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MTI)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及模式探索

2021-05-13 02:38孟繁旭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硕士资源课程

孟繁旭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非遗资源,对非遗的研究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学者在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开发等议题日益关注的同时,也将关注点转向非遗资源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从宏观教育层面来看,既有非遗保护与基础教育的研究〔1〕,也有非遗在高职教育〔2〕以及地方高校教育中融合的讨论〔3-5〕。从微观的教学学科层面来看,我国目前的非遗教育主要集中在艺术学科,如冯晓娟根据学校学科教育改革和地方非遗教育的需要,尝试将非遗项目引入到艺术设计课程〔6〕;张莹莹在博士论文中详细阐述了作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融入美术教育的途径〔7〕;保奕帆探索了云南数民族舞蹈这种非遗文化在《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教育》课程中的融合〔8〕。其次也有少数学者讨论了非遗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课程体系〔9〕及英语专业课堂的可行性和策略途径〔10〕。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非遗外宣翻译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对提高我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我国各省市地方非遗申报和立项项目的增加,各地学者陆续依托相关地方课题项目,对当地的非遗翻译进行研究:曾衍文对我国非遗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研究层次和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的非遗翻译研究有七成以上是针对某个地区的非遗开展针对性的翻译研究,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研究的重点内容来看,学者们初期的研究主要围绕非遗翻译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理论性的探讨,随后的研究则从多角度基于不同的翻译理论讨论特定非遗项目的翻译策略,研究为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献策献力〔11〕。但这些研究者中高校外语教师为主要的研究群体,且研究行为多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展开,较少能够将研究成果和经验活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与翻译人才的培养实践中,研究成果的推广有待深入探索。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自2007年批准设立以来,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与国外的翻译硕士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12〕。各院校目前的翻译硕士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大多依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13〕,但由于对指导方案的解读过于死板,课程设置缺少灵活的取舍与创新,没有根据各自的区域环境、传统优势等特点构建动态的课程模块。〔14〕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在分析非遗文化的特征及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具体融合模式。

1 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1 非遗翻译的特点及对译者的要求

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非遗文本的多样性体现在既有历史考古类文本,又涵盖人文景观类和文化习俗等多种类型的文本。非遗文本的复杂性在于非遗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根植于经过历史沉淀的民族文化中,非遗文本既有文化翻译的灵活性,也有史料翻译的严谨性,同时非遗文本也不像科技翻译那样专业性强,更比不上文学翻译的高美学性。

非遗文本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给翻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性,要求译员必须深谙两种文化知识,熟知非遗文本所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概念。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较强的翻译技能。这种高标准的译员要求不是普通的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的,需要有较强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的特殊人才。2007年,经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翻译专业硕士学位设置,为我国培养能在各个领域完成翻译任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铺设了一条新路,也使得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翻译人才成为可能。

1.2 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特征

2011年,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指导方案》进行了修订,对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不难发现其动态性特征。

第一,从培养目标层面来看,《指导方案》中指出翻译硕士的培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口、笔译人才。指导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才培养需要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一致,具有动态的适应性。

第二,从培养方式角度来看,《指导方案》中指出翻译硕士的培养可以采用实践研讨式和项目式授课方式,运用实验室或是计算机辅助实验室加强翻译技能训练,同时重视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及现场实践环节。在导师的选用上允许双导师制,鼓励吸收有资深翻译经验的译员参加培养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赋予了翻译硕士培养体系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

第三,在课程设置层面,《指导方案》在列出口、笔译专业的各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为各培养单位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指出各院校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校的办学特色自行设置若干门特色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特色选修课的设置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绝对静止的,既应考虑培养院校优势专业的特色,又应体现培养院校所处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14〕。课程设置上的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得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特征更加显著,也为各院校和地方的特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创造了可能性并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第四,在考核评价方面,《指导方案》中强调翻译硕士的人才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考核形式更具多元性,强调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除了翻译研究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反映学术能力的评价外,还包括校外实践过程中反映出的职业素养能力评价,考核内容更接地气,更显实用价值。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翻译成果的量化考核,真正意义上向过程性评价转向。在专业质量标准制定时,各培养院校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评价标准。

非遗翻译自身的特点要求译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这正与我国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相适应。翻译硕士的培养不同与传统的学术硕士的培养,其培养体系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易于吸收地方的特色资源,使得地方的活态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2 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立体化模式

在对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将重点讨论翻译硕士人才培养吸收地方非遗资源的“产学研”立体化模式。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地方非遗翻译产业”、“地方非遗翻译教学”和“地方非遗翻译研究”。其中“地方非遗翻译研究”是基础,支撑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而“地方非遗翻译产业”和“地方非遗翻译教学”两个要素又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具体说来,地方非遗资源翻译人才和技术需求传导给翻译教学的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又输送给翻译产业进行检验;对地方非遗翻译的研究为翻译教学和翻译产业的融合提供指导和指明方向。在实施策略方面:地方非遗翻译教学可以从MTI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探索融合的途径和策略;地方非遗翻译产业与MTI培养的融合则可以通过建设地方非遗资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地方非遗翻译理论、技术方法是地方非遗翻译研究的最主要内容。该立体化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产学研”立体化模式

2.1 探索地方非遗翻译理论和策略

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翻译的研究不仅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构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而且丰富我国的翻译理论,充实翻译人才培养内容。目前国内有众多研究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非遗资源进行翻译研究,探索非遗文本的翻译策略。例如王燕在论文中针对无锡非遗翻译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无锡的非遗文本翻译可以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编译策略、语用等效翻译策略、“释+译”并举翻译策略等〔16〕。这些研究成果中的翻译案例、翻译技巧策略等研究成果均可以被课程教师合理引用到课堂教学。此外在翻译硕士的人才培养中学校还可以鼓励支持翻译硕士导师结合地方非遗资源申报研究课题,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多名翻硕导师就对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深度调研,整理出详细的中文文本,组建团队进行非遗翻译实践,在实践中凝练非遗翻译的理论和策略,成功获批省部级课题两项,完成译著两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非遗翻译产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非遗翻译教学的内容和资源。

2.2 将非遗翻译融入课程设置

地方非遗资源作为地方的特色资源,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地方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也需要地方培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因此开设《非遗翻译》课程也是明智之举。在《非遗翻译》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够掌握翻译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同时培育学生中国文化传播的使命感。中国形象和中国话语权的重构需要形成强大的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翻译硕士教学则需要构建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与中国文化主题三者一体化的翻译硕士教学体系,但目前的翻译硕士教学中中国文化主题的涉入较为匮乏〔16〕。兼具民族性和文化性的非遗文本则可以为翻译硕士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中国文化主题翻译实例。

在翻译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必不可少的课堂翻译教学,课外翻译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培养的另一条有效途径便是在课程设置中增设“非遗翻译工作坊”,即运用翻译工作坊活动,培养单位结合地方非遗资源组建非遗翻译工作坊,并以此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平台。在翻译工作坊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与相关教师一同参与,共同分配任务,查找资料,收集整理非遗文化文本,建立非遗术语库,起草译文,同时通过协作讨论,挖掘适宜的非遗翻译策略,并将非遗翻译语料整理成档,为地方非遗翻译语料库建设贡献语料素材。非遗翻译工作坊不仅有利于翻译硕士研究生进行翻译实践,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学者在非遗翻译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体现我国非遗翻译特色的理论,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2.3 建设校外非遗翻译实训基地

非遗翻译是我国文化外宣翻译的一部分,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形象的建立与中国声音的传递,因此非遗翻译应特别需要关注译文的传播效果、目的与读者的认可度。目前我国地方非遗翻译的译文主要应用在各大地方博物馆讲解介绍,剧院和旅游开发项目的外宣资料中。因此,翻译硕士培养院校与地方博物馆、国际旅行社等机构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基于非遗翻译项目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机构的实践宣传中不仅有利于检验非遗翻译译本受众的接受度和翻译效果,反拨课堂翻译教学,而且地方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文化信息的外宣翻译也将成为地方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推动地方非遗文化迈向国际市场,并通过与校外实训机构的合作,实现高校与地方的互惠共赢。

3 结语

地方非遗资源是一个地区优秀文化的精华,是这个地区人民创造性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对地方非遗文化的外宣翻译有利于地方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可以解决地方非遗文化翻译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各地方培养单位和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地方非遗资源,合理地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好课堂教学和特色翻译工作坊等途径对地方非遗资源进行翻译实践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我国非遗文化翻译的策略和理论,同时积极与政府机构和旅游企业等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合作平台检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果,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进程中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真正实现高校与地方的互惠互赢。

猜你喜欢
硕士资源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我给资源分分类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