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行动

2021-05-11 03:43:04
农民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村部农田粮食

农业农村部实施粮食稳产增产“五大行动”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最近,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 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抓好粮食生产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压责任稳面积夺丰收”“强科技提单产夺丰收”“防病虫抗灾害夺丰收”“强化政策夯实基础保丰收”“监测预警保丰收”五大行动,细化职责分工,落实关键措施,环环紧扣、一招不落,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要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只增不减,着力稳口粮、增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 亿亩以上、力争玉米增加1000 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000 亿斤以上、力争更多增产。

围绕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五大行动”具体内容为:

(一)压责任稳面积夺丰收行动。

将2021 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人民政府,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指导性指标,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遏制“非粮化”倾向。围绕主要粮食作物,集中连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带动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研究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指导意见,挖掘粮食面积潜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把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到地块,引导种植目标作物,防止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种植面积。

(二)强科技提单产夺丰收行动。大规模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集成推广40 套区域化、标准化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打好种业翻身仗,遴选发布高产优质多抗主推品种,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1 亿亩,在东北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6000 万亩。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的购置补贴,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破解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稻区,特别是双季稻地区机械化育插(抛)秧难题,进一步提高东北、华北地区玉米机收水平,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农机手培训,提高作业质量,减少粮食机收损失。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加强种粮农民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三)防病虫抗灾害夺丰收行动。

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蝗虫、稻飞虱、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加密布设监测网点,培育病虫防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全面提升生物灾害防范能力。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制定发布《科学应对“拉尼娜”确保农业丰收预案》,分区域细化应对措施,做好旱涝灾害、低温冻害、台风等重大灾害防御,落实科学防灾减灾措施,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救灾物资调剂调运,强化农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指导灾后生产恢复,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四)强化政策夯实基础保丰收行动。积极争取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规模。研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省、大县的支持力度。整合优化部内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等存量资金,明确向粮食生产倾斜。积极争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增量资金,精准支持扩大玉米面积、防灾减灾等重点任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成1 亿亩年度建设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农产品种植技术落后问题的重要指示,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关键技术补贴力度,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五)监测预警保丰收行动。

加强粮食作物生产进度和苗情墒情调度,及时反映情况。跟踪监测粮食价格、库存变化、收购进度、成本收益等市场信息,定期编制发布主要粮食品种供需平衡表,及时预警、稳定预期,有效服务调控决策和市场引导。做好国际粮食市场和贸易的监测分析,强化国际农产品供求形势和政策动向研判,定期报送国际市场价格与供需快报,对全球粮食主产国和重要贸易国生产、消费、库存、贸易、物流全产业链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掌握产销和贸易动态。适时发布粮食生产、市场信息,稳定社会预期。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强化农资保障、强化宣传引导,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强调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全年1 亿亩建设任务

3 月3 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部署2021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耕地这个要害,加快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质量推进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坚决完成1亿亩建设任务,确保“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2020 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91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395 万亩,超额完成中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各地要全力抓好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多措并举,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要加强工程组织实施,加快项目准备、任务分解、立项批复、招标投标、工程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工作。要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收益、政府债券等政策,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要强化建设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建设质量。要加强工程建后管护,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要严格开展监督考核,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定期调度和评价激励,加快项目上图入库。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相关链接

农业农村部关于完善农田建设项目调度制度的通知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农田建设调度制度等相关要求,定期调度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建设督促指导,为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农田建设实际情况,经研究,农业农村部决定对农田建设项目调度制度予以优化完善。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

奋战100 天夺夏粮丰收行动方案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今年年份特殊,确保夏粮首战告捷,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对赢得全年粮食生产主动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 周年,意义十分重大,决不能出问题。为全力抓好夏粮生产,我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组织开展“奋战100 天夺夏粮丰收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背景

当前,西南冬小麦进入孕穗期,江淮南部开始拔节,黄淮返青起身,华北西北陆续返青。总的看,当前主产区大部小麦苗情长势正常,夏粮丰收基础较好。但部分地方苗情长势不均衡,遭遇“倒春寒”、春旱几率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流行风险高。必须从春季田管开始,环环紧扣、季季紧抓,落实以“促弱转壮、控旺防冻、防病治虫”为重点的田管措施,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二、思路目标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突出重点区域、紧盯关键农时,坚持因苗施策、实行分类管理,落实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力争通过奋战100 天,夺取夏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首战告捷。

三、重点任务

(一)保苗促蘖构建合理群体。返青起身期是促弱苗转壮苗、促小蘖赶大蘖的关键时期,促控结合,以保苗促蘖为重点,构建合理群体。做好镇压划锄,增温保墒,促根长蘖。旺长麦田,返青期镇压或深锄断根,起身初期化学调控,适当推迟肥水。晚播弱苗要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趁墒适时追肥,促群体多分蘖。强化小麦条锈病等病虫草害防治,组织做好统一防治、专业化防治,切实控制小麦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为中后期管理争取主动。

(二)防冻抗旱攻粒数促大穗。拔节期小麦群体茎蘖数即将达到高峰,是争取粒数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倒春寒”风险最高的时期。要肥水齐攻,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为重点,努力争取适宜穗数。要根据天气情况,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促进穗数、粒数均衡发展。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做好“倒春寒”防御,及时浇水补墒,适时追肥,提高小麦抗寒能力,减轻冻害影响。

(三)防病治虫固穗数增粒数。抽穗扬花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期,也是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期。要确保扬花期肥水供应,以巩固穗数、增加粒数为重点,因苗适当补肥补水,争取足够粒数,扩大库容量。抓好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重发、常发区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全面预防”,华北、西北、黄淮北部等偶发区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

四、进度安排

2 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夏粮生产气象条件。制定印发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启动进村入户农技指导活动。

3 月:召开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现场会,组织江淮、黄淮麦区做好以纹枯病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控工作。防范春旱、“倒春寒”等气象灾害。

4 月:加强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以及生产指导培训,组织黄淮及以南麦区做好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控工作。

5 月:组织黄淮海麦区做好以小麦蚜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控工作。举办全国小麦绿色生产现场观摩活动。防范“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分片区组织实地测产、会商预测产量形势,召开全国夏粮形势分析会。

6 月:对行动进行总结,宣传成效和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奋战100 天夺夏粮丰收行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分省具体负责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具体组织实施。各省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农技、植保、土肥等推广机构,要分别对接联系主产县(市),跟踪督促强化技术服务。

(二)加强工作督导。要加密调度频次,加强形势会商,及时掌握反映工作进展。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和技术人员,采取包县包乡包村等形式,进村入户,责任到人,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努力做到夏粮丰收不到手,工作督导不放松。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队伍和各省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巡回督导指导。

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

(三)加强培训指导。要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编发技术手册、明白纸、挂图和网络信息,及时将技术方案发送到基层农技员和广大农民手中。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微信、“12316”平台等手段,组织专家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深入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带动小农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四)抓好宣传引导。在全国农技推广网开辟活动专栏,集中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通过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效应。及时发布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防灾减灾等信息,努力营造夏粮生产的良好氛围。

关于开展2021 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要求,严厉打击假冒侵权、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春季生产用种安全,经研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2021 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以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蔬菜、向日葵等作物种子以及马铃薯种薯为检查重点。在辖区内选择部分种子集中交易市场和种子经营门店开展检查,马铃薯种薯可在种薯仓库检查。

南方早稻主产区要严把种子质量关,东北玉米主产区重点检查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为,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重点检查进口种子,西北和东北向日葵主产区重点检查向日葵种子包装、质量及假冒侵权等问题。

二、检查内容

(一)标签、档案和经营主体备案情况。检查市场销售种子的标签、使用说明、二维码等内容是否完整、规范,可追溯是否能实现等;检查种子经营门店台账是否齐全、规范,主体和产品备案是否完整等。

(二)品种审定和登记情况。检查主要农作物种子是否存在未审先推、越区种植、已撤销审定品种违法推广销售等;检查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种子是否未经登记而发布广告、推广,是否未经登记而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等。

(三)抽查种子质量和真实性。

各地对抽取的种子样品开展常规指标检测。此外,对玉米、水稻种子开展品种真实性、转基因成分检测,对马铃薯种薯开展品种纯度检测和主要种传病害鉴定,具备条件的可对向日葵品种开展真实性检测。

三、组织安排

(一)实施方式。此次检查以各省(区、市)自查为主,我部将对部分地区开展明察暗访及部级抽查检查。

(二)部级抽查检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安排由其另行通知。

(三)时间安排。各省(区、市)检查时间安排可依据本地种子市场情况自行确定。

4 月30 日前,各省(区、市)将工作动态信息报送我司,内容主要包括:开展检查的做法、成效、典型经验等。

6 月30 日前,各省(区、市)将此次检查总结报送至我司并抄送全国农技中心,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部署及开展情况、工作成效、问题建议、已查处案件情况等,并至少报送一起典型案例。我司将视情况对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省份进行表扬,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广。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此次检查是落实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年种业市场监管的重要一环,事关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各地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压实责任,加强工作宣传,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春季种子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供种安全有保障。

(二)突出重点,确保成效。对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加大检查力度,加强主要农作物和向日葵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监管。对于近年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品种,以及维权企业举报、农民投诉较多的品种,可适当加大抽查力度。

(三)规范程序,严格查处。认真落实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结合实际,依法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检查。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规范扦样、记录及取证等工作,妥善留存凭证资料,确保证据链完整。对于违反包装标签、经营主体备案等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场依法作出处罚;对于质量不合格种子要依法核查处理。要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加大处罚力度,按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联系方式: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市场监管处 宋伟

电 话:010-59193209

邮 箱:zysscc@agri.gov.cn

全国农技中心种子检验处 任雪贞

电 话:010-59194513

邮 箱:njzxzjc@agri.gov.cn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2021 年3 月1 日

相关链接

农业农村部公布235 项农作物种业标准名录

为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将截至2021 年2 月28 日有效的农作物种业和种畜禽种业标准名录予以公布。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猜你喜欢
农村部农田粮食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珍惜粮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26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我的粮食梦
农田创意秀
发明与创新(2017年3期)2017-01-18 05: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