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秀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打造“生活化课堂”。如何立足生活,连接课堂内外,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体会到教师应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和课程资源,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构建课前、课上、课后合理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整合延续的活动网络,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主动建构,进而增长才干、感悟理念、陶冶情操、修炼品德,成为品学力行、知礼守法的人,彰显德育“让教与学根植于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核心理念和课程追求。
一、课前活动,自主探究感知生活
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起内心的思想共鸣,进而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做好感性铺垫,笔者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记录、调查统计,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并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活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精心设计调查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学生需求,激发认同感;其次要耐心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探究生活,遇到问题与老师、同学共研共思,通力解决;此外还要用心指导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增强层次性和激励性。
比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前,笔者设计了“浪费行为小侦探”专项活动,请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各种浪费现象,然后组成各个“侦察小队”,结合教材内容,调查研究浪费行为的表现、危害、成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如可以采用观察、采访录像、图书馆或网上查资料等调查方法;要注意安全,做好记录等。学生们的调查报告加入了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汇报内容也比较翔实准确。
二、课上活动,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知识技能为引领,精心设计具有直观性、趣味性、情境性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扎实有效、灵动智慧的生活化课堂,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却蕴含人生哲理的课堂活动中触发内心共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增强法治观念,成就最棒的自己。
1. 故事演讲,寓教于理
讲故事是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的教学形式。笔者经常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深入浅出地启发孩子们感悟道理、获取知识。而演讲活动又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演讲台上谈理想”“民族英雄故事会”两个活动,把“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主题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间让孩子们树立远大志向,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涵养了家国情怀。
2. 模拟表演,知行合一
小学生思维活跃且具有表现力,笔者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了合作交流、自导自演、分角色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氛围其乐融融,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比如,执教四年级上册“生活离不开他们”时,笔者请学生转换角色,互动模拟厨师、消防员、空中乘务员等各类角色,体验各行各业工作的艰辛,深刻体会劳动者的平凡和伟大。又如,执教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做个戒毒宣传员”活动,学生通过转换角色宣传演讲,初步树立吸烟、喝酒、吸毒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懂得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3. 辩证交流,知法明理
语言表达是思想的载体。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小组辩论会、情境采访等趣味盎然的互动交流活动,让大家积极投入,活跃思维,加深理解。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叔叔阿姨辛苦了”一课时,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问题举行辩论赛:“生活中的每件物品都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这些劳动者中,你认为谁的工作最重要?”根据每个人所持的观点,学生们被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持同一观点的学生坐在一起,与持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辩论。孩子们热情高涨,各执其词,慷慨激昂,精彩不断。通过辩论赛,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能力,更深深认识到每位劳动者的工作同样重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4. 游戏竞赛,趣味盎然
游戏和比赛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借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谁的朋友多”一课时,笔者设计了“照镜子”的小游戏,让学生对照镜子做“喜怒哀乐”的表情,并说说感受,从而感悟其中的道理:我怎么对待他,他就怎么对待我,交朋友也是如此。
5. 汇报展示,深化认识
孩子们在小组实践活动后,共同归纳总结研究成果,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分享展示。对成果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学生们在课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传说等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以照片、绘画、诗配画、小视频、歌曲等形式,进行小组汇报展示活动。台上积极展示,台下认真倾听,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中秋节的热闹、团圆和快乐的氛围,还使学生们主动亲近、认同和传承祖国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三、课后活动,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課堂教学是主阵地,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笔者指导学生们进行课外拓展活动,使扎实有效的课堂活动链接精彩的现实生活,让课堂所学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让爷爷奶奶开心”一课时,笔者布置了“敬老、助老表爱心”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家庭、社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实施自己的“尊老助老”计划,并持之以恒,从而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所得应用到生活中,关爱身边所有的老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美德。
生活赋予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丰富的内涵,也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精彩纷呈、生机勃勃。教师要从儿童生活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道德与法治小课堂与生活实践大社会紧密融合起来,将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推向生活,从而使学生增长才干、磨砺品行,为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五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