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2021-05-11 05:02史玉民
华东经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高质量

林 凯,顾 锋,史玉民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哲学部,安徽 合肥230026;2.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一、引 言

为了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于2016 年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针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目标、格局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此以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2018 年,党和国家结合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要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以生态发展为导向,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以点带面,引领整个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虽然学者们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比较多,但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归纳。因此本文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方法,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 进行分析,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内涵?其内部关系是什么?应对举措又是什么?进而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的框架。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术界分别从长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借鉴。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相关研究

张捷等(2020)[1]利用生态元的核算方法构建数据库,通过测算生态元总量和生态元的变化,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流域生态元实施机制构建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参与主体、补偿模式等。赵小姣(2021)[2]从立法理念更新和法律制度体系的塑造、重塑以流域为核心的执法体制、绿色司法理念和绿色权责共享为目标等四个角度提出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改革需要的法治体系。曾刚等[3](2020)选取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比重等六个综合反映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风险的指标,借助统计面板数据,采用累计求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综合性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此方面所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包括建设思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王金南等(2020)[4]认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短板,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源头预防、“三水共治”的策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杨荣金等(2020)[5]提出了规划和建设服务于应急预警和管理决策的长江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加强长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制定长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分阶段分区域目标等三个方面的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时润哲等(2020)[6]从生产性正义、分配性正义、消费性正义、生态性正义四个维度阐释空间正义在构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利益协同机制中的作用,应以“点、线、面、体”协同共促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带全面、可持续发展。段学军等(2019)[7]对长江岸线资源的系统进行调查与评估,发现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生态变化与问题的主要原因,借鉴莱茵河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刘冬等(2019)[8]分析上游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屏障与难题,并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此方面建设的策略,即功能区分、工程措施、制度保障。

(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

方一平等(2020)[9]提出了从功能到治理、从区域到县域、从平原到山区、从主干到支流等战略思路,进而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曾刚等(2020)[10]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的角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齐普夫(Zipf)规模位序分析等定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孙智君等(2020)[11]论述和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认为是重大引领作用的战略体系,体现了全局性与多层面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前瞻性与时效性的统一。刘鸿渊等(2020)[12]认为,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整体创新发展能力弱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才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实现这一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曾贤刚等(2020)[13]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DEA技术计算了不可分离假设下城市的生态效率,同时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将自然因素引入效率测算中,使用Tobit 模型,结合新发展理念,定量分析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汪侠等(2020)[14]分析了长江经济带108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多种工具,对这些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包括区域差距、效率和技术变化等,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律,提出了相关建议。黄德生等(2020)[17]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以及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梳理长江经济带11 省市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李储等(2020)[16]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当前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明确了这一区域政策变迁的特点,借助相关理论,构建了本土化的政策分析框架,并提出四种政策设置模式。

(三)简要述评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从扎根理论和质性分析方面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而同样是大江大河的黄河却有相关的研究,如邵鹏等(2020)[17]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利用扎根理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扎根理论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和阐释,能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选择

本文使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社会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特征集中体现在:首先,全面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资料;其次,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为研究者提供比较丰富的理论解释。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可信度比较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使用比较普遍[18]。本研究是从能够获得的新闻报道文本中提取和归纳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种资料,然后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此进行阐释和分析,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最终建构一个具有分析效力的理论框架。本文倾向于进行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需要从学理上进行分析,而扎根理论擅长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归纳,主张从数据的研究中提取概念建构理论,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得出的结论适用性比较强,能保证信度和效度。

(二)数据收集及处理

本研究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主要来源于求是网,该网站上传的数据和资料权威性非常高,是对众多报纸和媒体资源整合的结果,在新闻报道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本研究以“长江生态”为关键词在该网站上进行搜索,检索文本资料时间范围为2017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共获得52 篇这方面的新闻报道,然后对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最终获得与长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有关的媒体报道共有46 篇,分别来自13 家媒体,具体见表1所列。

表1 数据来源与描述

四、研究内容与分析

在研究内容确定和分析过程中,本文采取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研究,然后通过三次编码,确定研究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对编码的饱和度进行检验。扎根理论发展到现在,有三个理论派别,本文所采取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的是施特劳斯(Strauss)和柯宾(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19]。

(一)扎根理论分析

1.词汇云分析

词汇云分析常见的方法为关键词词频统计,通过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文本主题。通过词汇云分析,能够显示出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并且用大号字体来表示这一关键词,字体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更好理解文本的内涵。本文共筛选出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相关的46 篇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词汇云分析,了解关键词的频率状况。由图1 可见,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等字体最大,说明使用频率最高,进而验证了本文所筛选文本资料符合本文研究的需求。

图1 文本整体词云

2.开放性编码

针对所筛选的46 篇文本,使用NVIVO12 软件对此进行开放性编码,从原始数据中整理出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初始语句208条,对初始语句进行梳理整合,并对其进行合理编码,然后提取出相关概念,最终得到概念共30个,具体见表2所列。

2)生活习性。苹小食心虫在渭北果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剪锯口四周皮缝、吊枝绳等隐蔽处结茧越冬。渭北6月初越冬代成虫羽化,卵多产于果实胴部,卵期7天。孵化后蛀入果实20多天后,由原蛀孔边缘脱果,沿树干在隐蔽处做茧化蛹。7月中旬发生第1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2代,卵期4~5天,孵化后造成二次为害。9月上旬幼虫脱果越冬。成虫对糖醋液有趋性。

3.主轴编码

通过主轴编码,对开放性编码所提取的概念进行重新组合,能够发展主类属,并能够分析主次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20]。本文通过该方法明确了由30 个次类属归纳出发展方式、发展要素、发展思想、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思想、生态补偿、政府举措8个主类属,具体见表3所列。

表2 开放式编码的概念形成举例

续表2

表3 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结果

根据分析可以发现,文本量和参考点比较多的编码说明这一内容被众多媒体所关注,是众多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根据表3 的文本量和参考点可以看出,新闻媒体非常关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思想”和“生态治理”问题。由图2可以看出,长江、绿色和生态发展等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关键词,说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向绿色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变。由图3 可以看出,长江、生态、环境、补偿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说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进行生态补偿、强化生态管理等是生态治理关注的重点内容。

图2 发展思想词云

图3 生态治理词云

4.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构建扎根理论概念的关键,首先,对主范畴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筛选出核心范畴;其次,通过系统分析法,对核心范畴有关的概念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归纳;最后,构建扎根理论概念[21]。利用NVIVO12对主轴编码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再反复比对文本资料,最终构建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见表3第1列和第2列)。

5.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为了验证所构建的理论是否完善的重要步骤,扎根理论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选取大量的样本,对样本的需求比,只有充足的样本,才能保证理论达到饱和度。一般情况下,只有理论达到饱和度之后,才可以停止采样工作,否则采样工作将持续[22]。本研究通过仔细分析文本资料,未发现新的节点,可以判断样本比较充足,研究框架比较完善,通过检验。

(二)热点分析

通过文本筛选分析,共筛选出来自13 家权威媒体的46篇报道。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编码分析得到8个核心编码,然后对这些核心编码进行交叉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交叉分析表中是从8个维度对13 个媒体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这些媒体在文本总参考点中所占比重。首先,由表4 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参考点所占比重为24.52%,《中国环境报》参考点所占比重为14.42%,《光明日报》参考点所占比重为12.02%,说明这三家媒体对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报道较多。其次,由交叉分析表还可以看出各大媒体对同一主题关注的重点,比如关注的维度、关注的内容等。如《人民日报》的关注点在“生态思想”维度,其关注点所占比重为36.36%,而《光明日报》关注点偏高的维度为“生态补偿”,所占比重为23.08%,说明这两家媒体关注的重点分别是“生态思想”和“生态补偿”。再次,关于“指导思想”维度,13家媒体此方面参考点所占比重均比较高,说明这一维度是大多数媒体所关注的重点,许多媒体都对“指导思想”维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报道。最后,从“生态治理”的维度来看,其中《人民日报》参考点占比为35.71%,《新华网》参考点占比为21.43%,说明两家媒体对“生态治理”维度的关注度比较高。

表4 交叉分析 单位:%

(三)模型构建

图4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可以分为1 个主题、2 个方面、8 个内容。1 个主题是应对措施,2个方面是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8个内容指的是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形成过程,需要有新发展理念的指导,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要素;生态保护中要在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做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补偿工作;同时也包括此方面的应对措施。明确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才能更好地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23]。高质量的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环境效益的发展,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一体推进的关系。

(四)现实困境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是长江经济带仍存在以下诸多困境:如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沿江地区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生态补偿的区域利益仍需进一步协调,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传播和生态思想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等[12,24-25]。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深入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问题,分析的重点在于三个层次,包括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和应对措施,具体的内涵维度共有8 个,包括发展方式、发展要素、发展思想、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思想、生态补偿、政府举措。长江经济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更应该是生态保护共保联治的示范区。针对本文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框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1)加强生态协调治理。长江流经多个地区,不仅涉及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以及河、湖、湿地等流域,还涉及水、路、港、产、城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再加上有些地域、流域跨越多个省市,涉及跨区域问题,需要多方协同治理,因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必然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的发展为生态协同治理找到了一条可行性路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合作,在纵向和横向上形成网格化、一体化。

(2)树立生态优先理念。长江经济带的各级政府应该自觉地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明确自己应承担的伦理责任,将环境伦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中,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公众参与的生态民主原则,保障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决策的生态权益,公众要有平等的生态知情权。长江经济带的企业应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对策,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对长江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生态伦理教育,真正承担起生态保护责任。长江经济带的居民要养成珍惜生态、爱护生态的习俗,自觉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的保护进行监督,发现有任何损害长江经济带生态利益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社区生态保护的活动。

(3)厚植生态传统文化。2018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敬畏生命、乐山乐水、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万物一齐、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观念,就属于这类丰富的、持续传承的生态文化。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经济带许多流传下来的古书、古诗、古训和谚语都是我国古代丰富生态保护思想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着很多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念,能够带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生态优先思想观念和原则的提出,对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构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变人们以往对待生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尊重自然的权利和价值,善待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4)强化生态思想教育。在长江经济带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大力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如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及任职培训中加入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理念、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对长江流域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日常性、普及性的生态伦理教育;重视生态伦理课堂教育,加大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知识在课程教学、班会教育及课外兴趣活动中的比重,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实践与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营造企业的生态文化,对企业负责人开展生态环境法律和知识培训,开展生态知识讲座、生态责任教育、生态知识的讨论或辩论会、生态知识有奖竞答或生态知识演讲;开展“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形象直观的生态伦理教育内容为基本要求的生态文明教育,尝试建设具有本社区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伦理宣教项目、小型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社区生态伦理教育课堂、教育场所、宣传栏等;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网络、报刊、电视等相关媒体,加大长江经济带环境协同治理的宣传力度,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意识。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长江之头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