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凯茵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23)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类新型信息服务、文化体验层出不穷,在行业竞争下图书馆传统服务的优势不再突出。图书馆服务要面向新环境、适应新需求,基于用户研究进行科学、高质量、可持续的创新,设计思维为其提供了新观点、新工具和新方法。设计思维最早提炼自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吸收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坚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具备将问题视作机遇的乐观精神。作为一种创新方法,设计思维聚合了多种有效创新工具与方法,融入一套循环迭代的流程,有助于为不同行业和场景寻求各类复杂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进入21世纪后被广泛应用在商业、教育等领域,指导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设计。2008年美国图书馆学学者Steven Bell 的研究推动了欧美图书馆界认识与关注设计思维。随着由美国IDEO 公司与芝加哥、奥尔胡斯两家公共图书馆合作编写的《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for Libraries)(下称《思维》)2016 年进入中国学者盛卿的研究视野、同年由广州图书馆翻译为中文出版,国内图情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显著增加,并对《思维》一书及其网站进行了多次引用。国内图书馆逐渐意识到,设计思维适用于图书馆不同层面的创新,有助于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开展,从硬件到软件、从建筑到环境、从空间到服务、从服务流程到业务流程[1]。设计思维打破传统的图书馆思维方式与工作模式,突出“换位思考”“形象表达”“合作创新”3大要素[2],即从用户角度考察用户的感受和需求,利用形象表达促进合作、激发联想、深化设计,基于差异化的团队协同设计、机构共赢合作。发挥设计思维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解决服务中的问题,提供更佳的服务体验,带来图书馆服务水平及社会价值的提升。
有关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赖晓云和柯平提到了2种类型:一是改进现有的服务,包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服务增值或创新附加值;二是开创性增加新服务,包括新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和服务市场[3-4]。国内图情领域对设计思维的研究屡次提及与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关联。经概括,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2类:第一,设计思维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法论研究。陈超认为图书馆需要设计思维的工具、流程,图书馆人需要设计思维,图书馆从空间到服务、从服务流程到业务流程都需要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实现[1]。盛卿针对《思维》一书分析认为,设计思维应用流程为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和体验优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向和建议[2]。邵雪从内涵、必要性、环境、时机、主客体、策略6个角度分析设计思维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本土化问题,建议利用设计思维开拓图书馆服务创新[5]。第二,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实践研究。陈信和柯平通过欧美图书馆运用设计思维进行服务等设计的案例,论述我国图书馆也应该自觉运用设计思维创新服务[6]。在提升图书馆现有服务的层面,刘小凤通过实践论证设计思维有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创新[7]。赵璨璨探索将设计思维融入高校图书馆读书活动,验证对读者参与度和成就感的提升效果[8]。王慧敏和丁如江指出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可以在设计思维框架下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技能三个方向创新,增加嵌入式学科服务深度[9]。而在拓展图书馆新服务的层面,陈欣、蒋莹聚焦图书馆创客空间新型服务,分别研究运用设计思维提高创客空间服务效益的方案[10]、提出基于设计思维的公共图书馆创客教育模式[11]。
虽然设计思维在图情领域引发了一定关注,但中国现有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图书馆运用设计思维的学术探索主要针对方法论的理论层面以及具体服务的微观层面,从实际形势与系统观点出发的讨论比较少见;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以案例分析为多。对设计思维方法批判不足,对其争议热点和不同观点缺乏介绍和辩论。在学习和借鉴欧美经验的同时,设计思维在中国图书馆应用策略的分析还存在较大的讨论空间。因此,本文采用SWOT 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设计思维在中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等形势分析,结合国内图书馆设计思维应用现有实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本土应用策略建议,为图书馆有效运用设计思维提升现有服务、拓展新服务提供参考。
SWOT 分析法通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外部威胁(Threats)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为分析对象组合制定最佳发展战略提供参考。SWOT 分析法作为常用于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有助于组织制订相应的战略,利用外部机遇和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的影响,消除内部劣势。在图情领域,从1995 年引入SWOT分析法开始,使用该分析法开展的研究不断增长,常见于竞争情报、信息服务、馆员队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营销、图书编目[12]以及制定图书馆规划[13-14]等多个研究主题。图书馆服务作为一个系统,既有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外层环境,也存在行业和事业发展的内层环境[3]。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本文以SWOT 分析法4 个维度为框架,以相关文献资料、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设计思维在中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所具备的条件与短板,识别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旨在为图书馆结合实际制订设计思维应用策略提供参考。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趋势特点与设计思维的内涵不谋而合,为其应用营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对需求分析的重视、多主体参与的模式、鼓励协同创新的制度设计、创新常态化等。按其重要性依次分析如下。
2.1.1 对需求分析的重视
图书馆早在21 世纪初已认识到,“以人为本”是服务创新的基础[15],服务应根据需求的发展而变化,服务创新要针对快速增长的读者需求,重视对用户需求心理和需求特征的研究[3]。这一共识为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奠定了观念的基础。设计思维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以用户的行为、感受和意见为导向,其流程的主要阶段也离不开与用户的紧密沟通:在灵感期,为准确定义具体问题,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明确用户的需求;在迭代期,为修正、改进方案,也邀请用户参与原型测试、体验方案实际效果。
2.1.2 多主体参与的模式
面对日趋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日趋复杂的技术环境,图书馆服务创新主体由图书馆单一主体向多主体化发展,用户、供应商、合作者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的情况越来越多[16-17]。这种多主体参与的模式为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的应用带来不同参与主体,有助催化设计思维应用中的思想碰撞。为保障想法与创意的多样化,设计思维往往寻求团队多元化构成,因为具备不同工作方式、个性以及喜好的成员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有机会提出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18]。
2.1.3 鼓励协同创新的制度设计
出于服务创新的需要,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往往伴随其发生,从制度的层面有力保障服务创新发展。而创新的图书馆制度设计,也能为设计思维的应用营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各部门分工协调,破除业务条块分割的局限性,有利于设计思维应用中跨部门协作、集思广益;在岗位责任制上,保障人尽其才、各尽其责,能帮助图书馆组建设计思维团队;在激励机制上,合理的考核机制能激发馆员参加设计思维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佛山图书馆2011 年提出的“项目立馆”创新理念,建立起由政府、图书馆、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图书馆业务发展决策、实施与评估的运作模式,将一定时期内的图书馆事业作为一个大项目,设立阶段性发展目标,再将目标任务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子项目,组织跨部门的团队,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预期的目标[19]。
2.1.4 创新常态化
在高质量、持续创新的要求下,创新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常态,创新意识深入人心。运用设计思维持续进行服务创新,便会成为图书馆员的自觉选择。面对世纪初社会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2000 年至2017 年,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制度、理念、技术和服务不断创新,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之城、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等加速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进程的重大创新举措[20]。近年中国图书馆的面貌也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纯提供书籍、以阅读为主的空间,而是转向空间资源的供给,打造交流和开放的空间[21]。图书馆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有助于未来进一步探索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的应用路径。
图书馆服务创新目前依然存在的固有思维与客观问题,成为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障碍,如:思维定势根深蒂固、效益优先的压力、专业人才的普遍缺乏、项目统筹不足等。按其影响程度依次分析如下。
2.2.1 思维定势根深蒂固
图书馆服务如今仍深受图书馆本位、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等思想的长期影响,也存在直接锁定目标、经验主导的一般思维惯性。与之相反,设计思维是一种用户本位的思维方式,也主张勇于开拓的开放性探索,需要灵活思考、求新求变。当图书馆服务创新引入设计思维,上述思维定势会首先令馆员对设计思维新方法产生畏惧甚至抵触心理,应用中也容易停留在对设计思维表面形式的模仿或生搬硬套。2018 年一份针对美国18 岁及以上图书馆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人际问题对设计思维应用的阻碍比较大,包括对改变与团队协作的抗拒、说服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困难等[22]。
2.2.2 效益优先的压力
图书馆开展各项创新服务注重实现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优先是服务创新的原则[23]。服务创新的策划往往需要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不能简单模仿其他馆的做法、盲目求快[3]。图书馆还制定有一系列评价指标,衡量其服务成效。对效益的追求也给馆员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不利于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实现真正的创新,其作用于人的主观意识,影响程度仅次于馆员的思维定势。有别于其他创新方法,设计思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先创造大批创意而后精选,提倡庆祝失败,通过迭代不断改进;如果在应用初期只提出成本低或较可行的想法,将极大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22]。同理,图书馆员若迫于效益优先的压力,每当产生不切实际或无法达到效益的想法即先行自我否定,便会扼杀本可以激发其他潜在创意的可能。
2.2.3 专业人才的普遍缺乏
图书馆服务创新人才培育首先注重图书情报方面单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的高等教育也更注重知识传授[4]。长期忽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设计思维对于中国图书馆而言仍比较陌生,强调视觉形象表达的思维方式与大部分非设计专业的图书馆员所习惯的文字表达差异较大,馆员从认识到掌握设计思维相关技能需要长时间摸索,固有队伍中设计思维人才的缺乏,令设计思维应用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存在滞后性。
2.2.4 项目统筹不足
图书馆服务创新很多都是在自发或“不自觉”中进行的。若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也是自下而上开展,那就意味着相关资源在实践初期难以取得,也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干预,不利于正处于萌芽阶段的设计思维探索。在经费方面,专项资金缺乏加上漫长的经费审批流程,与高度灵活、快速的设计思维创新过程不相匹配。在人员分配上,由于缺乏协调与激励,难以自发组成一支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优秀团队,参与创新项目的馆员也需自行处理与既有工作之间的冲突,对项目的成效均有影响。在不同的创新项目之间,可能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或由于资源互相挤占而形成恶性竞争的关系。单个项目的进度和效果,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保障。在缺乏组织层面对各方面的统一配置下,图书馆一些急需运用设计思维创新的服务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有价值的设计思维应用项目也可能出现推进困难甚至夭折的情况。
对于有意采用设计思维推动服务创新的中国图书馆来说,从国内到国际范围内均存在一些外部有利因素,如:国内跨行业设计思维本土应用成果、良好的社会创新文化环境、支持图书馆创新的国家政策、丰富的欧美图书馆设计思维应用实践经验等。
2.3.1 欧美图书馆的实践经验
在多个要素中,欧美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的经验最为关键,直接有助于中国图书馆的设计思维实践,并能大大降低试错成本。欧美图书馆将设计思维用于服务创新的实践探索经验丰富,如:丹麦奥尔胡斯公共图书馆“转型实验室(Transformation Lab)”项目[24]、丹麦奥尔胡斯阿比分馆“热巧克力角落”新空间[25]、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游戏进行时”项目[26]、新加坡乌节路图书馆筹建[27]等。
2.3.2 国内跨行业应用成果
设计思维在国内商界、教育领域应用成果为根植于欧美文化的设计思维在中国图书馆本土应用带来重要的鼓舞与启发,也能帮助避免图书馆在服务创新应用设计思维探索中绕弯路。国内商业创新学者鲁百年融入新的商业思维模式,发展出一套“创新设计思维”,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和服务设计的问题[28];闫寒冰带领的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团队整合国际成熟的设计思维框架,研发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的设计思维方法体系,并定期开设“设计思维工作坊”培训班[29]。
2.3.3 社会创新文化环境
激励与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社会和行业支持。组织文化在图书馆自觉拥抱设计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2],而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必然受到所处国家与地方文化氛围的影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十三五”规划有关创新文化建设各项措施和成果有利于为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感召来自图书馆内外的人们投身图书馆的设计思维实践。
2.3.4 支持图书馆创新的国家政策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建议图书馆转型发展抓住此轮事业单位改革的机遇,着力于精兵简政、跨界合作、创新发展三个方面[30]。《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保障法》在政策层面确立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十三五”规划也要求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而设计思维由于提升图书馆馆员能力、鼓励社区参与、着眼于细分需求的微创新[2]等特征,恰恰符合国家对图书馆专业化、社会化、精准化发展的要求;国家相关指导意见与法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应用设计思维的探索。
尽管各项经验成果与所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创新服务带来了机遇,然而现阶段多方面威胁亦不容忽视:在资源层面,国内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图书馆设计思维专业教育资源匮乏;在理论层面,设计思维理论体系建设尚未成熟;在操作层面,还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按其影响程度依次分析如下。
2.4.1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
世界范围内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对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冲击最大的外部因素。以面对面团队协作、用户访谈为特点的工作坊是设计思维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然而,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的新冠肺炎病毒,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与人共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31]。图书馆开展设计思维工作坊不仅在客观上受到一定约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人们参与设计思维工作坊主观上也存在防御心理,不利于营造火热的交流氛围。此外,欧美严峻的疫情形势也影响了以研修班、研讨会为载体的设计思维国际经验交流。
2.4.2 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外部阻力而言,经济能力弱是“死症”,因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往往包含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4]。美国调查研究发现,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的不利条件最为显著的是时间与预算的限制[22],而时间与经费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国家对公共文化的经费投入不足。因此,中国公共文化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主体单一等问题[32],从根源上限制图书馆持续支持设计思维应用在服务创新项目,尤其为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应用设计思维开展服务创新带来不少困难。
2.4.3 设计思维理论建设尚未完善
尚不完善的图书馆设计思维理论也为其应用在服务创新带来挑战。近年欧美社会对设计思维提出反思与质疑,称其存在“建构崩溃”(construct collapse)的风险[33]、本质是趋于保守而非创新[34]、是一场“失败的实验”[35],说明设计思维理论中部分问题有待厘清。美国图书馆联盟(ALA)出版的“图书馆未来系列”丛书之一《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也批判设计思维缺失了设计中的批评与反思,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图书馆发展而言仍不足够[36]。加之中国图书馆设计思维应用在服务创新方面实践不多,对设计思维的理论缺乏足够的实践论证,也为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应用留下一些有待探索的课题。
2.4.4 图书馆设计思维教育资源匮乏
国内适用于图书馆设计思维的专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令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存在困难。院校对图情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设计思维教育,社会上现有的设计思维培训课程主要面向企业、学校等图书馆以外的领域,其中成熟的商业课程还收取高昂的培训费。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源自欧美的经验大部分原文是英语,受制于外语能力水平、语言文化差异,馆员通过间接资料学习经验容易产生认知滞后、理解障碍等问题。
当前国内图书馆对设计思维的应用实践仍不多见。在公共图书馆领域,主要以2019年“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研修班、广州图书馆创客空间等项目为代表;在高校图书馆领域,设计思维主要被应用于读者信息素养提升、读书活动等实践。通过分析可见,国内相关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形势分析的部分因素,如国内图书馆对需求分析的重视、思维定势根深蒂固、设计思维专业人才的普遍缺乏、欧美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图书馆设计思维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实践带来的启示也为下一步策略分析提供参考。
为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2019 年主办了国内首个“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研修班,面向全国20多个公共图书馆的80余名业务骨干,采取工作坊和主题演讲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内外设计思维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社会机构的导师指导教学,其中工作坊课程主要由丹麦奥尔胡斯图书馆专家参照其设计思维实践模式策划设计。该研修班首先验证了设计思维给图书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带来启发,尤其对读者需求的体察、对集体智慧的激发,值得中国图书馆推广[37]。同时,实践加深了图书馆馆员对设计思维的认识[37],唤起了国内图书馆推广使用设计思维的意愿[38]。另一方面,研修班实践也揭示了在国内应用设计思维的难点:从区县馆的角度存在项目实施、人力不足以及本土图书馆成功案例较少、本土教材缺乏等问题[37];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则缺乏国内师资力量、西方教学模式的陌生感、对参训者要求较高、组织协调难度大等[38];本地图书馆馆员尚未建立起应用和推广设计思维的坚定信心,对其态度仍然保持观望[10]。
根据开班前向报名参训者所在图书馆发放并收回的11 份有效问卷,其中仅有6 个图书馆表示听说过设计思维、3个图书馆表示曾尝试使用设计思维,加之《思维》一书以外暂无关于设计思维在图书馆应用的其他中文专著,由研修班和《思维》介绍的欧美图书馆设计思维应用模式是国内公共图书馆相关实践的蓝本或基础。国内图书馆馆员在研修班工作坊练习中也展现出固有的思维习惯,如:将设计思维研究问题定义为“如何利用图书馆闲置空间满足读者交流的需求”,经来自丹麦奥尔胡斯图书馆的导师提示才意识到“利用闲置空间”是从图书馆利益出发提出的想法,并未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此外,研修班后续跟踪调查也发现参训馆的设计思维应用实践案例没有显著增加。结合研修班在国内报名踊跃、培训需求旺盛的情况,反映目前图书馆设计思维专业人才的普遍缺乏,而仅凭单次研修班培训不足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并推进设计思维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
有关专家和研究学者基于研修班实践提出了以下观点与建议:(1)设计思维的应用需要持续的行动、漫长的时间以及足够的耐心[37];(2)对设计思维工具包进行提炼简化、补充说明,针对性地传达给馆员,并发挥助教的引导作用,利用角色扮演、用户访谈等方法培养馆员同理心[37];(3)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将设计思维内化、融入各自的图书馆[37];(4)在图书馆之间建立一个践行设计思维、相互联结的网络,并获得图书馆领导强有力的支持[37];(5)通过着力培养本土师资力量、循序渐进将培训常态化、授课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简入繁并注重总结和分享等方法培养馆员设计思维能力[38]。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尝试使用设计思维方法研究读者信息素养提升策略,体现设计思维能够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打开新思路,帮助图书馆立足发展的视角更好地审视和把握当前的局势进行服务创新和转型。同时,实践也启发图书馆需要持续不断迭代设计思维流程,以深化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探索无限贴近读者需求的创新策略[7]。
2017年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将设计思维方法引入读书活动策划,帮助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提高读者参与度及成就感[8]。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设计思维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存在跨领域团队的构建、合作、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以及多次原型迭代成本攀升的矛盾等困难与挑战[39]。
2019年广州图书馆的馆员在参加前述研修班后以“提高创客空间场地使用率”为试点,率先尝试运用设计思维寻求创客空间发展瓶颈的突破,带来以实践内化设计思维理念和方法、建立设计思维核心团队、实现设计思维从学到用的有效转化、加强馆际交流和资源共享、建立图书馆设计思维联盟等设计思维应用策略的启示[10]。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内外因素进行交叉对比,针对SO(优势-机会)、ST(优势-威胁)、WO(劣势-机会)、WT(劣势-威胁)四种组合分别提出与之对应的四种策略(表1)。
表1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SWOT分析和策略矩阵
为最大限度发挥内部优势、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图书馆应积极开展设计思维应用项目,持续推进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应用的实践,从大量实践中汲取经验。优先考虑将设计思维作为服务创新项目的工作模式,令设计思维成为创新的习惯。借鉴现有经验成果,大胆将设计思维融入广泛的服务创新实践,渗透在服务创新各个环节,按设计思维要求组建服务创新团队。同时,加快完善图书馆服务创新多主体参与模式的构建以及图书馆创新制度的建设。
为利用外部机遇弥补内部劣势,图书馆可以通过引进欧美图书馆实践经验、国内跨行业应用成果与人才转变图书馆思维定势、缓解效益压力的影响、培育图书馆设计思维专业人才。邀请来自欧美图书馆、国内商界和教育界的设计思维专家开展针对性指导和交流,引进跨行业专业人才,支持馆员参加跨行业的设计思维课程,组织设计思维应用案例的实地考察,将客观知识结合直观体验传播设计思维理念与方法。此外,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配置资源,加强对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应用项目的统筹。
为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建议图书馆围绕服务创新重点循序渐进,精简设计思维团队,创新协作形式,充分激发馆员创新,以规避新冠肺炎的风险、减轻经费不足的影响。如:选择服务创新关键领域为试点项目启动设计思维应用实践,探索以少量馆员为团队核心的设计思维参与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媒体新技术创新设计思维协作形式,深入挖掘馆员创新潜能与读者真实需求,最终导向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产出。面对其他外部威胁,可利用实践反哺设计思维理论重点问题的研究,鼓励图书馆员在实践中学习设计思维。
为克服内在劣势同时回避外在威胁,图书馆应当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充分调动馆员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多小的项目或任务,也可以尝试从服务创新的一点一滴开始尝试运用设计思维。鼓励馆员从更广阔的知识体系中汲取应用元素,创造促进自主学习的环境,如组织学习沙龙、加强外语培训、营造学习氛围。发挥优秀个体的引领作用,感染和引导更多馆员加入设计思维的学习与应用。做好设计思维在服务创新应用的总结与反思、经费的合理分配,以实际成效唤起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重视,吸引更多资源的导入。
本文通过SWOT 法分析了设计思维在当前中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的内部和外部形势,提出渗透型、借力型、精简型与自主型四种策略。必须认识到,无论是何种策略,都需要在持续的实践中探索与验证。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外环境随时间变化不断发展,优势与劣势、威胁与机遇都可能发生转化,需要依据实际及时辨别、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