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华为今年的财报特别令国人牵肠挂肚。人们担忧的不仅是华为在美国的打压之下伤得怎样,也更想知道华为在艰难自救与突围中过得如何?对此,华为日前交出一份韧性可观的答卷: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为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在营收与利润的赛道上,华为依旧保持了双重增长的传统风采。
整体看来,华为的年度财务账本通体飘红,但公众也不难从中读到些许的微妙。论收入与净利增幅,与过去五年分别高达21.1%和14.2%的复合增长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看经营活动现金流,352亿元的年度总流量为7年以来最低,同比大幅减少61.5%,并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上年的91天降至48天的事实清楚不过地表明华为在通过更短的账期争取部分合作的延续,甚至可以说是在花钱续命;此外,现金与短期投资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增速升至26.4%的长短期借款以及高达167亿元的存货金,都从不同侧面揭示着华为在资金面上的承压不轻。
美国在芯片供应链对华为“一剑封喉”的打压的确让华为受伤匪浅。过去的一年苹果、三星以及小米等推出的单款手机分别在全球前十名的位置上舞弄风姿,而华为依旧重复着前一年榜上无名的落寞悲歌;也许是数据不够好看,华为并未像往年一样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手机出货量数字,但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9亿台,同比减少21.5%,全球排名座次被苹果反超,特别是在2020年年底剥离荣耀之后,当年第四季度华为更是以3230万台的出货量跌至第五。即便是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开始回暖,但华为依然被留在了寒冬,按照第三方调研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预测,华为全球出货量将不到2000万部,排名会跌至全球第六的位置。
自有系统鸿蒙与自有芯片麒麟被看成是华为手机翻盘的希望,而且华为官方也承诺2021 年华为智能手机将全面支持鸿蒙系统,且继续推出自己的旗舰手机,然而,自从mate 40在去年10月如同灵光在市场中一闪而过之后,消费者再也没有等来更多同样兴奋的降临。按照业内的权威报告结论,大部分消费者能忍受的換机最长时间是两年,由此也不难看出华为的良苦用心,即通过鸿蒙的软件渲染力以及旗舰手机的硬件传播力对存量用户形成粘性,同时尽可能多争取增量。可是,谁都知道卡住华为脖子的是芯片,虽然华为曾经在“大限”来临之前加速囤货,而且还在继续努力备货,但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所言,华为目前的芯片只能满足2B的客户需要,消费层面手机的芯片解压还要取决于全球化的半导体供应链的修复情况;同时胡厚崑坦承,芯片对华为手机的冲击会在明年发布的年报中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高管最近都在对外强调“手机并非华为唯一”的说法,但却不能不承认手机的确是华为的核心产品。华为在市场中的角色卡位是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供应商,由此派生出了三大业务矩阵:以电信通道业务为主的运营商业务、以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主的消费者业务和以云计算服务为主的企业业务。显然,手机市场的大步后撤就不能不让消费者业务蒙上悲壮的底色。财报显示,去年华为消费者业务4829亿,同比增长仅3.3%,不及前一年(34%)的一个零头。
目前消费者业务依然贡献了华为全部营收的一半之多,之所以如此,与华为践行的“1+8+N”物联网战略直接相关,其中1代表手机用户,8代表平板电脑、PC、VR设备、可穿戴设备、智慧屏、智慧音频、智能音箱、车机,N代表泛IoT设备。在“1”强烈受阻,华为迅疾突出了“8+N”的产品战略,带来了2020年“8+N”产品销售额增长65%的大好收成。按照设想,华为将以鸿蒙和HMS(华为移动服务)生态为核心驱动引擎,在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五大生活场景为消费者打造多种设备无感连接、能力共享、信息内容无缝流转的智慧生活体验。
数据显示,除了鸿蒙系统已在可穿戴设备、智慧屏和车机等产品中搭载上线外,目前还有20多家硬件厂商以及280多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建设,且今年搭载鸿蒙的设备保守目标是3亿台;与此同时,HMS已在全球的170多个国家铺开并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至2020年底全球开发者超过230万,基于HMS的应用数量超过12万份。值得注意的是,HMS方阵中除集结了华为帐号、华为钱包以及“花币”等金融产品外,华为前不久还吃进了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由此正式取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不仅如此,华为的智能电视HD也通过3C认证,首款高端显示器HSN也即将发布,在布局消费场景的“软硬生态”中,华为还在扩容。
不错,华为试图在用芯片使用量较少的更多非手机智能终端对手机端口构成更全面的替代从而塑造出新的利润管道,但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8+N”产品矩阵的任何一个跑道上,华为并没有核心能力制造出行业壁垒,而且任何一个产品赛道上无不是强手林立,相关厂商的商业经验也要比华为老道不少,用户粘性也不弱,华为要切走存量蛋糕难上加难,也正是如此,“8+N”中的许多产品目前不仅没有盈利,华为也不得不拿其他方面的收成进行补贴。更需注意的是,华为终端连接数虽然超过10亿,但手机存量用户却占7.3亿,而且手机应用的强大渗透性与覆盖性是其他智能终端根本无法有效替代的,如果因为芯片供应链持续断裂华为手机不能稳住存量市场基础,其他非手机终端不能形成规模性的增量用户,随着芯片库存逐渐耗尽,今明两年或许才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最难熬的时期。
在2020年中,华为的企业业务实现23%的同比增长,为公司贡献1003亿元的营收,占比为11.3%,之所以录得较理想的成绩,主要是华为云计算的功劳,2020年云计算实现了168%的超常增长使得华为成为了国内主流云厂商增长最快的一支劲旅,而且云计算成为了华为向市场押宝的重头戏,为此华为在今年年初将将云与计算部门从此前的“BU”(业务单元)升级为“BG”(事业部),与消费者业务平级。云计算说白了就是华为要帮助更多的企业“上云”,并在云端为期提供服务。目前来看,华为云在全球已拥有19000多个合作伙伴,共有160多万名开发者,整个云生态也已经部署了4000多个应用,华为云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
的确,按照华为的分析报告,目前有86%以上的大型企业管理者预计疫情之后公司的数字化投资将会增加,新冠疫情使全球大型企业登入公有云的进程提前了一至三年,到2025年,将有95%以上的大型企业会在人工智能、公有云等领域有所行动,同时随着企业数字化的深入,2C的数字化一定会倒逼企业加快2 B的数字化进程,尤其是以金融、制造、教育、医疗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会以数据为处理对象将生产管理系统更快地向云迁移。作为最新的商业举动,华为已经在国内汽车行业开始云布局,联合长安汽车、奇瑞控股、比亚迪、江淮汽车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当然,华为并不像小米等科技公司那样亲自下场“造车”,而只是进行行业生态赋能,即凭借自己的ICT技术优势,站在云端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包括车联网、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电源管理等,按照华为的说法,这是在为厂商与消费做增量服务。另一方面,华为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政企客户资源,接下来将充分利用自己在混合云方面优势,更大规模地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这些对数据安全性有更高要求的金融行业客户。
从卖通讯产品到卖云端服务,华为似乎在挪动着自己重资产的身躯而朝着轻资产方向努力转型,只是这一转体过程可能会相当漫长。一方面,作为一家传统ICT硬件厂商,硬件基因深入华为的骨髓,而在“软件+服务”为核心的云计算洪流中,华为能否顺利实现自我转基因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定此前唯一转型成功只有微软。另一方面,目前看虽然华为云收入增速可观,但其实整体并未实现盈利,而且同样依赖于其他部门的补贴,而按照阿里云12年蛰伏后才实现盈利的经验,起步较晚的华为云速成的难度肯定不小;再者,从国内市场份额来看,华为云17.4%的占比与阿里云40%的权重存在的距离不小,实际运维能力也要比后者略逊一筹,至于站在亚马逊、微软和谷歌这些全球头部云阵容的面前,顶多排在第二梯队的华为更会感到每前行一步的吃力与不易。
相比于消费者业务和企業业务,无论是技术沉淀力还是业务浸入度,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做到了可以藐视所有竞争对手的地步,并且在任正非的眼中通信网络管道就是太平洋,是黄河,是长江,同时任正非独信未来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将对管道基础设施带来海量的需求,华为可以在管道业务方面做到太平洋的流量能级,因此接下来专注“修管道”老手艺并做大管道业务市场将成为华为矢志不渝的基本战略。
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运营商业务进账3026亿元,占比为33.95%,其对华为“压舱石”的意义不言自明。但必须注意的是,2020年华为运营商业务仅同比增长0.2%,与前一年落差3.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细读华为历年的财报不难发现,过去四年中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实际已经进入一个低增长和的尴尬阶段,同比增幅在-0.03%到3.8%之间徘徊,向上的阻力明显。在这背后,是包括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华为5G设备的禁用或限制。因此,除了中国区业务保持了15.4%的增长外,去年华为在EMEA(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和美洲地区的运营商业务全面收缩,降幅分别为12.2%、8.7%和24.5%,危急之下,国内三大运营商“出手相助”,才稳住了华为运营商业务正增长的格局。目前来看,华为在国内运营商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5成,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明显加重,如果海外市场不放开限制,国内市场究竟还可给华为输出多大空间,肯定不会取决于华为的一厢情愿。
“不为短期挣钱机会所左右,不急功近利,不为单一规模成长所动,敢于放弃非战略性机会,敢赌未来”,五年前任正非在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为基本法》起草小组组长彭剑锋畅谈时说过这么一句气定神闲的话。数据显示,2020 年华为研发支出1418.93亿元,同比增长7.8%,研发费用率由15.3%提升至15.9%,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华为研发人员增长至10.5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3.4%。另外,华为在2020年收购了涉及EDA、光通讯、材料、制造、IC设计等制造环节的13家企业,其朝着芯片领域布局自身产业链的步伐异常铿锵。当然,这一切的努力无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结果,但亡羊补牢未为晚已,对于华为来说,更久的蛰伏也许意味着将来更高的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