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2021-05-10 03:06薛续友
理财·收藏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洛神赋顾恺之佚名

薛续友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是“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前盛行的文学形式,体现了文脉发展的内在相连。

此图中绘有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并在画面中穿插小楷书赋文。作品人物描绘细致生动,衣纹秀逸,山石以勾染为主,树木多夹叶,稍加点染,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南宋初藏于内府,明代经叶钶、项元汴等递藏,清初经王铎、梁清标递藏,后入内府,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唯一文图并茂的版本、第一次以连环画形式表达故事情节。

顾恺之(约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博学多才,擅绘画,人物画尤具点睛之妙。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仍保留着六朝时的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顾恺之和他那个时代的艺术水平。因此,它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据悉,顾恺之此画并不是简单地为文学作品配上插图,而是用绘画的方式对《洛神赋》重新进行阐述,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文学作品本身,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洛神赋图》采用了连环画形式,将赋中所描述的主要内容分段画出,主要人物重复出现,但每段之间又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使之浑然一体。

顾恺之如此成功地再现了动人的文学作品,缘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他进行艺术虛构,创作出既与现实生活相符合,又不同于人间俗世的“神仙境界”,这是艺术家天才的创造。《洛神赋图》中,顾恺之追求真实形象的塑造,追求神情、意境的表现,力求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呈现在纸绢之上。他运用“紧劲连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出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流畅笔调,采用游丝描的技法,著以艳丽的色彩,人物衣袂飘动,犹如春蚕吐丝,把曹植文中刻画的女神飘忽游动的神韵恰当地表现出来,使文画合一。《洛神赋图》不仅仅表现“形”,更重要的是在“形”的基础上提炼出“神”,这是顾恺之带来的不朽启示。

猜你喜欢
洛神赋顾恺之佚名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过年啦
《洛神赋图》之三
邯郸学步
是谁又懂“苟活”——品读舞剧《洛神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顾恺之募捐
顾恺之的“痴绝”
十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