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最近的影片情节太赞,只是因为还没往前翻翻看。”倘若一不小心翻到了黑白片,那可真是爱憎分明的开始。这不,法律人的相见恨晚,就从1957年的《控方证人》开始。
“时间是唯一没有野心的批评家”,今朝的精彩早已在昨日重现!人生也好,影片也罢,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有多精彩!
影片一开始就隐约出现“不对劲”的疑惑,却无从感知那一丝吹开真相的风。只有任凭摆布,在无数个表意的空档自以为是地妄下定论。
《控方证人》讲述了一位富婆死在了自己家里,女仆控告凶手是沃尔。沃尔极力辩解,却无法拿出证据证明在那个时段没有去过富婆家。唯一可以作证的只有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但这种有利害关系的证言,是无法说服陪审团的。陪审团不会相信一个深爱丈夫的妻子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不管她如何赌咒发誓说他是无辜的都没用。
因爱生智的妻子,故意反转成为控方证人,指控沃尔就是杀人犯。就在案件铁板钉钉的关键时刻,辩护律师出示了克里斯蒂娜欺骗和沃尔重婚的证据,证据表明克里斯蒂娜和沃尔在一起的同时,还多次写信给远在德国的情夫。于是,陪审团对其证言产生了怀疑,直至证言最后被推翻。殊不知这是克里斯蒂娜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她的演技拯救了自己的丈夫,正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反向思维的逆袭,才是把陪审团带入阴沟的厉害所在。本来力求公正的陪审团在瞬间被逆袭,凸显出感性认识和现场效果的冲动,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敲响了西方陪审制度也有漏洞的警钟。
女人疯狂的爱和坚强的牺牲,幻化出冷静、睿智和机敏,情愿违背法庭誓言、出卖灵魂、失去自由;情愿做伪证,牺牲自己的形象变成一个浪荡说谎的妇人,都阻碍不了她挽救杀人嫌疑犯丈夫的决心。
沃尔的无罪释放对于辩护律师来说是莫大的光荣。可当律师发现沃尔妻子克里斯蒂娜毫不惊讶的时候,才突然明白自己上了克里斯蒂娜的当。
好戏往往在后头。当观众以为剧情结束急于离场之时,这部电影里最大的反转开始了。于是,刹那成就了永恒。
当可怜的克里斯蒂娜终于可以拥抱无罪释放的沃尔时,沃尔却不留情面地背叛,当面拥抱情人准备远走高飞。至此,克里斯蒂娜和辩护律师才终于恍然大悟。即使克里斯蒂娜的演技再高超,即使辩护律师的水平再强,也无法拯救一个真正的杀人犯。于是,妻子所有的爱恨交织在一起,终于一刀了断了虚假的爱情。
“她杀了他。”护士说。
“不,她处决了他。”律师说。
影片中精彩紧张的庭审凸显出刑辩律师交叉询问中流光溢彩的实力和有条不紊的张力。面对指控证据完整全面的境况,辩护律师还能够气定神闲、巧舌如簧,在严肃无比的庭审现场,还可以拿药片在桌子上玩起了拼图。可见,成熟而智慧的刑辩律师不单单将交叉询问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情不自禁对真相坚定不移的揭露和信心。
没有不知道,只有想不到。有时候1%的结尾颠覆了99%的叙述,从惊讶到反转,从狂欢到遗憾,从巅峰到谷底,目瞪口呆在瞬间抵达极致。
不论是表意的虚伪戏弄了庄严的法律,還是用肮脏的背叛亵渎了崇高的爱情。一切都自有定数,一切都皆有因缘。
影片中浪漫的邂逅隐藏着巨大的阴谋,爱情的谎言和陷阱只是随口而出的承诺罢了。无数的人只是带着一种迟钝的惊愕神情把自己的存在在人世间注册,在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撒手而去。
表面上看,正是法庭上这种对抗式的辩论,才使得才华横溢的辩护律师把“正义”变成了暧昧,穿上了虚伪的外衣,给恶者御寒,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但绝不能以后面的所谓结果来要求和亵渎辩护律师那为了确保每一个无辜的人不被无端刑事追究的满腔热血。那是否就因此抨击这种最大概率可以确保无辜者不受法律追究的交叉询问制度呢?
诚然,任何健全的法律制度也只是力求确保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因为人类始终是有限而狭隘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尽量减少和避免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纵使很多时候看起来释放了一些证据明显不足的“坏人”,纵使有人感叹“凶手往往就是那个最早从嫌疑犯名单中去掉的人”。但这就是司法的代价,是人性社会的基石,也是正义的根本所在。
影片情节的反转碰撞出角色感情肆意报复的快感,情理与法理在冲突中绝望。“不管真相多么丑陋,对于要找寻的人来说,它都是美丽而又新奇的。”当每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辩护律师,发觉自己被一个真正的杀人犯所欺骗,而且还被他利用脱罪的时候,或许失望的不单单是遗憾,真正的法治是建立在表面上无数个逃脱惩罚、实际上“证据不足”的根基上。因为“正义的天平也许偶有偏差,但终将回归正义”。
尼采曾感叹:“虚伪属于有强大信仰的时代。信誓旦旦而毫无罪恶感,撒谎而心安理得,是典型的现代特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方是根本。
“从生活中抽身,来影片里思考。”这部悬疑剧与情节剧的双重范本,给我们留下的究竟是警示和提醒,还是对真挚爱情上升到法律正义的崇敬与呵护?
答案在辩护律师的抉择里,答案也在每个人的心里。因为顿悟就在每一个诧异的瞬间!
影片速览
《控方证人》讲述了伦敦著名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办理的一起富婆凶杀案,凭借老道的经验,他帮与富婆关系密切、接受遗嘱的嫌疑犯沃尔洗脱罪责。但在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摘自中国法制出版社《已阅:光影中的法律与正义》 作者: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