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则“完”,“美”有千般

2021-05-12 16:18杨璇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有权墓志铭

杨璇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常想,在对完美的膜拜中捕获不完美的闪光,是否等同于在萧瑟中感知美,在虚幻中抓住真。

中国不是在完美主义的浇灌下壮大的中国,可我们却是在完美主义的牵引下成长的孩子。老祖宗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百样通不如一样精”言犹在耳,可当今一代还在为拿到一张证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鎏金薄纸片儿而焦灼,为取得6A而奔走,为荧屏前流量明星的无瑕人设而摇旗呐喊,为公众人物的所谓“污点”而义愤填膺……这样的生活得到诸如“最短木板”等理论的验证,追求完美顺理成章地成为通往光荣的众妙之门。

有的人拼命粉饰自我,有的人转身背道而驰。任正非曾介绍华为有个俄罗斯小伙,不会谈恋爱,只会做数学,到公司十几年来天天玩电脑,最终帮助华为实现了从2G到3G的突破。这个成就卓绝的俄罗斯小伙来到中国,是否会因为只钟情电脑而被诟病“垮掉的一代”?是否会因孑然一身而自惭形秽?会的。因为他的不“完”,所以不“美”。“完美”这柄光辉的圣旗,就此成为畸形价值观的守夜犬、自由之心的墓志铭。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停止因追逐完美而撕扯自我的脚步。身为一国之青年,当务之要是接受个人的不完美,与自己和解。倘若将人生建系,那么我们则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的坐标。奔跑是为了抵达更高远的区间,而不是在每个象限都发散足迹——有的人在纵轴跳得高,有的人在横轴跑得远,如此才能组成千变万化的花纹图案。唯有发掘己之所长,接受己之所短,才能充分屏蔽那些以“但是”開头的闲言碎语,找寻真正的远大前程。

个体的迥异在社会视野里,自有开阔风景。东野圭吾曾将社会比作一台构造精良、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个体都是一枚契合严密的零件——可能损坏,失灵,却不会无用,闲置。而机器需要的正是你那因“特长”而拱立的棱角,因“不完美”而支起的枢纽,而非千篇一律、百无一用的光滑表面。企业与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慕,正如“知其白而守其黑”的准则,不求完美无缺,只要独一无二,无可取代。

“人是一种力量和软弱、光明和盲目、渺小和伟大的复合体。”完美仅存在于薛定谔的世界,而世人所谓应是心无缺憾而完,坚守自我而美。

满月如盘,弦月如弓,缺月挂疏桐,各有千秋在,何图法万全?

点评

近年来出现了选拔与培养拔尖人才的趋势,这样做道理何在?本文作者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作者具有颇为深厚的阅读积累,引用恰当,“通往光荣的众妙之门”“自由之心的墓志铭”等句子化用得灵活精巧。另一方面,作者兼具生活积累与深刻洞见,第二段“为取得6A而奔走”等细节让文章真实站立在生活之上,“中国不是在完美主义的浇灌下壮大的中国,可我们却是在完美主义的牵引下成长的孩子”等句子也体现了成熟敏锐的思考。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有权墓志铭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完美是个坑
墓志铭
墓志铭
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
完美主义害死人
李有权
墓志铭
变化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