醇水平不断升高,并最终引发机体应激反应,从而使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而依帕司他作为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对其机体醛糖还原酶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从而避免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进而使患者血清中的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依帕司他并不会明显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依帕司他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且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