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舒娴,陈嘉怡,黄文伶,熊国栋,汪莉
(1.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广西 南宁 530031;2.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五象医院ICU,广西 南宁 530031;3.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 南宁 530031)
基于目前我院急性卒中患者门急诊量的现状,为打造特色的“多学科并联的卒中救护模式”,推进高级卒中中心的运行,2018年6月我院正式设立了卒中急救护士岗位,同时就卒中急救护士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都做出详细实施方案计划和规定。经过2年的实践,至今已培养了有资质的脑卒中急救护士12名,并取得显著成效。卒中急救护士通过在急诊接诊卒中患者后全程协调、跟随协助完成介入治疗前期工作的一站式救护,促进院内卒中救护模式多环节无缝衔接的实施。本研究通过访谈脑卒中急救护士,了解其岗位管理模式的工作体验,为进一步完善脑卒中急救护士管理模式,促进卒中专科护理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12名卒中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在研究时间段在本院急诊科担任卒中急救护士半年以上;②记忆力正常、无精神病史等特殊情况,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完成深度访谈;③自愿参加,配合本研究者。访谈以获得受访者最大信息为准,方可结束。12名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其中,男性4人,女性8人;年龄24~39岁,平均(30.75±4.45)岁;工龄3~16年,平均(8.25±4.33)年;文化程度:大专3人,本科9人;职称:护士4人,护师5人,主管护师3人;婚姻状况:未婚5人,已婚7人;担任卒中急救护士时间1~2年,平均(1.75±0.45)年。
表1 受访卒中急救护士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访谈提纲 查阅国内外文献[6-8],根据现有文献查阅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形成初拟访谈的提纲,然后经过对在我院急诊科3名卒中急救护士进行预访谈后,再次修订采访问题,最后拟定了采访提纲:①您认为卒中急救护士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承担哪些角色?②您认为卒中急救护士与其他护士工作岗位胜任能力方面有什么区别?您认为作为一名卒中急救护士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您认为作为一名卒中急救的护士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③您认为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能体现卒中急救护士专业性和价值感的有哪些方面?④您作为卒中急救护士有哪些经历?感受如何?⑤请您回忆在卒中急救工作中让您最有成就感的1~2件事?您认为在这些事件中什么原因让您做得这么出色?⑥介绍您认为在卒中急救工作中最失败或最不顺利的1~2 件事?请分析失败的原因?⑦您对当前卒中急救护士的角色还有哪些看法?⑧作为脑卒中急救护士对您个人、家庭、生活有什么影响?⑨您对卒中急救护士角色的发展有什么建议?⑩作为卒中急救护士,您遇到什么困难,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1.2.2 资料收集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根据实际情境对整个访谈流程如提问的方式,提问的顺序等做出相应的调整。访谈前,对访谈对象说明目的、意义、所需时间,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并就全程录音征得知情同意,承诺受访者对其访谈资料信息进行保密。访谈在相对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进行,确保环境和访谈过程的隐私性。通过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收集受访卒中急救护士的真实岗位体验,全程对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注意观察访谈对象的语音语调、肢体举动与面部表情变化,耐心仔细倾听并及时记录信息,鼓励患者充分表达。个案采用N1、N2、N3等进行编码,访谈时间为30~45 min。
1.2.3 资料分析 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9]来对资料进行分析:①24 h内将访谈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内容word版,反复仔细阅读访谈记录,并结合现场笔记充分熟悉资料;②提取文本中与研究问题吻合的有意义的、反复出现的重要观点短语、句子和陈述信息进行标记;③对高频短语或观点进行反复推敲,然后归纳、编码、构建意义单元;④编码观点反思,汲取内涵,整合观点,提炼主题;⑤将每个主题联系到研究对象的原始描述,对每个主题写出全面、详细的定义和描述;⑥总结归纳,陈述本质性结构,升华主题;⑦资料整理后将主题内容和结构返回给访谈者求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经过整理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归纳了3个主题,每个主题还有多个副主题:
2.1 主题一:岗位带来积极的成长与收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将促进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教学模式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在幼儿园信息化教学中,课件制作与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使用是幼儿教师日常教学中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与反思涉及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是决定教育信息化应用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与分析。
2.1.1 个人能力的提高 卒中患者病情变化迅速且凶险,卒中救治争分夺秒。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要求在具备丰富神经专科知识(快速准确识别卒中患者、静脉置管、抽血、遵医嘱给溶栓药等)的基础上,同时掌握急诊急救技能和协调各环节、多学科卒中急救团队的能力[10]。受访者都表示,岗位经历对卒中专业知识和个人业务能力有很大的提高:①N3:卒中急救护士需要经过专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急救流程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考核之后才能上岗;②N7:相比于普通的护士,卒中急救护士多掌握了一项急救技能,对于个人能力上是有了很大的提升;③N11:卒中急救护士具备专业的卒中急救知识和技能,救治卒中病人的能力要比普通护士强得多;④N12:现在脑卒中病人越来越多,作为卒中急救护士,在工作中接诊的卒中病人也很多,经过不断地接诊与救治卒中病人,熟能生巧,卒中病人急救技能、各个环节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2.1.2 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卒中急救护士负责全流程跟随协助完成卒中救护流程,以在急诊接诊卒中患者为起点,以转入卒中单元为终点,全面负责卒中患者的接诊、分诊、救治、检查、转运等工作,其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患者、家属、多学科救治团队及医院层面的认可。受访者都有表示,在岗位工作中充满了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动力,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①N2:作为一名卒中急救护士,掌握了卒中急救知识,具备卒中患者救治能力,这相较普通护士而言,更加多了一份成就感与自豪感;②N6:我们通过自己的急救技术和能力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争取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比自豪的;③N10:职业价值感就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卒中急救护士这一角色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推动了科室的发展,也帮助提高医院整体的救治水平;④N11:掌握了卒中知识后,能给自己的家人提供了专业的帮助、专业的救治渠道和医疗资源。
2.1.3 促进卒中急救专科的发展、提升影响力 卒中急救护士是卒中急救团队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属于复合型专科人才,其职业发展和定位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提高卒中急救效果,改善患者结局,助力卒中中心良性运转,促进脑卒中护理专业化,对患者、医院和学科发展多方都有正向积极的影响力[11]。①N1:我们卒中急救护士,具备快速分辨、快速处置卒中病人的能力,同时还担任溶栓护士、放射科护士的一个角色,在卒中患者救治的全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②N7:卒中急救护士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卒中急救护士这个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我们的急救流程顺畅很多、时间压缩很多;③N9:可以明显感受到,卒中急救护士给卒中急救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④N11:由卒中护士负责这个卒中病人,就减少了责任推脱,或者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急救工作也有统筹性;⑤N12:卒中急救护士这一岗位的设置,极大缩短了卒中急救流程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这不仅为患者争取到更多机会,也推动医院卒中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2 主题二:面临的负面压力与困难
2.2.1 卒中急救工作风险和负荷压力大 卒中急救不同于其他急症、急诊问题,卒中救治有明确的时间窗要求,急救工作分秒必争,对卒中急救护士要求有很高的专科职业素质,要反应敏捷、动作麻利、观察细致、处事镇定,对患者态度和蔼,也承受了一定的工作风险和心理压力。①N3: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迅速、准确的急救处理对于患者来说十分关键,这对我们的救治能力也是一个挑战;②N5:卒中急救护士要具备专业的救治知识和技能,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时间,争取机会,要在时间窗内的完成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③N9:作为卒中急救护士,需要快速分辨卒中患者后建立起绿色通道,走卒中急救流程,这个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多耽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专科知识和救治能力;④N10:卒中急救护士除了要有专科的救治能力,在出色完成救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患者和家属。
2.2.2 个别脑卒中急救步骤质量控制指标执行困难 所有的受访者都提到了对于卒中急救环节指标中的“护士分诊时间到血标本采集时间要求在5 min内”和“患者抵达医院时间到患者完成CT检查离开CT室时间要求在30 min内”的完成总是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解释的理由有:①医生开急查采血单据需要时间;②送血路上会需要消耗时间;③有时候CT室会正在为别的病情紧急、也需要做CT检查的患者服务,过程无法中断,影响之后卒中患者的CT检查;④基本可以完成的时候,是需要多人(急诊其他抢救护士)一起参与和帮忙。①N2:流程上要求护士在5 min内采集血标本,这个是比较难执行的;②N3:流程内规定抽血5 min内完成,但是忽略了送检过程中的耗时,这个环节在质量评价中出现问题较多,对整个流程影响也比较大;③N6:流程上就是5 min内抽血完成这个环节执行不到位,其中就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在规定之内完成,比如医生开单、医生谈话、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血标本送检需要一定的时间;④N8:假如CT室正好在为其他急危重症患者做检查,我们需要等待,这个环节就会消耗一些时间;⑤N10:卒中急救这个流程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单靠一名卒中护士是很难完成的,往往需要其他护士协助才能按时间节点完成。
2.2.3 特殊情况下人手不足的经历 卒中患者是由卒中急救护士来专人负责急救护理工作,但偶尔也会遇到在岗的急救护士人数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实在忙不过来、需要启动其他卒中急救应急人员的时候。例如遇上同时有两名卒中患者(或者一位卒中患者,另外还有其他内科病种的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差不多同时抵达医院,之前提到的卒中急救质控指标的实现和完成会变得更加困难。①N5:现在卒中病人越来越多,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同时来两名卒中患者的情况,这个时候单靠一名卒中护士是忙不过来的;②N6:卒中急救护士是从急诊科护士中培养、筛选出来的,承担急诊专科护士和卒中急救护士双重角色,除了负责卒中病人的急救工作,也需要承担起其他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这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相互冲突的时候;③N9:作为卒中急救护士,我比较害怕遇到同时来两个卒中患者的情况,因为我一个人没有办法同时处理两名卒中患者,需要另一名卒中急救护士或者急诊科其他护士的协助。
2.2.4 卒中急救质控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本院卒中急救质控评价体系单一,即以是否完成质控指标所用的时间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①N3:评价卒中急救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时间,但整个急救流程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导致我们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操作,评价中忽略了这一点;②N3: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表明,部分操作是很难在流程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尤其是5 min内完成抽血,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节点,或者可以将部分操作的时间打包整合,我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几项操作就行了,至于每项操作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多变;③N4:评价卒中急救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时间,但整个急救流程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导致我们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操作,评价中忽略了这一点;⑤N8: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表明,部分操作是很难在流程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尤其是5 min内完成抽血,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节点;⑥N9:流程是固定的,但是现场的急救是灵活多变的,部分操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建议可以将部分操作的时间打包整合,我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几项操作就行了,至于每项操作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多变。
2.3 主题三:对未来的期望和建议
2.3.1 多学科合作密切性仍需继续加强 卒中院内救治流程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医疗资源运行管理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团队之间的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各环节只有依照规范的标准化诊疗流程顺畅运转,各司其责,才有可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挽救患者生命[12]。受访者都有表示,虽然目前本院的“多学科并联的卒中救护模式”运行效果良好,但多团队、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仍可进一步继续加强。①N1:卒中急救流程的执行与运转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相互协助、相互配合,120、急诊科、神经内科、检验科、放射科、导管室每一个科室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②N5:卒中患者的救治尤其强调一个时间窗,时间对患者来说就是生命,我们救治流程上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需要各部门高度的配合才能推动这个流程顺利、迅速运转,将时间压缩至最低;③N8:在院内卒中急救工作中,各个科室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好,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提高各学科、各团队配合默契度,把握住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时间和机会。
2.3.2 奖励、待遇有待提高 我国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250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和救治量的增加,卒中急救护士的工作量、强度也相应加大[13],但是增加的劳动付出没有在绩效、奖金和评优评先等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①N2:卒中急救护士要担任起卒中患者以及其他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这相较于普通的急诊科护士来说,工作量增加了,希望可以获得相应的绩效;②N3:随着卒中病人的逐渐增多,卒中急救护士的工作量大也会随之增多,同时也需要承受多一份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荷,我希望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或绩效;③N7:卒中急救护士的价值感与自豪感存在于急救工作中,如果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卒中急救护士进行表彰,那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份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增强我们的信念感。
2.3.3 希望有更多继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随着卒中急救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卒中急救护士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持续更新。受访者有表示希望给予更多倾听交流与学习培训机会等愿望,实际工作中这方面诉求没有得到管理层足够的支持,包括提供相应资源、发展平台和继续学习的机会。①N6:作为一名卒中急救护士,需要非常扎实的专科知识和急救技能,需要与时俱进,持续更新,如果能有更多的学习的机会或者平台,对于卒中急救护士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积极作用;②N12:我希望可以有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将更加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带回来,反哺我们的卒中急救。
3.1 为岗位和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与实践,是将卒中救治关口进一步前移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卒中急救护士作为卒中专科护士根据诊疗需求分类出的多重专科角色之一,有更多机会成为卒中专科护士。本研究中,岗位为受访者带来了许多的职业获益感体验:卒中急救岗位的经验,不仅能促进护士卒中专科知识和急救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在个人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多医务同仁、患者以及医院层面的普遍认同,提升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另外,岗位还带来了社会价值和意义,不但有利于护理人员个人的发展,更能为卒中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急救专科护理服务,促进卒中急救专科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提升行业影响力[14]。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也会面临相应的压力和困难:脑卒中发病急,疾病复杂、不稳定性使卒中急救护士面临的风险系数增高,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受访者应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况,增强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特殊情况并做到有效的风险和压力应对[15]。另一方面,管理层重视卒中急救护士在岗位管理模式中的工作感受,采取应对方式如成立科室内情绪支持互助小组分享情绪,开通相应的心理咨询通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医院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卒中急救人才培养和储备,掌握卒中急救业务能力的护理人员越多,面对同时来多个抢救患者等特殊情况也可以分担压力和更好的开展卒中急救工作。对于受访者对待遇和学习进修的期望,管理层也应给予积极的回应,在奖励和待遇、外出学习进修方面上多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学习、发展的机会,借鉴和引入更多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填补空白,提升实力。
3.2 以实践为基础,优化岗位管理和流程改进 受访者对本院“多学科并联的卒中院内救护模式”的工作效果基本都得到了高度的肯定,但是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在多团队、多学科急救合作的持续性和密切性仍有提升空间。偶尔会出现人等物、人等人、物等人、人手不足、忙不过来等特殊情况,增加了院内救治无效等待时间,导致个别脑卒中急救步骤质量控制指标执行困难。针对以是否完成质控指标所用的时间作为唯一的岗位效率评价标准的情况,管理层应赋予卒中急救护士相应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让其能在工作中积极参与或制定卒中急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提出改进护理工作方法,以调动其在流程管理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管理层的支持下,我院已成立了卒中院内救治质量控制小组,从制度上要求各环节时间节点严抓共管,支撑数据驱动的临床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多学科并联卒中救护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收集每例卒中患者溶栓、取栓治疗各个关键节点时间及存在问题,将问题反馈至各个科室。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流程优化分析会议,每周五对一周内绿色通道患者时间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分析院内救治时间和共同探讨流程持续优化方案,增进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团队成员、医疗资源的无效等待时间。相信随着流程不断地改善,卒中急救护士的岗位得到进一步优化管理,一定能够将卒中急救真真实实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隙,让更多的患者从过程中获益。
本研究从质性研究的角度探索卒中急救护士真实的岗位体验,为管理者了解岗位需求,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岗位管理方案有积极作用。目前的卒中急救护士岗位不仅能为护士个人、学科发展、医院和患者带来许多正向价值,也需要医院和管理层正视岗位中会面临的负面压力、困难以及卒中护士的期望与建议,为岗位和学科人才的培养及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进行优化岗位管理和持续流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