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3、CXCL13、INTβ1、Toll 样受体、炎性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表达研究

2021-05-12 02:57何裕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皮心肌梗死心血管

何裕森

(大埔县人民医院,广东 大埔5142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危险、危害危重的十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疾病发病因素较多,发病后会引起冠状动脉阻塞、狭窄、闭塞,还会产生心肌缺血、坏死和凋亡。由于该疾病发病较急,导致死亡率较高。针对该疾病,临床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静脉溶栓治疗为主。治疗的关键则是在患者出现明显缺血症状后12h 内通过重建血运来恢复血供,进而改善心肌缺血[1]。这也是目前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虽有显著的临床治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而术后监测患者相关指标能够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死亡率并提升其生存质量。因此本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HDAC3、13、INTβ1、Toll 样受体、炎性因子的表达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 年10 月至2020年3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7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57 例介入术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A 组,30 例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B 组。入组标准:(1)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全部确诊,且患者12h 内有连续疼痛感,ST 段升高,且和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入院24h 内均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3)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指征患者;(4)患者和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且该实验获得了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心源性休克患者;(2)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者;(3)合并严重外伤患者;(4)短时间内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其中A组男20 例,女37 例;年龄59-77 岁,平均(67.9±5.7)岁。B 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61-75 岁,平均(65.7±4.8)岁。两组患者以上相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采集患者静脉血后进行离心处理,以每分钟2000 转转速处理20min,之后放置冰箱以-80℃储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XCL13、INTβ1、HDAC3、TNF-α、IL-10 水平,选用全自动酶标分析仪检验。TLR3、TLR4 检验:血清蛋白总量选择BCA试剂盒检验,内参选用β-actin 并遵照Western blot进行操作,检验其TLR3、TLR4 蛋白表达水平。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的HDAC3、CXCL13、INTβ1、TNF-α、IL-10、TLR3、TLR4 蛋白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选择统计软件SPSS21.0 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重复测量数据行方差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87 例患者不同时间段的CXCL13、INTβ1水平

在CXCL13、INTβ1水平上,A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HDAC3、TNF-α、IL-10 水平

在HDAC3、TNF-α、IL-10 水平上,A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3 个月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TLR3、TLR4 蛋白水平

在TLR3、TLR4 蛋白水平上,A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3 个月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CXCL13、INTβ1 水平()

表1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CXCL13、INTβ1 水平()

注:*代表和A 组术后三个月对比,P<0.05;a 代表和A 组术后一个月对比,P<0.05。

分组A 组(n=57)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B 组(n=30)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CXCL13(ng/mL)1674.66±143.36 2209.36±161.03 1021.36±79.69 679.36±23.78 575.26±10.36 1145.782 0.000 1699.69±139.69 2159.05±155.01 1555.89±89.69 761.89±30.25 987.56±77.69 173.156<0.001 INTβ1(ng/mL)22.25±2.36 14.06±1.67 13.36±1.01 10.01±2.06 9.98±1.11 337.107 0.000 21.03±2.01 15.69±1.45 13.06±2.11 11.74±1.69 12.03±2.11 140.098<0.001

表2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HDAC3、TNF-α、IL-10 水平()

表2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HDAC3、TNF-α、IL-10 水平()

注:*代表和A 组术后三个月对比,P<0.05。

分组A 组(n=57)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B 组(n=30)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IL-10(pg/mL)81.23±17.87 97.25±16.98 124.58±21.06 209.87±30.25 145.98±25.04 559.078 0.000 82.07±16.69 100.05±19.25 129.87±22.06 221.69±28.74 255.89±15.04*27.263<0.001 TNF-α(pg/mL)10.69±2.14 12.47±1.05 18.89±2.96 31.07±5.12 39.89±6.12 220.56 0.000 11.36±2.11 14.78±3.91 22.89±4.25 30.59±1.02 24.55±2.11*83.490<0.001 HDAC3(ng/mL)4.11±0.35 3.99±0.29 3.74±0.22 3.04±0.24 2.45±0.35 23.895 0.000 4.15±0.37 3.97±0.27 3.88±0.19 2.58±0.24 3.79±0.17*6.917 0.002

表3 对比87 例患者不同时间段的TLR3、TLR4 蛋白水平()

表3 对比87 例患者不同时间段的TLR3、TLR4 蛋白水平()

注:*代表和A 组术后三个月对比,P<0.05。

分组A 组(n=57)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B 组(n=30)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 值P 值TLR3 1.19±0.19 1.47±0.17 1.87±0.16 2.22±0.21 2.98±0.22 220.450 0.000 1.17±0.20 1.59±0.20 1.99±0.19 2.11±0.25 2.18±0.17*130.336 0.000 TLR4 1.54±0.24 1.21±0.14 0.71±0.22 0.49±0.11 0.39±0.12 237.757 0.000 1.59±0.28 1.29±0.19 0.98±0.11 0.87±0.22 1.07±0.28*66.137 0.000

3 讨 论

临床现阶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为主,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炎症率、心肌坏死率。虽然此种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但是术后极易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临床医师重难点工作是如何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预后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一些临床研究提出,可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术后一些因子的变化来预测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2]。

本次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HDAC3、13、INTβ1、Toll 样受体、炎性因子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上因子和术后不良事件是否存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的CXCL13、INTβ1水平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CXCL13、INTβ1 水平升高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INT 家族能够对细胞表面受体产生作用,以提升细胞黏附性,而INTβ1能够提高细胞黏附、增殖和迁移作用,进而提高肿瘤的活性、转移以及侵袭能力[3]。INTβ1能够明显提高血管内皮因子的生成,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有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严重性和血清INTβ1表达具有相关性[4]。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XCL13 的高表达水平会加速凝血酶和血栓的产生,影响冠状动脉的平稳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因趋化因子能够对INT 调节,INTβ1还能够加速血栓的产生。这就说明CXCL13 极有可能促使管内斑块的产生,并产生炎性反应。

在HDAC3 水平上,A 组术后和手术前对比,A组术后3 个月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相关临床研究显示,HDAC3 是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5]。当患者HDAC3 水平升高后,会明显增加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易损伤斑块,可能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中,术后三个月HDAC3 水平升高,这与上述结论相符。细胞核中存在HDAC3,能够激活酪氨酸激酶,以平衡细胞表面环境[6]。临床研究显示,HDAC3 能够提高半乳糖凝素9 水平,而半乳糖凝素9 又属于炎性调节因子。这就说明HDAC3 和斑块、血管细胞炎症可能有一定关联性[7]。本研究中也发现患者术后三个月HDAC3 水平明显低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

在TLR3、TLR4、TNF-α、IL-10 水平上,A 组术后三个月和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研究显示,炎性因子参与了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白介素是一种参与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能够分化、增殖细胞[8]。肿瘤坏死因子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可将肿瘤细胞直接灭活。Toll 样受体属于模式识别受体、先天免疫受体。而TLR4 和炎性反应密切联系,对糖尿病、冠心病等炎性疾病有促发展作用[9]。有学者研究提示,TLR3 表达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明显下降,TLR4 则上升,可能TLR3 可能参与抗炎反应,而TLR4 则参与促炎反应[10]。本研究中也发现,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术后3个月的TLR3 水平降低,而TLR4 水平有所上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HDAC3、CXCL13、INTβ1、IL-10、TLR4 水平,可作为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后预测因子。

猜你喜欢
经皮心肌梗死心血管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