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焦虑的前提性反思及个体应对①

2021-05-13 19:51余庆
中华家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个体情绪

余庆

当前,教育焦虑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每一位家长都或多或少地陷入焦虑的境地。事实上,教育焦虑一旦形成,就难以彻底消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抛开择校、学区房等引起焦虑的外在因素不谈,仅仅是学业焦虑就已经让家长焦头烂额,很多家庭承受着与自身经济能力不相符的教育支出,在精力上的投入更是不遗余力。教育似乎成了一个全民的竞技场,蔚为壮观。教育焦虑究竟是否理应如此?应不应该得到缓解?这些前提性问题似乎没有明确的回答。为此,有必要进行前提性反思,从中寻求个体的因应之道。

一、教育焦虑的普遍性

毫无疑问,教育焦虑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因素应该是形成教育焦虑的最主要成因。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教育焦虑主要是针对子女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的,而与之相关的品行等人格因素及身体健康、安全等并不会引起家长较高程度的焦虑。换句话说,家长主要是为孩子不确定的未来而焦虑。由未来发展引起的教育焦虑,实质上是将教育因素看成终身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通过教育投入来应对社会分配的不平等。无论是通过择校等方式选择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还是通过校外培训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都是对这一点的确认。

然而,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学校教育起初并不具备这些功能。较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英国,很大程度是出于女性进入职场后难以全身心照料子女的原因。就当下的宏观社会背景而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突出,具体表现为教育分流提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效应不断放大等。加之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已经来临,劳动力市场对文凭学历达到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对第一学历、“985”“211”等的限制。家长们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确保孩子不被过早分流的要求,并不过分。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家长都会更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参与教育。从个体的角度看,虽然教育焦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产阶层,但这些年家庭教育焦虑作为一种倾向有普遍化的趋势。广大的乡村地区家长也有一定程度的教育焦虑,母亲辞工陪读便是最好的例证。“读书无用论”早已烟消云散。或者说,教育焦虑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爱的挣扎——追求自身教育价值的无力感

历经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他们或直接从受教育经历中获益,或目睹教育在阶层流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都寄希望通过教育实现代际间的社会关系再生产,也就是希望子女从教育中获益。家长不仅努力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更是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加大了教育投入。这是家长对自身教育价值的普遍追求。与此同时,在教育资源的供给侧,伴随教育市场化的改革,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在公立学校教育之外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支配权。然而,家长在如何参与教育过程、调配教育投入方面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标准,家长并不了解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往往是通过过度主导孩子学习或尽可能多地投入来获得内心的慰藉,从而引发出追求自身教育价值的无力感,也就是普遍的焦虑情绪。

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焦虑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体验。既是情绪,就有非理性的一面。由于涉及自由选择和潜能的实现,焦虑是个体对自身独特性的最为本真的体验,这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标识出人与世界的深层的结构性关系。海德格尔直接将焦虑(“畏”)定义为人生在世的现身情态。处在焦虑情绪中的人,就会以焦虑的情绪看待世界。焦虑昭示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正是在焦虑中,人意识到自身价值的缺失,也意识到自身自由的可能性。因而,焦虑具有非理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等多重属性。

就非理性而言,教育焦虑本身就有非理性的成分,通过理性的方式,诸如增加教育投入、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等来弥补和缓解教育焦虑是难以奏效的。就现实性而言,教育焦虑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过分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就超越性而言,教育焦虑体现着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诉求,不仅是一个作为社会性存在的自我想要给孩子做些什么,更是自主追寻自身意义的“爱的挣扎”。

三、应对教育焦虑的个体进路

个体的努力难以阻挡教育焦虑的社会洪流。教育焦虑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衍生的性质。社会性的因素难以改变,但并不意味着个体在教育焦虑面前无能为力。由此,需要从个体的角度找到教育焦虑产生的根源,即社会因素在个体身上的作用机理。心理学家凯伦·霍妮将焦虑定义为一种存在于富有敌意的世界里,一个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将童年期人际关系看作是成人焦虑的形成关键。由于亲子关系是个体早年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亲子关系的失调便成了产生焦虑的直接原因。教育焦虑只是焦虑的基本情绪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这同时意味着,家长的教育焦虑会在代际间得到传承,影响孩子终身发展。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成为应对教育焦虑的首要问题。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上。沟通虽然不一定造就爱,但任何的爱都必须经过沟通的考验。缺乏沟通,任何的爱都变得可疑。诸如“鸡娃”“虎妈”现象,都是父母按照自己的價值预设,期待孩子主动符合自己的预期,毫无沟通可言。与之相应,期望过高、照顾过度等都是缺乏沟通的爱,无法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育焦虑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只要爱是真实的,沟通就不会停止。但需要注意的是,亲子关系并不是对等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育儿先育己,要想培育出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就需要健全自己的人格,与孩子共同成长。如若不能做到,就会将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陷入比较或盲从,造成亲子关系的失调甚至是敌对,不仅无益于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而且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个体情绪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情绪认同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