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破前的阎锡山

2021-05-12 14:30:20
现代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陈纳德炮火阎锡山

1948年,晋中战役结束后,阎锡山收拢残兵,又将晋中各县裹胁到太原的青壮年强行入伍,一部分补充了正规军,一部分整编成28个保安团。提出要在太原进行总体战,建立所谓“战斗城”,成立总体战行动委员会,制定“战斗城”方案,目的是“巩固太原,战斗到恢复全省”。将太原一切可用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参与保卫太原,把全城男女老少一律按年龄、性别编为甲乙两支参战队。把所有的18至35岁、36至47岁的青年和壮年,分别编入甲乙两支参战队;把48至60岁的老人编入老年助战队;把13至17岁的学生编入少年助战队;把7至12岁的孩子编入儿童助战队;还把11至35岁的女性编成妇女助战队。这样,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人参战,阎把这称之为“满天星”的布置。他对部下吹牛:“一旦有事,关上大门,一齐上房,院守院,街守街,全民皆兵,共同保城卫家”。他把青壮年组成的“民卫军”(民兵)编入“铁血师”,把青年学生编入“神勇师”,推到前线抵挡解放军攻城。还号召市民捐款捐物,动员市民“舍命才能保命”“毁家才能保家”“幸生不生,怕死必死”。

在“战斗城”总动员的同时,还让其妹夫梁綖武和美驻华空军特遣队陈纳德司令的航空队疏通关系,注入股份,以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其打内战。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陈纳德的航空队18架运输机每天平均起降28架次,向太原空运粮食2500万斤,副食10万斤,子弹2500万发,炮弹10万发,以及化学弹、燃烧弹和大量其他军用物资、医药用品,占国民党其他两家航空公司总运输量的一半以上,给垂死的阎军“供了血,输了氧”,起了延缓灭亡的重要的作用;让绥靖公署副主任杨爱源长驻南京多方寻求蒋介石和李宗仁的各种援助;还想让自顾不暇的傅作义派兵来太原解围。一句话,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想生存下来。

为了表示他誓与太原共存亡的决心,1949年2月,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阎锡山学着希特勒的样子在桌子上放了500瓶毒药,门口放了一口从五台运来的棺材:“我们决心死守太原,如果失败,我就和我的军官们饮此毒药同归于尽!”“我还令侍从物色了一位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身带手枪,临危时将我打死,这个任务非日本人不能完成,我的侍卫是无勇气下手的。”总之,生不和共产党谈判,死不和共产党见面。如此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给外人和部下看的。

1949年3月29日,阎锡山接代总统李宗仁“赴京议事”的电报到南京见李后,4月11日又到奉化面蒋,对蒋介石说,太原战事紧急,拟速返并。蒋劝他说:“太原虽重要,乃国家一隅,有国家始能有太原,阎先生应该以国家为重,留京参加主持大计。”阎锡山未听蒋言,还是执意要回太原,他联系了南京政府所属的中央和中国两家航空公司,两家公司都说太原的所有机场已被解放军的炮火控制,不能飞往。又找陈纳德的航空队,也遭拒绝,但仍不甘心,再三求助好友博瑞智继续做陈纳德的工作,博说人家不愿牺牲一架飞机,阎说可购买,博说人家不愿牺牲一个飞行员,阎又要求用降落伞将其送下,博无言以对,只好避而不见。但据阎的机要秘书原馥庭和贴身侍卫士张日明证实,阎最终还是动员了一架飞机飞回到太原上空,但因太原四周炮声隆隆,仅存的一座机场完全被我军封锁,万般无奈在太原上空绕城数匝,带着无限的不甘和悲怆黯然落泪永别了他统治30多年的太原。关于阎锡山“又飞回太原”的情况,解放太原被我俘获的残留日军城野宏在其回忆录中也提到:4月中旬,阎锡山飞回太原,机场被炮火封锁,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无法降落。

阎锡山说:“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阎虽然喊的很凶,但事到临头他也不一定一条道走到黑。他的秘书长吴绍之说:“老汉喜欢人叫他不倒翁,到时候他要不走是会起义的,他不会等着做俘虏。当初看了徐向前劝他起义的信后,他‘未动声色,看来不像要与太原共存亡的样子。事情坏在李宗仁身上,请他议事的电报一来,走了之后就再没有回来。”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守城主将王靖国窥视阎心理对其左右说,太原问题将来也是政治解决。

其实,具有“远见卓识”和善于“审时度势”的阎锡山对共产党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早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就很惊异地对他的幕僚说:“看吧,赤化全世界的大祸就要来到中国”,当时一般见识的人都认为这是杞人忧天,阎讥笑他们没有远见,不识世界大势。后来,阎常常自夸其30年前的“高瞻远瞩”。阎还曾对部下说过“中国有了共产党,我几夜睡不着觉”。

1939年陕西秋林会议时,阎就觉察到“毛泽东这个人白天睡觉,晚上窑洞办公是个可怕的人物”。通过上党战役,才发现毛泽东不仅可怕而且非常可怕。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访问克难坡,在和阎座谈时说:“重庆政府是官场里腐败,战场上失败。”对蒋政权表示很不满意。阎说:“我也有同感,哎,老蒋是个败家子,他永远把中国治理不下个样子。河那边的共产党可能有希望。”陈嘉庚点头赞成。阎“反蒋无力,从蒋不甘”的情绪常常能表现出来。

1949年4月11日,阎去溪口见蒋,蒋说要重新作“五年灭共计划”,从组训青年干部开始。阎说,我看共产党只要占过3年的地方就不易收复。在太原城破之际,阎锡山也看明白了这盘棋,他说:“打是死,和是痛苦,存在是一切。”继续存在就是向共产党服输,看来,阎锡山并不是真的“要和太原共存亡”。

太原城破前夕的4月23日,远在上海的阎锡山感到败亡的结局即将到来,内心挣扎无法入眠,终于给太原主持危局的五人小组(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铃、吴绍之)发来电报:“太原守城事如果軍事上没有把握,可以政治解决。”可悲的是这份决定太原历史命运的电报,被山西省代主席梁化之隐匿,24日上午9点多他和阎慧卿服毒自杀后,才有人发现拿出,但为时已晚,解放军已攻入绥署院内。

1949年4月24日5时30分,我军1300门各型大炮,同时轰鸣,阎的700门大炮也同时呼应,中国战争史的最大炮战在太原展开,当时的炮战场面,让双方的参战人员都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一位解放军某部营长说,双方大炮对吼,那可不仅仅是“震耳欲聋”,简直是“天崩地裂”;解放军60军179师师长黄定基(原8纵临汾旅旅长)说,打了这么多年仗,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炮战;阎炮兵也被打蒙了,打傻了,惊呼“共军哪来这么强的炮火”!

四野炮一师增援太原之前,解放军的炮火明显处于劣势,处于被压制状态。号称“天下第一”的阎军炮兵猖狂至极,炮阵地随意摆放,毫无顾忌。解放战争初期,美国的武器,特别是榴弹炮等重炮还没有大规模武装“国军”,1945年,阎锡山接手了日本人大量武器(各种炮火),加上自己生产的各种火炮(炮弹),在当时,他的炮兵确实很牛,确实比中央军强大。四野炮一师到来后,拉来了大量缴获的美式大口径野炮和榴弹炮,炮火的天平迅速倾向我方,而且占了绝对优势。

攻取太原城,我军全部以火炮打开城墙作为破城手段,火炮之多,火力之强,规模之大,在解放军战争史上是没有过的。攻城的解放军炮兵列阵,每炮的距离只有8米或6米。第一线是曲射炮,摆放在外壕前沿;第二线是山炮、野炮,部署在敌阵地300米左右;第三线是野炮、榴弹炮,离打击目标1000米。这么密集、这么威猛的火炮,一开打就让阎军大惊失色,吓得屁滚尿流,弃炮而逃。总攻开始仅仅40分钟,我军就轰开小北门城墙,仅仅4小时就把红旗插到了“省政府”,彻底端了阎锡山统治了30多年的老窝。

最终,“存在主义”哲学贯穿一生的阎锡山,切实“存在”下来了,溃逃到台湾,但他的官兵却死的死、伤的伤、俘的俘、降的降。

这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必然结果。

(摘自团结出版社《解密239座太原碉堡的历史档案》 作者:吴根东)

猜你喜欢
陈纳德炮火阎锡山
阎锡山示弱
雷霆炮火
政工学刊(2022年5期)2022-05-10 05:19:42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近代史学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9:28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义勇军进行曲
诗选刊(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一秒订终身
女士(2014年7期)2014-08-01 11:14:45
陈纳德在芷江
军事历史(1994年4期)1994-08-20 07:25:10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军事历史(1994年2期)1994-08-1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