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联合微波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GM-CSF、Lpo表达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5-12 12:35欧丽娜岳赛黎倩
关键词:胸腺微波复发率

欧丽娜,岳赛,黎倩

(1.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423000;2.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微波疗法等物理及化疗治疗措施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中较常用,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且疣体清除率较低,治疗期间患者多较痛苦,且对疣体面积及部位有高选择性,治疗周期长、易对真皮层造成损伤,加之治疗后易发生瘢痕形成、溃疡、出血等,故导致其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1-3]。临床发现,CA发病及进展与免疫功能缺陷关系密切,故疾病治疗过程中免疫调节有重要意义[4-6]。胸腺五肽为临床常用药物,可促进机体T细胞分化成熟,提升其对抗原等相关刺激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7]。此外,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脂质过氧化物(Lpo)在 CA 发生及进展中也有所参与,但临床关于微波疗法及胸腺五肽在CA中联合应用价值及对血清GM-CSF、Lpo表达影响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初次选取我院CA患者102例,探讨微波疗法及胸腺五肽治疗效果及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CA患者102例,将符合标准患者按照1∶1分配,依据就诊顺序每例患者赋予1位随机数,其中1~51号为研究组,52~102号为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2组性别、年龄、病程、疣体数目、疣体直径、疣体位置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8]中尖锐湿疣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醋酸白试验结果呈阳性;④依从性好,可按要求配合试验研究;⑤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病变;②长期采取免疫调节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③纳入研究前2周内采取手术或全身药物治疗;④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⑤过敏体质及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⑥合并其他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病变;⑦瘢痕体质;⑧既往采取心脏起搏器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微波疗法,设备选取上海维世康微波治疗仪医用电子有限公司MTC-3B型微波治疗仪,设定频率为(2 450±50)MHz、输出时间为0~100 s、输出功率为 0~100 W;皮肤消毒,疣体经利多卡因(2%)实施皮下浸润麻醉,参照疣体形状、大小,选取双极或单极辐射探头,针形探头插至疣体中央基底处,脚踏式启动定时器控制操作时间,维持3 s,疣体发生收缩、变小、变白、变硬、变暗,探头拔出,余热可造成变硬疣体炭化,经纱布轻擦祛除疣体,对疣体基底实施再次炭化,避免复发,凝固范围较疣体大约0.2 cm;涂抹金霉素眼霜,加速创面愈合,避免感染。

1.3.2 研究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胸腺五肽(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62),肌肉注射1 mg/d,共治疗4周。

1.3.3 检测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4mL,3000r/min(离心半径5 c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以美国Bio-RAD公司Bio-RAD550型酶标仪与配套试剂盒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GM-CSF及Lpo、Th1/Th2 指标[白细胞介素(IL)-10、IL-4、IL-2、干扰素(IFN)-γ]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临床疗效,病灶彻底消失,无瘢痕,皮损愈合,治疗后3个月无新病损出现为治愈;②病灶数目显著减少,疣体面积缩小>70%为显效;③病灶数目减少,疣体面积缩小30%~70%为好转;④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

总好转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9]。①统计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②统计2组治疗前后Th1/Th2指标水平。③统计2组治疗前后血清GM-CSF及Lpo表达情况。④统计2组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依据中文版CA性生活质量评定表(CECA10)评估,分值范围10~50分,分值越高越好。⑤随访1~6个月,统计疾病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例(%)表示,χ2检验,采用K-M曲线分析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P<0.05)。见表 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 治疗前2组CD3+、CD4+、CD8+、CD4+/CD8+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 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2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s)

表3 2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s)

时间组别nCD3+(%)CD4+(%)CD8+(%)CD4+/CD8+治疗前 研究组 51 55.52±6.63 30.38±4.01 30.14±4.35 1.01±0.23对照组 51 54.61±5.97 29.91±3.98 30.40±4.14 0.98±0.22 t 0.728 0.594 0.309 0.673 P 0.468 0.554 0.758 0.502治疗后 研究组 51 62.86±7.01 38.15±3.99 24.71±4.09 1.54±0.51对照组 51 58.92±6.79 34.69±4.20 27.23±3.81 1.27±0.44 t 2.883 4.265 3.220 2.863 P 0.005 <0.001 0.002 0.005

2.3 Th1/Th2指标 治疗前2组血清IL-10、IL-4、IL-2、IFN-γ 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 IL-10、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IL-10、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Th1/Th2指标比较 (pg/mL,±s)

表4 2组Th1/Th2指标比较 (pg/mL,±s)

时间 组别 n IL-10 IL-4 IL-2 IFN-γ治疗前 研究组 51 17.44±5.03 25.96±5.69 36.79±6.89 1.59±0.66对照组 51 17.91±4.81 26.23±6.01 37.21±7.08 1.63±0.63 t 0.482 0.233 0.304 0.313 P 0.631 0.816 0.762 0.755治疗后 研究组 51 11.06±3.23 15.54±4.06 49.02±8.31 3.55±1.02对照组 51 14.78±3.69 20.38±5.11 43.67±7.89 2.01±0.91 t 5.417 5.296 3.334 8.046 P<0.001 <0.001 0.001 <0.001

2.4 GM-CSF及Lpo 治疗前2组GM-CSF及Lpo血清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M-CSF及Lpo血清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GM-CSF及Lpo治疗前后比较 (±s)

表5 2组GM-CSF及Lpo治疗前后比较 (±s)

组别 n GM-CSF(ng/L) Lpo(m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1 323.41±101.26 140.24±45.10 27.96±3.39 19.65±3.08对照组 51 319.83±100.79 171.26±51.80 28.13±3.71 23.95±3.52 t 0.179 3.225 0.242 6.565 P 0.858 0.002 0.810 <0.001

2.5 性生活质量 治疗前2组CECA10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CA10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2组CECA10分值比较 (分,±s)

表6 2组CECA10分值比较 (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51 24.69±4.91 39.30±5.61 13.995 <0.001对照组 51 25.08±5.10 34.68±5.23 9.385 <0.001 t 0.393 4.302 P 0.695 <0.001

2.6 复发率 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96%、1.96%)与对照组(5.88%、9.8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3.92%)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经log-Rank检验,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8.854,P=0.003),见表 7、图 1。

表7 2组疾病复发率比较 例(%)

图1 K-M曲线

3 讨论

CA为临床多发性传播疾病,有反复发作特性,如何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仍是研究热点[10-11]。微波疗法为CA重要物理治疗措施,其治疗作用主要通过热效应与加热选择性实现,临床常用生物热效应经热传导形式致热,属外部加热,而微波则是将生物组织自身作热源进行内部加热,组织内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高速转动,极性分子间有磁阻对振荡造成阻尼作用,以此消耗微波热量、生热[12-13]。机体各个组织介电常数存在差异性,而微波疗法加热具备选择性,病变组织较正常组织对微波吸收能力较强,升温较快,通过这些热量可使疣体固缩及炭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在CA发病及进展等过程中有重要调节作用,其中T淋巴细胞为细胞免疫重要效应细胞,其表达情况可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稳定性[14-15]。正常生理状态下,T淋巴细胞亚群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互相作用保持一定稳定、平衡状态,其失衡则会造成免疫抑制,影响疾病良好转归。此外,Th1细胞主要包括IL-2、IFN-γ,可经巨噬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提升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包括IL-4、IL-10,其能促进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机体中抗病毒感染主要以Th1细胞所介导细胞免疫为主,而Th1/Th2间平衡对机体免疫应答有重要调节作用[16-18]。因此推测,通过调节CA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胸腺五肽是胸腺生成素重要成分,可有效模拟胸腺生成素Ⅱ生理功能。胸腺五肽为双向调节免疫制剂,可使过强或遭受抑制免疫反应趋向正常,能通过结合于外周血T细胞特异受体,增高胞内cAMP水平,促使和诱导T细胞分化及成熟,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杨宪鲁等[19]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CA患者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基础上采取胸腺五肽治疗后,IL-23及IL-17明显降低。而本研究初次联合微波疗法与胸腺五肽对CA患者实施干预,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指标及Th1/Th2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且CECA10分值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微波治疗可通过一定频率电磁波照射皮损部位,对组织细胞活性予以抑制,炭化病变部位,损坏结构组织,而联合胸腺五肽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二者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

此外,本研究还对CA患者经微波疗法及胸腺五肽治疗前后GM-CSF及Lpo血清表达情况进行初次探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GM-CSF及Lpo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GM-CSF属炎性反应敏感标志物,于炎性反应过程中由受损内皮细胞所生成,为多肽类激素样造血生长因子,具备促使造血祖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能力[20]。贺迎霞等[21]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炎性反应重要标志物,GM-CSF在CA发病及进展中有重要作用。而Lpo为不饱和脂肪酸在自由基作用后生成的过氧化物,Lpo和氧自由基可损坏细胞功能及生物膜,抑制免疫。同时,Lpo可损坏DNA及RNA,和多种疾病发生及进展均有密切关联性,可将其用于CA的诊断及疗效、预后评估[22]。因此上述结果可表明,微波疗法及胸腺五肽联合干预方案,在降低CA患者GM-CSF及Lpo血清含量方面有显著优势,利于减轻炎性反应及损伤,对保证预后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联合采取微波疗法及胸腺五肽治疗CA,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及性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可能是因该方案可有效调节Th1/Th2平衡及血清GM-CSF及Lpo表达情况、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但本研究属单中心样本研究,且样本较少,因此研究结果是否具备广泛效力仍需进一步探究证实。

猜你喜欢
胸腺微波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首份人类胸腺细胞图集问世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