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凌云,姜玉娥,饶芬,韦夏,林彩颜,陈朝霞
(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PICC置管的应用能够为新生儿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有利于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刺激以及疼痛,能够避免高渗透压药物应用中对患儿血管产生的刺激及损伤。然而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皮肤娇嫩,并且身体免疫力较低,所以在PICC置管中可能出现并发症,例如局部红肿、导管滑脱以及静脉炎等[1],所以还需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来预防置管期间的并发症。以下将分析对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护理效果。
抽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1260例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依据护理模式分组,观察组:630例,男311例/女319例:胎龄35~41周,均值为(38.5±1.2)周;出生体重876~2952g,均值(1522±679)g。对照组:630例,男316例/女314例:胎龄35~41周,均值为(38.4±1.3)周;出生体重879~2950g,均值(1525±676)g。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患儿入组标准:(1)具有PICC置管需求和置管条件;(2)患儿属于初次PICC置管者;(3)患儿家长对研究和PICC置管方案等知情并同意;(4)患儿并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抗凝药物应用史;(5)患儿未合并血小板减少情况以及全身感染病史;(6)患儿置管时间超过1周;(7)患儿的胎龄、性别等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患儿存在过敏体质情况或对相关药物具有过敏情况;(2)患儿穿刺一侧已留置其他相关导管;(3)患儿对于导管所含物质成分具有过敏情况;(4)患儿存在血管畸形或者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2组患儿PICC置管均为本院同一组具有操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完成,在置管前维持患儿穿刺一侧手臂外展90度,并在操作中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完成PICC置管,2组患儿PICC置管成功后利用无菌纱块对穿刺点进行覆盖,并以3M透明敷贴实施妥善的外部固定,并可沿患儿血管走形给予适量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涂抹。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即严格依据置管流程进行操作,并遵循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穿刺点情况,做好妥善外部固定等;同期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具体为:(1)循证问题:组建循证护理干预小组,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小组长以及管床医生等成员,共同进行循证护理有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由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讨论明确循证问题,同时确定患儿在置管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例如导管移位、静脉炎、导管感染、导管阻塞以及出血等。同时利用维普、知网等相关资源数据库进行关键词的检索,综合临床经验以及院内专家的意见明确最佳循证证据;(2)循证支持与护理:1)静脉炎:该并发症的产生与管道置管期间对患儿静脉产生机械性摩擦有关。所以在护理中进行穿刺前须采取相应的镇静护理措施,穿刺中需要确保护士的临床经验丰富,佩戴无菌手套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在进行穿刺以前,还可通过湿热敷的方式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炎性递质大量释放,完成置管后应用水胶体敷料,并且宽度需超过穿刺血管大约2cm;2)感染:由于患儿机体免疫力低,敷料更换频率以及无菌操作等均是诱发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所以在护理中需严格执行无菌规程,在消毒过程中将置管口作为操作中心,并以五厘米作为操作半径,导管应用期间需要定时进行冲管以及更换敷料,并定期为患儿更换肝素帽。如发现敷料存在渗血、卷边以及潮湿等相关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更换,同时需要加强巡视力度,密切监测穿刺点的异常状况;3)出血:该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新生儿活动频繁,使得穿刺点局部渗血有关。在护理中可不应用肝素进行冲洗导管,在完成穿刺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液体的输注,对于加压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良。例如应用无菌纱球放置在患儿穿刺点局部,再以透明敷贴对纱球外进行妥善固定,最后以弹性绷带进行持续加压包扎:4)导管阻塞:在护理中,需要及时为患儿更换肝素帽,坚持定时冲管并进行正压封管。在护理中采取可来福接头,输液结束后需要对输液器以及来福接头端进行分离,确保形成正压,从而更好地防止血栓形成。护理期间需加强患儿巡视力度,密切监测导管的畅通性,避免出现导管的扭曲以及打折等不良情况;5)导管移位:在患儿应用PICC置管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半坐卧位,在完成穿刺置管之后需要拍摄胸片对患儿导管位置进行检查。同时对患儿运用抚触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避免患儿过度哭闹或者肢体活动频繁使得导管发生移位。对于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如导管外露长度超过两厘米,需要采取S形固定法。如果导管外露长度为零,则需要应用C字形进行固定,确保导管和透明敷贴两者边缘能够间隔超过一厘米,防止发生导管脱出。
表1 2组PICC置管并发症率对比[n(%)]
表2 2组穿刺点局部渗血、肢体肿胀发生率对比[n(%)]
(1)统计两组患儿PICC置管期间导管堵塞、静脉炎以及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对比2组患儿穿刺点局部的渗血以及肢体肿胀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ICC置管并发症率为0.63%,对照组为5.08%,P<0.05。
观察组患儿穿刺点局部渗血、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PICC置管是对于长期接受静脉输注药液治疗的患者比较常用的一种静脉输液通路,在其应用中具有柔软性良好,对血管内膜产生刺激性小以及生物相容性高等一系列特点,特别是在新生儿的治疗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置管的应用中并不会对肢体活动产生限制,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留置和应用。许多危重患儿在治疗中需要长期进行输液,通过运用置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据报道[2,3],PICC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新生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外周静脉细小、高渗药物损伤大和患儿外周静脉条件相对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然而,PICC置管应用期间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并诱发并发症,如常见的静脉炎、导管阻塞以及局部感染等,使得患儿痛苦进一步增加,并且也会影响PICC的实际应用效果,最终对患儿疾病治疗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新生儿来说其皮肤厚度相对较薄,同时皮肤当中结缔组织以及弹力纤维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得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所以PICC置管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高,所以需要加强对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的科学护理来预防并发症,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4,5]。
患儿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风险性较高,例如比较常见的静脉炎、局部感染、出血以及导管阻塞等,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其特定原因,例如静脉炎的发生往往与管道对患儿静脉产生的慢性机械性摩擦有关。导管感染的发生与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敷料更换频率不当以及未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等有关。局部出血的发生往往与患儿置管后无意识活动以及较为频繁有关,从而导致穿刺点局部出现渗血情况。导管阻塞的发生十分常见,主要与药物因素、护理因素有关。导管移位的发生则与患儿过度哭闹、抓扯导管以及肢体活动过度等有关。通过对以上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来规避上述风险因素,能够有效降低患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率,从而确保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循证护理的应用中要求护士正确、审慎以及明智的运用相关的科研结论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的针对性。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患儿肢体肿胀以及穿刺点局部渗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循证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