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泽?徐诚
【摘要】 为满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新闻学科建设的新闻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文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政策解读出发,对新文科建设与新闻教育变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认为“守正创新”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之路,提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进行调整。
【关 键 词】新文科建设;新闻学;新闻教育;学科建设
【作者单位】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徐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0-4;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7.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1] 。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新使命,新文科需要赋予文科以新角色、新定位,在研究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在国际学术界产生更广的影响力,形成“中國学派”。
在大学的学科设置当中,文科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简称,我国学术界也常将其概括为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区别于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概念,当前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并不仅局限于新技术在文科领域内的应用,而更多指的是“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2]。这一理解是从文科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出发来重新思考的。文科是解决人的价值、人的意义、促进人的解放的学科,强调精神层面的研究探索。我国的新文科建设路径非常明确,守正是基础,守的就是文化、历史、价值观的“正”,而创新则是利用借鉴新科技等理工科路径,从形式路径和内容上进行符合后工业时代的革新,最终推进文科为解放生产力和人类解放做贡献。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虽然在学科历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层面上有所区别,但仍被统合在以新闻学为基础的新闻教育之下,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教育往往指称的是同一个内容,这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环。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聚焦于新闻传播学建设,旨在推动新闻教育变革。当前,大量论文与言说都在总结新闻教育变革的历史定位、内在逻辑与未来指向,一个重要的共识为坚持守正创新,“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之路是坚守、而非走出‘流动的十字街头” [3]。
一、新文科建设与新闻教育变革
我国目前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构想与规划,基于文科的宗旨使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内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科教育的发展不仅事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振兴,还直接影响着我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就时代背景而言,新文科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逐渐成长为科技强国。有了硬实力以后,我们还需与之相匹配的软实力以建设文化强国。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越来越被世界关注,从未断裂的悠久文明进程,高度完备的系统性价值观体系,“天下”的概念更是西方某些学者参悟中国文化根基的关键词。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偏读、断章取义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中显见的障碍。在原有的工业文明时代,跨文化的读取和观察通道非常有限,并局限于精英阶层。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青年普遍在文化自信上要更胜一筹。不容否认的是,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传播力不够。在传播上,需要发掘更有效的中国故事和文化表达,并充分利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工具,传播中华文化的美好,展示亲和力。基于文化自信等“四个自信”的新文科建设,因此有了中国特色的阐释。
就历史使命而言,新文科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谈到什么是新文科以及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时说,“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4],预示了中国在文科发展上,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标准的制定,要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贡献中国方案[5]。新文科建设与新文科教育互为支持、互为表里。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建设必然指向新时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新闻传播学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联系紧密,重实践,它以敞开的学科结构居于多学科的交叉地带,常为时势、技术与外部学科的变动所影响。当前,媒介变迁与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教育产生直接冲击,传统新闻业与大众传播系统必须与全新的逻辑相耦合,否则新闻教育会逐渐边缘化,甚至陷入“整体性反思”。
就新闻教育而言,新文科建设为新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新闻教育变革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的特征趋于明显,新媒体的兴起、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间接导致了新闻教育的焦虑;另一方面,新闻学科内在的核心价值遭到相关学科的隐秘侵蚀,新闻学面临挑战。当前,摆在新闻教育变革面前的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依靠调整课程设置或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来彻底解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彻底梳理工业文明背景下百余年来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内容与逻辑,构建后工业文明社会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修正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从内部壮大新闻学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6]。
具体说来,新闻教育变革指向三个层面。在宏观理论层面,新闻教育变革的方向、路径和目标设计关系到大学现代化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建设,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新闻教育变革在策略设计上要看到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的特性,分析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从逻辑上调整新闻教育。在中观层面,我们主要思考的还是具体改革的规范性问题,这就包括了新闻教育变革的思考路径与方向、新闻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设置等具体问题。在微观层面,新闻学具体课程设置、学科交叉与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教育变革成果的落地与执行,也在实践层面回应着当前新文科建设的部分诉求。
总而言之,在今天,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新闻行业核心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向内审视,突破新闻传播学科隐而未现的工业时代基因,如何在后工业时代,或者说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在万物互联背景下,重新提出本学科的独特问题、核心概念,构建知识、学术和话语的三大体系。向外展望,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净化提升本学科所追求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将学科的根基向解决个人和人类整体的自由解放,人和社会关系等元问题方向努力,将学科根基向下扎牢。与社会勾连,如何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解决社会治理和中外交流等领域的具体问题,这都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未来新闻教育创新的方向。
二、守正创新:当前新文科建设围绕新闻教育变革的重要观点
新闻教育具有多元对话与敞开的特性,与实践联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新闻教育很容易受到社会时势、传媒技术发展与邻近学科的影响。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新兴媒体形态急速变化的今天,新闻教育不免受到挑战和质疑[7]。对外拓展首先应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固本”优先。当前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观点呼唤新闻教育立足中国国情,形成统一协调的学科建设能力,在提升水平的同时突出中国特色。
1.立足中国国情,新闻教育变革应坚持“固本”优先
新闻学在中国诞生、发展以来,就显露了重视实践、立足中国国情、不断充实发展的特点,新闻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新闻教育的基础。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史上,围绕新闻学的研究起步也很早,自1919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开始,中国的新闻研究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1949年后,新闻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革”中高等新闻教育甚至一度停办。1959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创办,新闻教育整体上建立在以新闻学为核心的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上。在学科设置上,新闻学长期被设置在法学、文学门类中,直到1997年,新闻传播学才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升级为一级学科。
新闻教育自新世纪以来,面临着来自传媒技术发展、现代社会变革等不同方面的压力,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走高。这是由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性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后,新闻舆论工作上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构建现代新闻传播体系成为国家战略,事关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发展。教育部、中宣部下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计划2.0”可被视为官方推进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行动纲领。今天的中国新闻教育中,全国600余个新闻传播院系、1200余个学科点各有长处,发展并不全然均衡,因此,讨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变革,首先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可行性方案的设计。
首先,应立足中国国情考察新闻传播学科的根基和可持续发展,站在中西方新闻教育对比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正当性问题。与西方新闻传播教育不同,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思想观念上主要基于唯物史观,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宣传工作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堅持党性与人民性、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中国的新闻教育应有自己的道路选择和历史使命,新闻传播学科的正当性应深植于本土,反映中国的主流价值,响应时代主题的召唤。
其次,新文科建设所主张的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与新闻学科的主体性建设之间并不存在矛盾。重视新闻学科的主体性建设,需要强化新闻传播的核心课程,坚持“固本”优先,通过裁减部分边缘化或重复性的课程,为跨学科、多学科的课程腾出空间,优化课程体系,以实现史论等新闻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实务课程整合。同时,基于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建立更为完善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构建多学科之间彼此增益、学界与业界合作对话的新闻教育新机制,将有助于增进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当前,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给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大影响,新闻教育领域内跨学科、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新闻传播教育界和业界之间对话和合作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和迫切。
2.从内部壮大学术体系与知识体系,创新推进新闻教育变革
新闻业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这些变化触及并影响了新闻教育。在新闻业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相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大众媒体将其广泛传播给大众。当下,由于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不再稀缺,采写突发新闻的工作也不再专属于专业记者,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新闻变得更为个性化。和业界的新闻机构一样,学界的新闻教育机构显然也没有准备好应对如此复杂的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迄今为止,学界也只是采用了诸如增设邻近学科的课程、引进业界专家授课等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难以触及造成新闻教育焦虑的深层原因,没能从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出发去解决问题。对此,有研究呼吁将新闻教育从以行业为中心的模式重新调整为以“社群”为中心的模式,使新闻学在未来新闻业中发挥更大作用[8]。如此,变革后的新闻教育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新闻教育方法,与新闻实践相匹配。
新闻教育亟须创新,推动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建设。新闻学诞生于工业文明时代,本身有很多机器生产时代的痕迹,遗传了工业文明的一些基因,比如传统新闻产品讲究的是统一的价值判断、统一的生产模式、统一的产品规格、统一的产品样貌,流水线式的生产特质和评价标准,甚至是审美取向都很类似。所以,当下所授新闻学主要的知识体系无不带有工业文明时期的印记,比如新闻价值要素、媒介社会功能、新闻伦理法规等。当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以讲求效率、流水线作业、大工业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背景下诞生的新闻传播业,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危机。曾经,新闻教育在工业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大众文化影响甚巨。记者职业本身就因为分工的不断细化而带有明显的工业文明印记,对记者职业伦理和新闻行业规范的阐述,对新闻伦理法规和新闻价值要素的论述,工业时代痕迹显著。信息社会中,新闻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集中表现为“自由、开放、共享”,其中“共享”是信息社会最具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9]。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需要的信息内容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借助于技术的革新,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融合。媒体开始倾向于从专业行业性特点向社会融合性功能转变。因此,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深处这种变化中,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必定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在被学界公认的新知识体系落地之前,教育所能做的就是坚定培养人才的初衷,坚持主流,小步快动,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在新闻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坚定维护学科的主体性与核心功能价值是新闻教育“守正”的重点,而“创新”主要表现为对新闻学科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壮大,对新闻业的重新构建,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创造新角色,从而使新闻传播与其他形式的传播有所不同。新闻教育对新闻学主体性的强调,对新闻学科核心功能的坚守,是对社会角色所要履行的特定功能的考虑,而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必需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传播生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新定义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新闻记者拥有前面提到的技能,尽管这些技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目标展现出来,但它们在本质上仍旧坚守新闻学科的核心功能与主体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正面、积极的作用。
新闻教育变革的目标之一,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经过教育后,拥有适应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新”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在传统的新闻教育中,学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升专业能力:文史哲等基础性知识、新闻传播学系统知识、学位论文和在实务领域内的研究实习等。然而,随着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特征趋于明显,传统的新闻教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跨学科课程或与其他能力相结合的课程逐渐进入新闻教育的课堂。课程的设计者希望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够将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到整个课程和专业知识中,这种调整新闻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做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显露了一定的必要性。
三、在新文科建设的实践中调整新闻教育的变革逻辑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要从夯实基础学科、推动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三方面开展,在思想观念上坚持突出中国特色,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强化学科交叉与科际融合,以问题为导向,高举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两面旗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的新文科。在新文科建设的这一目标框架下,新闻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工业化时代的新闻行业核心理论所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发生变化,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的特征趋于明显。当前,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表面上看是新媒体兴起、传媒技术迅速发展导致,实质上这只是外在的因素。新闻教育改革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是后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框架下,文科知识体系整体变化中的一个部分。作为一门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新闻教育变革在新文科建设中影响深远。
调整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只有从内部壮大新闻学科的学术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才能为处在焦虑中的新闻教育提供解决办法。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中国国情,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学界与业界、多学科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合理优化新闻教育,促进新闻教育变革。新闻教育的变革在于教育理念与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新闻教育以纸质媒介作为主要传播方式,内容相对局限,且操作模式固化,往往只关注新闻的采写、发行、宣传等方面,渠道单一,不够灵活。随着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新闻教育逐步利用新方法、新工具,其变革着眼于用户的体验、关注及分享。新闻教育的变革应积极利用新方法,找到新路径,推陈出新。思维模式决定了新闻教育的变革方向,过去以受众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考察受众的接受度、接受方式,过程单一。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新闻学的学术体系与知识体系应突破传统纸媒时代的研究习惯,逐步结合新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打破文理的学科壁垒,扩大新闻生产者的范围,使新闻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由此,新闻学的教育与知识体系才能紧跟科技潮流,受众关注不再单一化。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守正是在新闻学大学科的背景下,坚守逻辑结构与学科内涵。创新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信息时代学科之间的融合重塑。面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登上历史舞台,逐步取代纸媒,在学科教育与知识体系方面的学术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关媒介融合、跨学科交流、文理互通等相关领域的学术交叉亟待加强。二是运用VR、AI主播、H5等新媒体技术的新兴媒介形态,打破传统媒体的平行世界形态,构建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环境[10]。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过渡到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分享。三是建立和完善新闻教育人才数据库,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新文科的建设需要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过硬、新媒体技术运用娴熟的专业人员,亟须培养有觉悟、有能力、有技术的新时代新闻学人才。由此可以看到,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要抓好人文与科学两个方面,既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又不断以新的技术增强人才的竞争力。
四、结语
新时代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重视实践的新闻教育应立足国情,探索新闻传播学科的可持續发展路径。未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教育变革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固本优先,在坚定维护学科主体性与核心功能价值基础上,构建新时代新闻教育的学术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从内部强化新闻传播教育。另一方面要适应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带来的变化,满足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对新闻教育的要求,调整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注重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构建学界与业界合作对话的新机制,同时把握人文与科学的交叉,及时调整新闻学知识体系建构与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伟光.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16(12):4-23+204.
[2]程曼丽.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 中国编辑,2021(2):8-11.
[3]胡百精. 大学现代化、生态型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选择[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2):132-139.
[4] 童兵. 新文科建设和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的拓展[J]. 中国编辑,2021(2):4-7.
[5] 高晓虹,刘宏,赵淑萍,等.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创新[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6] 王润泽. 新闻学面临的挑战与新闻教育变革[J]. 中国出版,2020(14):10-14.
[7]龙强,吴飞. 认同危机与范式之惑:传播研究反思之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18(2):73-84.
[8] Mensing, D. Rethinking [aga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 Studies,2010(4):511-523.
[9] 孙伟平,赵宝军. 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J]. 哲学研究,2016(9):120-126+129.
[10]葛明驷,沈阳,李祖希.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电视VR应用多维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4):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