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身为开国十大将军之一罗瑞卿的长子,罗箭有着与普通人不同的成长经历。1938年,他在延安一出生,父亲就到太行山作战去了。在罗箭的记忆中,与父亲第一次见面是在保育院。
罗箭回忆,父亲对他的真正影响,是从进京后开始的。有一天,他们兄妹几人坐在一起聊天,聊到将来要学什么专业时,在一旁的父亲说:“我们打了一辈子仗,建立了新中国,可建设这个国家就靠你们了。我看,还是选择理工科好,將来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当年为孩子们取学名时,罗瑞卿写了“箭、宇、寰”3个字让3个儿子挑。当时罗箭不在家,二弟挑了“宇”,三弟挑了“寰”,剩下一个“箭”。罗瑞卿说:“这个就给小卿(罗箭小名)吧!”父亲是用他们的名字,寄托心中科技强国的夙愿:希望新中国尽快研制出火箭、原子弹和宇宙飞船。
1958年,高考物理考了满分的罗箭,被中国科技大学原子能专业录取。3年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核物理系,从各大学招收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罗箭如愿以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自己培养的原子能专业人才。
在父亲的鼓励下,1963年,大学毕业的罗箭来到国防科工委某试验基地,参加了我国第一次、第二次核试验,两次荣立三等功。后来,妹妹罗峪书也选择了罗箭的专业。罗箭说:“当时聂荣臻的夫人张瑞华劝父亲:‘家里已有一个孩子去搞核专业了,那个东西对人体还是有伤害的,女孩子就不要去了。父亲却说:‘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去,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
“我们的名字寄托着父亲那一辈富国强兵的期望。不但我们兄弟三人走进了部队,我的两个妹妹也被父母送上了国防科技战线。”罗箭说。
罗瑞卿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这一点也体现在治家和教育子女上。因为工作忙,罗瑞卿不常见到孩子们,便在墙上写下他的要求:“学习必须是最好的,中学不许谈恋爱,大学不许结婚。”“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一定要看《毛泽东选集》,要熟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平时生活中也要按照这个做,这个就是标准……”
罗箭说:“我从小上学填表,都是只填母亲的名字,不填父亲的。”1952年,罗箭在北京101中学读书后,供给关系在学校,暑假领了伙食费回家,就把钱交到大灶上。他说:“我和弟弟妹妹都不能和父母一起吃小灶。”
1963年3月,罗箭等一批科技人才受命到新疆核试验基地工作,这是一项绝密的国家任务。罗箭回家默默地收拾好行李,对父母说:“我要到外地出差一段时间。”父亲问:“干什么去?”罗箭说:“这次执行的任务不能说。”父母相视一笑,温和地对儿子说:“去吧!”其实,身为“两弹一星”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罗瑞卿,怎么会不知道儿子执行的是什么任务。
“生活俭朴,严格要求自己,是父母那一代共产党人的共同品质。我们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妹妹长得快,裤腿一截一截往上接。回想一生,父亲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虽没有固定的、成文的家训,但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罗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