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佳公子: 赵雍和他的绘画艺术

2021-05-11 05:39汪映雪
中华瑰宝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马赵孟頫绘画

他本是『魏国佳公子』,继承其父赵孟頫的文化基因,二十岁时便赢得书画大家柯九思的赞叹。他书画俱佳、才艺超群,却被过于耀眼的父名所掩,被视为『亦步亦趋』的模仿者。

佳公子的艺术追求

赵雍(1289—1369年),字仲穆,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魏国公赵孟頫的次子。他“姿貌雄伟”“有父风”,自少年时便显露出过人的聪慧。

赵雍书画皆承继家学,绘画方面,于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无所不能;书法方面,真、行、草、篆诸体兼擅。相传他还曾为父亲赵孟頫代笔写书作画,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网》中记载:赵孟頫见“山下有乘骏马者,出没于其间,乃天然一图画。心有所得,以目疾未愈,不能举笔,因命子雍代之”。《书史会要》称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僧寫《金刚经》,未及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此外,赵雍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书画鉴赏家,宣文阁鉴书博士王沂赞其“诸公贵人间问海内精赏鉴可召用者,余曰:吴中赵仲穆与生、淮南陈新甫而已”。

元代科举考试一度断废,举荐和献画是文人步入仕途的重要渠道。相较于大部分文人,赵雍无疑是幸运的,作为南宋宗室之后,他早年以父荫入仕,被授昌国州知州,累迁集贤待制、湖州路总管府事,并以画艺得到元皇室的优待,晚年辞官归隐家乡湖州直至去世。书画创作贯穿了赵雍的艺术生涯,也是他个人魅力的集中展示。他与友人雅集时曾自信地表示:“斯气象殆非有声画而已,然画当属之我也。”故诗人王逢在获赠其画时有感而发“魏国佳公子,烟波小钓徒”,此言不虚。

赵雍尤擅长人马画。人马画是一个古老的绘画题材,即人物与鞍马相结合的复合绘画形态,成熟于晋唐时期,出现了曹霸、韩幹、韦偃等一批名家。北宋李公麟以白描作画,拓展了人马画的表现形式。南宋时期,人马画一度衰微。到了元代,蒙古族通过马上征战建立政权,人马画再次得到复兴。对于元代人马画的发展,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有过一段精妙的总结:“吾闻良马之德比君子,画图往往形骸似。昔传韩幹曹将军,继有龙眠李居士……当代吴兴赵荣禄,笔精墨妙惊流俗……吴兴可嘉相继者,仲穆声名绝潇洒……”赵雍把其父赵孟頫的技艺演绎得炉火纯青,我们从其存世代表作《三世人马图》《挟弹游骑图》和《骏马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他的个人风格。

家风承继的象征:《三世人马图》

《三世人马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由赵孟頫、赵雍、赵麟祖孙三代分别绘制的三段人马画组合而成。从画面表现来看,这三段画均无背景,以线描为主,淡设色而成,构图简洁,笔墨精练,风格源于唐宋以来的人马画传统。实际上,赵氏三代对于唐宋名家确实有过刻意仿学。元人陈镒在《题院判石末公见惠赵仲穆双马图》一诗中写道:“流传韩幹旧墨迹,湖州公子亲临摹。”凌云翰在《题仲穆画马》诗中亦有“吴兴自得曹韩法,父子丹青更一家”之说。可见赵氏一门专学过传统画法。有文献记载,李公麟的传世名作《五马图》曾被赵孟頫和赵雍一再临摹研习。

在《三世人马图》上,赵雍显示出对白描技法的熟稔驾驭能力。仔细对比后发现,他所绘形象源自《五马图》的第一匹马“凤头骢”。但与之不同的是,赵雍所绘的人与马均透露出一股温和安静的气质:牵马的胡人鹰钩鼻、络腮胡,拱手站立,神态恭敬,所着服帽具有元代特色;身旁的白马身量略显娇小肥硕,眼神平和,松散下垂的红色缰绳暗示了此马温顺可亲。

据题跋可知,赵孟頫落笔于元贞二年(1296年),赵雍和赵麟父子再题时为至正十九年(1359年),已经过去了六十三年之久,因此赵雍不禁感慨“拜观之余,悲喜交集,不能去手”。在精妙的艺术演绎之外,一家三代的笔墨传承在此卷得以集中展示,更显得此画弥足珍贵。

古雅文意的抒发:《挟弹游骑图》

除了继承父亲的笔墨技法,赵雍在风格方面也沿袭了赵孟頫的“复古”旨趣,他坚持“作画贵有古意”和“画人物以得其性情为妙”,《挟弹游骑图》即为一个精彩案例。

《挟弹游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了一位乌帽朱衣的贵公子,手持长弓,骑于一匹黑斑花马上,似乎被鸟鸣吸引,正勒马回望身后树荫的场景。赵雍故意留有悬念,没有画出飞鸟,这种场景安排使得画面增添了跌宕的情节,吸引着观者探寻的目光。此画在人物鞍马之外加入了丰富的背景,这是对传统人马画构图的创新。画面元素的增加突显出赵雍对细节刻画的深厚功力。黑斑花马的鬃毛以晕染而成,黑白分区层次分明,一粗一细的两棵树分别使用夹叶法和点叶法完成,树叶排布整齐。尽管画面使用了红黑重色,但工整细腻的线条和大面积赭色的过渡,使得画作色彩富于层次感,整体气息古雅含蓄,绝无夸张外露之嫌。

《挟弹游骑图》中马的形象依然是骄肥而温顺的,骑马者身着唐制官服,神情闲适从容,气度不凡,正契合了右上角迺贤的题诗“长安少年豪侠者,茜红衫色桃花马”。画面古意盎然,具有唐人遗风。值得一提的是,古今游猎题材多表现的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而在《挟弹游骑图》秀妍静穆的画面里,画家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悠闲潇洒、向往平静的状态,这或许也是赵雍内心所期盼的理想生活。

宫廷趣味的表现:《骏马图》

当赵孟頫于1322年逝世后,吴兴赵氏家族依然与元代宫廷保持着密切联系,“魏国公子”赵雍接替其父成了核心人物。赵雍因书画才艺得到元惠宗诏见,并担任集贤待制一职,步入元代宫廷绘画机构。同时他拥有进入内府观览、临摹古画的特权,这对于其画艺增长大有裨益。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杨维祯在《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中形容:“吴兴小赵精天机,出入内府阅秘奇。亲摹此本第一幅,闭户三月忘朝饥。”赵雍出色的书画鉴赏能力或许便是在京任职十余年的过程中历练而成,在内府临摹古画的独特经历也让他的绘画“复古”实践有据可依。

在与贵族的交往过程中,赵雍的绘画逐渐将“复古”实践与宫廷趣味两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丽华贵的格调,深受宫廷上层人士的喜爱。

作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骏马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工笔人马画与青绿山水结合的典范,此画是赵雍为色目官员孛颜忽都所绘。画面背景是元代流行的“一河两岸”式构图,由横贯的河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在前景坡岸上,茂密的树叶和青绿的坡岸暗示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夏时节。右方一位乌帽白衫的奚官正倚树小寐,任由所牧五匹毛色各异的骏马自由闲走于草地上。赵雍对五匹骏马的动作进行了精心设计:左上方的黑白二马交颈嬉闹,一前一后的枣红马和黑马正低头默默进食,四马的环形站位突出了画面中心—正在倚树擦痒的白马,它正仰头弓腰,倚靠在一棵弯曲的树干上,活灵活现的神态令观者忍俊不禁。深究画面背后的寓意,我们不难发现,“擦痒马”的出现与受画人孛颜忽都正待重返沙场的现实状态息息相关。赵雍以此画相赠,暗喻着孛颜忽都正如同这匹千里神驹一般,静极思动,必将会在沙场上大有作为。以这幅笔墨精致、色彩富丽又寓意吉祥的绘画作为礼物,赵雍的绘画特长承载了一定的社交功能,为他赢得了元廷统治阶层的礼遇。

承平气象与文人情怀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写实技巧上,赵雍的人马画似乎未能超越前人,马的形体结构甚至有时会略显失准。唐宋名手笔下的骏马往往外形高大健硕、筋骨外露,展现的是骁勇雄强的气魄。而赵雍笔下的马,正如元人张昱所形容“赵家富有曹韩样,摹出承平气象来”,马的神态趋于安静、温顺,体形相对娇小,表现的是“承平气象”里懒散悠闲的状态。这种富于文人情怀的人马画,也正是赵雍的个性所在。

赵雍的人马画在继承唐宋传统和家学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他不仅将人物与鞍马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还通过细腻的工笔刻画出人与马的内在个性,拓宽了人马画的表达意涵。通过细致的线条描绘、多层的色彩渲染,赵雍将人马画和山水画有机结合,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内容,并使绘画具有象征意义,最终实现借“马”抒情的效果。

赵雍显赫的家世让他的艺术天赋能够自由舒展,但他的个人才艺又往往被过于耀眼的父名所掩,被视为“亦步亦趋”的模仿者,不为后人所熟悉。然而,当我们回溯历史会发现,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已超出想象,奎章阁鉴书博士、书画家柯九思在观看年仅二十岁的赵雍所作《江山秋霁图》时竟会自叹不如,发出“笔底秋山那可及”的赞叹。我们也由此可知,赵雍的能力绝不仅限于人马画题材,在元朝日薄西山、气数将尽的时代,赵雍的艺术创作成为画坛上不凡的绝响。

汪映雪,就职于浙江省文物鉴定站。

猜你喜欢
人马赵孟頫绘画
按兵不动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人马大战”
词语逗趣
人马体系尽显游击战本色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