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健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16)
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高铁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变得更加重要。高铁枢纽站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课题,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协同组织[1]。高铁枢纽站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高铁枢纽站的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枢纽自身交通组织设计,也需要考虑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2],因此需要将包含周边道路的枢纽片区作为枢纽站的研究对象,对其方案进行论证。
高铁枢纽站规划设计研究方面,裴剑平等[3]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沪宁城际常州站综合客运枢纽进行交通仿真,定量分析了枢纽站机动车车流密度、乘客通道客流密度和通行能力等参数。王中岳[4]在客运中心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中引入仿真技术,并基于现状调研数据标定驾驶行为等参数,以平均车速和平均延误为评价指标,优化原设计方案。赵光华等[5]结合设计方案建立枢纽站仿真模型,以拥堵路段和节点的延误时间、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优化周边交通组织,将各种交通方式的流线干扰降至最低。麻旭东等[6]对高铁站接驳组织进行精细化建模,对周边路网和高峰时段接送客流进行仿真评价,以平均延误、平均车速和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接驳组织方案。
本文利用3d Max和VISSIM仿真软件对枢纽片区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对机动车交通运行情况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平均延误、排队长度和运行车速等指标,对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调整设计,并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宁杭高速铁路又名宁杭客运专线,是一条联系江苏省南京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全长256 km,设11站。溧水站是宁杭高速铁路的其中一站,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溧水站区位如图1所示。溧水站是南京铁路枢纽中重要区域级客运枢纽之一,辐射溧水副城、柘塘新城及周边区域,规划轨道、公交汇集,是溧水对外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图1 溧水站区位(单位:km)
溧水站通过宁杭铁路客运专线联系南京、杭州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其他节点城市。建设溧水站对促进宁杭生态经济带融合,加强宁杭、溧水-余杭合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充分利用溧水站枢纽高效的交通集散和换乘功能,枢纽内设置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城市轨道站点的设置与道路交通的梳理,加强枢纽与南部田园景区尤其是无想山、东庐山等的衔接。
根据手机信令和综合交通规划数据预测,远期宁溧间日均联系强度为24万人次,年联系强度约 8 760 万人次。根据规划,溧水站未来30 min可辐射20 km,覆盖近100万人口,宁杭高速铁路班线年发送旅客量为480万人次,市域(郊)铁路班线年发送旅客约730万人次。溧水站1 h等时圈如图2所示。
图2 溧水站1 h等时圈
在交通建筑设计中,一般遵循效率优先、枢纽运作、体验为上、综合开发等诉求。根据国内外高铁枢纽片区成熟发展经验,溧水站将打造快进快出、便捷换乘、空间分离的枢纽集疏运交通系统[7]。
设施布局方面,优化客流进出站形式和交通设施布局,减少进出站交通,避免人车交通冲突;换乘服务方面,通过完善城市轨道设施、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航站楼、公交首末站等设施,进一步提高高铁站对城市景点、重要枢纽的可达性;人车分流方面,枢纽片区通过地面地下设施分离、地面机非分离等方式实现人车分流[8-9]。
枢纽片区由周边路网和枢纽站点组成,片区区域面积约60 hm2,由交通路、溧白路、龙山路和站前路围合而成。枢纽片区整体布局示意如图3所示。
图3 枢纽片区整体布局示意
枢纽站共分为3层,包括云轨站台层、地面层和地下一层。云轨站台层主要组织公共交通;地面层以公共交通、步行为主,由云轨站厅、换乘大厅、集散广场、公交首末站、旅游集散中心、航站楼组成;地下一层以枢纽片区上落客和地下停车为主。枢纽站布局示意如图4所示。
图4 枢纽站布局示意
枢纽快速通道为双向进出,站前小循环;地块地下道路为两进两出、单向主循环和地块微循环。枢纽地下一层布设出租车、小汽车落客区和小汽车停车场,采用双侧落客、双侧进出,简化地下交通组织。枢纽站地下一层示意如图5所示。
图5 枢纽站地下一层示意
本试验仿真涉及溧水站枢纽片区交通,考虑到片区内交通组织较为复杂,此次仿真以机动车为主,评价片区地面和地下机动车道的运行服务水平[10-11]。
枢纽片区交通仿真前需要对主要交通参数进行输入和校正,包括流量数据、路径信息、车型数据、驾驶模型、期望速度分布和其他默认参数等。流量数据来源于高峰时段路网静态分配成果,车型以小汽车、出租车、公交车和货车为主,设置落客区平均停靠时间为40 s。
道路车速方面,主干路期望速度设置为40~60 km/h,次干路期望速度为30~40 km/h,支路期望速度为20~30 km/h。驾驶模型采用Wiedemann 74,以模拟城市道路驾驶行为。期望速度分布校正以现状枢纽周边实测数据为参考,进行校正调整[12-13]。仿真时长4 500 s,前900 s为模型预热时间,模型运行时间为3 600 s。
相对延误是VISSIM软件常用指标,其值为路段延误时间与行程时间比值。相对延误设置图例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相对延误设置图例情况
数据采集方面,枢纽片区地面层,在主要路段设置检测器,检测路段和节点的排队长度、平均延误和车速分布等情况,进而重点分析交叉口渠化设计、信号配时设计合理性。枢纽片区地下一层,以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导向,着重关注主要进出口车流延误时长、排队长度等,分析落客区和主要合流点、分流点原设计方案的车流运行情况[14]。
交通系统仿真是再现交通流运行规律,对交通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和优化的重要实验手段和工具。交通仿真技术已被应用到交通规划、交通设计领域,成为交通工程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
结合溧水站枢纽片区设计方案,利用3d Max软件构建片区建筑、路网三维模型,利用VISSIM软件V3DM功能模块,建立枢纽片区动态交通模型。枢纽片区地面交通模型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枢纽片区路网为“四横三纵”格局,地面动态交通模型由枢纽站、主次支路网、各类机动车(小汽车、公交车、大巴车和货车)组成,能真实模拟地面各路段、交叉口、分流合流点的车流运行情况。通过分析主要瓶颈点的延误时长、排队长度和车速分布等参数,可有效定位地面交通拥堵多发点,从而与设计方案形成正向反馈,并提出相应交通设计和交通组织改善方案[15]。
图7 枢纽片区地面交通模型
枢纽片区地下交通模型如图8所示。地下环路包括枢纽快速通道和地块地下道路,由枢纽上落客区、地块地下停车场、小汽车和出租车组成。地下动态交通模型与地面动态交通模型通过隧道口相连,两者形成联动,从而能真实有效地仿真枢纽片区地面、地下车流运行情况。
图8 枢纽片区地下交通模型
枢纽片区整体呈现“四横三纵”路网体系,为有效分析片区高峰时段机动车整体运行状况,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获取主要交叉口延误、排队长度和车速分布等数据,道路仿真情况如图9所示。
(a) 交通路-溧白路
以交通路-溧白路为例,交通路原方案和优化方案对比如图10所示。
(a) 原方案
通过对原方案进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原方案存在西出口分流合流点距离较短,西进口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交织严重,东进口直行车道数量不足,信号配时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原方案中的路段、交叉口渠化设置、信号配时和车辆运行规则进行调整优化,例如增加地面道路合流点与隧道敞口段距离、调整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位置、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和统筹分配交叉口直行、左转车道数等。优化前后交通路路段及交叉口延误对比如图11所示,西出口分流合流点、西进口及东进口拥堵明显缓解。其他交叉口优化前后延误对比如图12所示。
(a) 优化前
(a) 龙山路-溧白路优化前 (b) 龙山路-溧白路优化后
枢纽片区优化前后平均延误分布如图13所示。优化前路网存在多处瓶颈路段及交叉口,优化后,路网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a) 优化前
对主要交叉口平均延误均值进行分析,枢纽片区主要交叉口平均延误如图14所示。优化后主要交叉口整体运行良好,车均延误下降3 s左右。优化后,交通路-溧白路、交通路-站前路交叉口平均延误为35 s和22 s,服务水平均为C。站北路规划为次干路,仿真数据显示,站北路-溧白路交叉口平均延误为22 s,服务水平为C。龙山路-溧白路交叉口是站前区域主要节点,仿真数据显示,龙山路-溧白路交叉口平均延误为55 s, 服务水平为D。龙山路-站前路交叉口平均延误为19 s,服务水平维持为B。
图14 枢纽片区主要交叉口平均延误
优化前后枢纽片区运行车速分布如图15所示,优化前路网多处路段车速较低,车速维持在8~16 km/h。优化后,隧道出入口、高架出入口匝道处和其余路段运行情况基本良好,车速提升至16~32 km/h,有效证明了枢纽片区渠化设置、信号配时设置方案的合理性。
(a) 优化前
枢纽片区地下一层由地块停车场、枢纽片区上落客平台和停车场组成。枢纽片区地下一层车流运行的瓶颈点通常为隧道入口、分流点、合流点、落客区和停车场等位置。为真实有效模拟地下一层车流运行情况,结合地下道路出入口标高、关键点竖向控制和转弯半径等设置规范,验证方案的合理性。
根据仿真结果,枢纽片区地下一层存在以下问题。
(1) 地块停车场一处右转延误较大,易产生排队现象,排队上溯至临近停车场入口。
(2) 两处枢纽上落客平台处延误较大,车辆排队长度较长,对后续车流影响较大。
结合初始方案仿真结果,对地下通道和枢纽上落客平台进行优化。优化措施为:
(1) 地下通道右转瓶颈点增设1条车道。
(2) 枢纽片区地下西落客平台增设1条落客车道,内侧车道结合出租车停车场设置为出租车专用落客通道。
(3) 枢纽片区地下东落客平台由原方案单侧落客改为双侧落客,提高落客区服务效率。
优化调整后,枢纽地下一层布设出租车、小汽车落客区和小汽车停车场,采用双侧落客、双侧进出,简化地下交通组织。仿真数据显示,枢纽上落客平台车辆平均延误为50 s(含停靠时间)。高峰时期枢纽地下通道服务水平为C,可以满足枢纽机动车交通的快进快出需求。优化前后地下道路整体延误对比如图16所示,服务水平维持为B和C。
本文构建了高铁枢纽片区地面和地下精细化模型,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了动态模拟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平均延误、排队长度和运行车速等指标,对原方案进行分析调整。优化后主要交叉口整体运行良好,车均延误下降3 s左右,瓶颈段运行车速由8~16 km/h提升至16~32 km/h,枢纽地下一层上落客平台和地块停车场瓶颈点得以消除。本次VISSIM仿真实现了对原方案的正向反馈,创新研究了枢纽片区交通规划设计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a) 优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