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钱家锋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兰州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曾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省级一等奖、甘肃省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高中历史学科组二等奖、兰州市第一届中学优质课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连续多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自201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毕业,作为首届国家公费师范生回到家乡甘肃兰州工作起,钱家锋老师始终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为学生埋下一颗人文素养的种子。
让“敦煌学”走进校园
“我从来不会拘泥于陈规和老旧思维的束缚,能创新便大胆地去创新。”钱老师在综合考量了当地地域文化优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后,开发了原创校本课程“走进敦煌学”。
“刚开始研究敦煌学,纯粹是出于自己对它的浓厚兴趣”,作为一个纯正的西北人,钱老师在就读本科时就已经关注到了充满生机、包罗万象的敦煌学,并在四年学习中不断涉猎相关内容,他还曾专程去敦煌考察参观。从教后,他以学校实施校本课为契机,“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的开发和实施也提上了日程,经过前期的系列调研和访谈,钱老师确定了两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和趣味性。既要坚持知识的严谨性,又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带领学生们“走进敦煌学”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在课程开发伊始,钱老师便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敦煌学内容广泛、复杂,大学教材又系统、理论性太强,究竟该选取哪些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更合适?在认真调研之后,钱老师决定选择以敦煌艺术和敦煌遗书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敦煌学中最具魅力的内容之一。
经历了多次修改,在兰州大学的专家教授帮助审定通过之后,一本集专业性和通俗性为一体的《走进敦煌学》校本教材终于和学生见面了。钱老师在实施中不断优化“走进敦煌学”这门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编纂校本教材,使这门特色课程朝着精品化方向不断迈进。近年来,钱老师多次邀请到兰州大学敦煌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带领学生赴敦煌莫高窟开展研学活动,实地感受敦煌艺术和敦煌学的魅力。这些探索与实践活动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走进敦煌学》校本教材在兰州市第三届校本教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在第一次校本课实施结束之后,钱老师曾做了一项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课堂体验。出乎意料的是,理论性较强的“敦煌学简介”这一部分给学生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这让钱老师认识到,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是有进一步关注、探索最新学术信息和相关理论的动力的。“走进敦煌学”校本课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传递了先进的学术信息,为学生日后在大学开展学术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同时,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渗透了家国情怀。
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文物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物质载体,博物馆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钱老师坚信,文物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博物馆就是最好的第二课堂。从教以来,他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兰州市各大博物馆,在不断实践与总结反思中,他一步步让参观博物馆走向了课程化。
以往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因为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经常成了走马观花。为了增强参观的实效性,钱老师在每次组织学生参观前,都会专门利用历史课对博物馆及其重要馆藏展品做简单介绍,同时专程去相关博物馆,提前了解馆藏特色,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走进博物馆。在一份《走进“一带一路”、探寻陇原文化—甘肃省博物馆学习任务单》中有这样一些问题:“参观完展览后,你有哪些疑惑的问题,包括文物或是相关历史?请提出一个你最感兴趣、最好奇的问题。”“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弘扬甘肃传统文化是否有更合理的建议?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当参观有了明确的目的,观展的质量就有了大幅提升。在观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解,认真做记录。博物馆真正成了大家在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学生面对展品时的好奇,聆听讲解时的专注,探究问题时的深思,都让钱老师感到组织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学生在参观后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流传下来的古乐器却没有会演奏的人”“古人是如何掌握陶器的烧制温度的”“博物馆内的文物是如何进行妥善地保存的”等,都变成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回到学校后,錢老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丰富参观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课本外的历史知识。一位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透过一块块展柜玻璃,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致的文物,更是不同时代的风华与惊艳。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那时的大街小巷,从市井风貌到朝堂皇室。一件件文物上早已不明艳的颜色、斑驳的花纹、磨平的字迹,并未使它们失去价值,因为那些都是岁月的模样、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若是没有了博物馆,我们便无法去品味过往的沧桑,亦不会知道昔人的生活方式,不会感悟历史的沧海桑田。若将千年历史比作夜空转瞬即逝的流星,博物馆便是定格流星划过的一幅画卷,让星辰的光芒永不消散。”
钱老师认为,走进博物馆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家国情怀,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
让学科素养落地生根
新学期高一第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目前所见的很多网络资料,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这样的问题引入。钱老师坦言,自己也曾经尝试过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开学第一课,但效果并没有预想得好。在他看来,新学期第一课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更要给学生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引导。于是,在2019年秋季开学的第一课上,钱老师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中,钱老师以当时热映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和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挖掘影视作品中的历史元素,提出问题:“电视剧中所呈现的中国古代唐朝历史细节,我们现代人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得知的?”“古人曾经制作或使用青铜面具、彩陶罐等我们现代人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得知的?”在此基础上,钱老师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探究“我们该如何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我们该如何运用史料准确解读历史”“我们该如何运用史料解读身边历史”等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浓厚,参与性很高,钱老师更多的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探案般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有关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渗透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第二课时中,钱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通过校史馆中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和照片资料,让学生在增强学校认同的同时,进一步学以致用,感悟史料的重要性。
这节课例后来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这样在一节节历史课上落地生根。
让历史写作铸魂育人
历史写作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生通过参与历史写作,以旁观者的视角、局内人的体验来感悟和还原身边的历史,能够明晰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与使命,同时,更能发现身边历史,探究历史真相,培养自身对史学的兴趣,训练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途径,习得历史书写规范和技巧,培养自身基本的历史写作能力。
自从教以来,钱老师每个寒假都会布置一份特别的作业:要求学生从家庭长辈的往事、 城市村落的变迁、就读中学的校史等维度切入,关注身边的亲人,深入认识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和校园,了解其中的历史故事并撰写成文。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走亲访友,寻找素材,收集资料,确定主题。在辅导学生进行历史写作的过程中,钱老师发现,很多学生既有“找故事”的敏锐、“写故事”的文采,又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证据意识,从访谈对象的选择、谈话提纲的拟定、文献的收集整理,到最后考证成文,每一步都做得颇有讲究。
在参加历史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历史的学习者,还是历史的观察者、研究者和记录者。在2020年中国社会史学会举办的第四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中,钱老师指导的学生獲全国二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1人、省级三等奖2人、省级优秀奖1人。在2020年兰州市第二届青少年学生历史写作活动中,钱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8人。
一位学生在历史写作的附录中这样写道:“历史写作为我们提供的其实是一种新的视角与责任。历史不只是选择题与材料解析,课本与应试之外,应当是一片广阔的星空,它值得我们用家国情怀和发自内心的热爱终己一生地仰望。”这样的感触让钱老师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很有意义的。让历史素养浸润学生心灵,钱老师一直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