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回归与实践超越

2021-05-11 20:57李舒黄馨茹
出版广角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播学学科人才

李舒?黄馨茹

【摘要】新时代,面对国内外舆论环境和传媒业的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及时做出回应与调适。在厘清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传媒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回归本土国情定位、人文教育底色以及核心能力养成。面向未来,要以学科独立筑牢人才培养根基,以学科交叉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以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向度,以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立体全面的改革创新中实现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关  键  词】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作者单位】李舒,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黄馨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及应对策略研究”(20ZDA05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7.003

新时代,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质量关乎国家媒体融合战略,关乎党和国家新闻舆论工作全局,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塑造。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推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方位升级;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各新闻传播院校纷纷推出人才培养改革举措,涉及本科、研究生等各教育层次和招生、培养、学位等各教育环节。未来,回应国家对全媒体人才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应不断地升级理念、創新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一、厘清认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新闻传播学自1997年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以来,学科内涵不断丰富,类别渐次拓展,除了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还包括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等专业。在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业界实践相互交织、频繁互动,却各有侧重。面对新形势,新闻传播学科要取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做出社会贡献,首先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厘清几组关系。

1.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要围绕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学理层面,搭建学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二是实践层面,提升学生的全媒体传播专业技能。200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启动了首次学科评估,自此,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前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论文收录数、项目数、奖项数等数量指标权重较大,导致高校对于学科建设理解片面,普遍存在重视学科增长点、追逐学术成果的数量、忽略学科基础理论和内涵建设等问题。各新闻传播院系在增设新学科点、发表论文,争取在项目上投入大量的经费与人力,对教师的考评和晋升也多以成果数量为导向,直接导致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滞后,更重要的是对人才培养形成了较大冲击。

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的内驱动力,人才培养质量则是检验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未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引,以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导向,认准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施力点。

2.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新闻传播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因近年来受学科评价指标、人才评价指标、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学研究出现了理论探讨越来越多、实践应用探讨逐渐减少的趋势,学术性与专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日渐分离。一些理论研究脱离“应然”与“实然”的关联,一味追求所谓的“学术化表达”“国际发表”,研究成果既缺乏对新闻传播实践指导的自觉性,也缺乏学理层面的社会性反思,纯粹的理论研究能够产生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少。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弱化造成“书斋式”学者越来越多,真正能够对传媒实践中难点痛点问题予以指导的专家型人才越来越少;同时,也弱化了人才培养的理论根基,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有限,影响了对学生系统性、批判性思维和知行合一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思想平台,高质量的人才则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明确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定位的不同,制定指向性更加清晰的培养方案,充分释放不同层次人才在实践、科研等不同领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科学研究在学科理论、专业实践和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的成果,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人才培养与传媒实践的关系

目前,我国727所高校中共有千余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为传媒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然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由新闻传播教育的提供方设计,业界即需求方的参与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与传媒需求匹配度存在差异。

传媒实践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和具体要求,人才培养为传媒实践提供人力资源,这是传媒实践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高校要努力建构人才培养与传媒实践双向互动、互促互进的关系。一方面,人才培养的类型、内涵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性、前瞻性调整。比如,回应对国际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工程;根据业界对全媒体、融合传播人才的需求,完善实践课程设置;根据社会对舆情和政务传播人才的需求,提供专业继续教育等。另一方面,通过吸纳业界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如设立外聘教师岗、探索“双导师制”、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成立业界专家指导委员会等。目前,高校新闻学学科教育在充分利用业界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助力方面虽有一定探索,但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和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在顶层设计、具体实施、效果评估等环节持续推进。

二、回归本来: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调适

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仍存在不少短板:学科理论多借鉴西方,本土化创新不足,人才培养缺乏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注入;对媒介化社会下传媒人才职业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刻,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和动态调适尚需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不够,专业能力训练存在盲目崇拜技术的倾向,人文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弱化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回归本土国情定位,回归人文教育底色,回归核心能力养成,全面提升人才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业务素质。

1.回归本土国情定位

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起源于西方,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影响显著。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回归本土国情,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

回归本土国情是做好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舆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大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博弈加剧,技术加持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新闻传播人只有坚守国家立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国际舆论场的较量上准确地传递中国声音。

回归本土国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需要。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是一个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不排除借鉴西方,但应坚持批判思维,保持意识形态上的自主性和警觉性,选择性地借鉴而不是简单地盲从。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2],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武装传媒学子,在拓展其国际视野的同时注重涵养家国情怀,引导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下坚守国家立场,成为中国智慧、中国理论的传递者。

2.回归人文教育底色

人文精神是实践在意识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社会基本价值观念[3],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独立精神,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呼唤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意味着排斥科学精神,而是在人才培养中寻求两者的平衡。近年来,无论是新闻内容产品还是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常常充斥着各种数据、模型和公式。数字与量表是工具理性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体面貌,但也容易忽略个体感受,使作为独立主体的人被高度抽象化。在社会深刻转型的语境下,新闻舆论工作既要借助新兴科技手段,也要对人有主体性的关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偏废。

新闻传播人才的人文教育主要有三个向度。一是要从人文精神的起点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只有具备对快速变迁社会中各种复杂现象进行独立判断和准确认知的能力,才能成长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4]。二是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精神,引导其从“人”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转型社会发展不均衡也体现在人的发展不均衡上,作为未来传媒人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应树立尊重与理解他人、关怀与帮助他人的责任意识。三是进行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新闻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传媒实践中既要面对挑战,也要面对压力与诱惑,只有秉持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才能做出符合价值理性的选择。

3.回归核心能力养成

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各环节,给媒体生态带来了巨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也出现追逐技术的趋向,客观上导致从业者信息核查、价值判断、文字表达等“看家本领”的弱化。新闻传播实践中虚假新闻、后真相、“高级黑、低级红”等现象与传媒人核心能力弱化不无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1]实现内容的创新需要传媒人才培养回归核心能力。

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括强大的思想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灵动的迁移能力等以宏观引领为目标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概念、理论的同时与理论对话,善于辩论、批判,形成学习力、思想力,还要培养学生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中总结规律,运用已知去创建新的连接并迁移到解决各种新问题中去的能力[5]。二是包括信息核查、价值判断、文字表达等以微观实践为导向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增强为目标,实现观察、判断、表达等能力的提升。只有把握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建设,才能使传播主体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和与人工智能的竞争中体现专业人才的优势,以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的新闻产品赢得竞争。

三、面向未来: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超越

当前,新闻传播活动融合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独立和学科自信正在形成,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应与实践需要、学科发展相契合,不断寻求方向和路径的优化。

1.以学科独立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2004年,《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将新闻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九大学科之一。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新闻学同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同列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学科本土化理论积淀尚显不足,大量吸收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却鲜有对等的理论输出。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的不完善使得新闻“有学”与“无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必须一手抓学科理论体系完善,一手抓传媒人才培养,以学科独立筑牢人才培养的根基。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本土化、创新性理论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科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传媒人才的理论根基,在专业培养中注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将国情课、思政课、专业课相结合,并面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推出“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邀請了42名在抗疫一线报道的记者授课。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相结合的育人路径,既有助于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又有助于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现实思考学科规律、职业使命,参与创新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2.以学科交叉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发展交叉学科专业。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已经成为趋势,2021年1月 ,“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新闻传播教育也应加大对“文+理+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中国传媒大学将传统新闻传播向视野更为广阔的信息传播领域拓展,如2020年,在新闻传播学下论证设立了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信息传播学”二级学科。高校探索新的学科分支和交叉点,是对交叉学科人才迫切需求的主动回应。

二是推进复合学科培养。多年来,国内外知名新闻传播院校在复合学科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例如,哥伦比亚大学2010年推出“新闻与计算机”双硕士项目,之后还扩展了“新闻与国际公共事务”“新闻与法律”“新闻与宗教”等双学位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与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合作,于2013年推出了“全球传播”双硕士项目,从不同专业背景的在校生中遴选优秀学生与国际学生一起进入该项目培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工程学院合作,于2019年推出“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培养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呈现的复合人才。这些复合学科培养项目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壁垒,实现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共同赋能。

三是推进融合交叉课程。课程体系是连接学术、实践和育人的纽带,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石。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在史论、业务模块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一些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课程,如传媒经济、新闻法规、新媒体营销等。但总体看来,离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真正的融合交叉还有一定距离。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优化新闻传播专业融合交叉的课程体系,应兼顾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素养与技能、思维与技术的平衡,理顺其他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的逻辑关系,把握好交叉的向度、融合的程度,发挥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叠加效应。

3.以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向度

评价标准对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指挥作用,培养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标准的引领。一方面,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关乎党和国家新闻舆论工作大局,对人才质量的考查应聚焦于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只评估学生的毕业质量,还应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深的实践维度上进行长期动态追踪。应建立健全雇主评价和社会评价机制,根据社会反馈和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发现人才培养中的盲点或薄弱环节,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调整教师评价标准。要打破以论文和项目数量作为晋升或者评优依据的评价取向,尝试多样化、差异化的评价标准。要将育人成效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激发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及时把握技术变革趋势、媒体融合动向和行业发展动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育人中。

4.以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还需要多主体的优势互通、有序协同,通力合作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一是深化“部校共建”。2013年,自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推动“部校共建”以来,全国已有百余所新闻学院进入“部校共建”序列。在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的支持下,新闻传播院系的发展获得了有力的政策、资金和人员扶持。“部校共建”模式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效推进了高校师资引进、学科优化、实践基地拓展等工作;同时,新闻传播院系也为地方媒体融合、舆论引导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是探索“校际协同”。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观上推动了在线教学系统的普及,为校际优势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事实上,在国际教育领域资源共享的理念早已有之。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发布《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推进欧洲教育一体化和教育资源共享。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2017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联盟,探索京津冀高校培养方案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与教师互聘;2020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互认学分。但综观我国与国际上协同育人的探索,其实际效果与预期设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校际协同育人要实现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做好制度配套和具体实施方案。未来,既要充分借助新技术拓展线上协同育人,提升优质学习资源的使用率,又要尊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形成各具特色的育人格局。

三是建设“校—媒”共同体。探索社会合作育人机制,从推动课堂与实践、学界与业界互补互促出发,推动高校与媒体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校—媒”共同体框架下,双方可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指导教师队伍、共建智库和职业培训基地等。此外,双方还可以在新闻传播高端人才培养上开展合作,比如联合培养博士后,未来还可以探索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專业博士、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等。“校—媒”共同体的意义不仅在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对传媒机构发展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不能停留于“高校主导、媒体参与”,而应通过完善机制向“校—媒”全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 (2016-02-19)[2021-03-10].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 htm.

[2]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 0的意见[EB/OL].(2018-10-08)[2021-03-10].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 html.

[3]陈新汉. 论价值世界构建活动中的人文精神[J]. 天津社会科学,2019(4):4-13.

[4]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EB/OL]. (2015-12-26)[2021-03-10].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

12/26/c_1117588434. htm.

[5]李舒. 体系、过程与主体: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多维思考[J]. 现代出版,2020(6):64-70.

猜你喜欢
传播学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