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彪西的《月光》是他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的作品,基于调式材料使用泛调性,使得音乐作品给人听觉上朦胧与神秘的感觉,由此开启了德彪西的泛调性的开端,但是同时又带有调性音乐的烙印。德彪西在遵循古典调性——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了五声风格化处理、七声风格化处理,运用了将七声自然调式、中国五声调式进行多元调式融合的作曲技法。本文从曲式结构、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弦材料、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声语汇、多元调式融合与泛音列调性的综合分析,探究处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的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特征。
关键词:德彪西;《月光》;多元调式融合;泛调性;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1 曲式结构
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1]。而《月光》是以月夜为题材而创作的,为了便于分析并理解这首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该曲的曲式结构,该曲采用的是带尾声的复三部曲式。
下面是其曲式结构图示(表1):
德彪西以复三部曲式规范了全曲,呈示部(1~26小节)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个乐段调性为bD大调,1~8小节主题小三度环绕下行表现音乐的柔和,8~9小节为bD大调的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完全进行,奠定了bD大调的和声基础,并起到了巩固调性的作用,并进入变化重复的9~14小节。第二个乐段从bD大调的二级七和弦开始,结束在bD大调的属七和弦,但是没有解决到主和弦上,而是在第二部分解决到bD大调的主和弦上。
中部(27~50小节)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调性为bD大调,高音声部为旋律声部,低音声部奏出琶音音型衬托旋律声部。第三乐段从bD大调的高叠和弦属九和弦开始,为第一乐段的再现。
再现部(51~66小节)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从bD大调的属九和弦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离调和弦的调性不稳定后,在58~59小节的正格终止进入第二个乐段。第二乐段从bD大调的一级和弦开始,结束于63~66小节的完全进行,为第一部分的再现段。
尾聲(67~72小节)bD大调的I级和弦和bD大调同主音自然小调的III级和弦第一转位交替进行,使用bD大调同主音自然小调的III级和弦代替属和弦,使得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大大减少,从而获得了朦胧的、神秘的音乐色彩效果。尾声持续使用琶音音型,通过色彩性和弦来丰富音乐的音响效果,起到模糊调性与优美音色的作用。全曲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照耀在湖面,这样一副朦胧月夜的优美景色,与《月光》的标题完美呼应。
2 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弦材料
2.1 和弦材料既具有调性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泛调性的色彩
《月光》是德彪西在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创作出的作品,在和弦的选择上偏向于传统和声中的不常用和弦,重新赋予这些和弦新的生命力,将它们的独特色彩展现出来。大量使用传统和声中的七和弦,连续的七和弦的二度平行下行模糊了调性,体现出泛调性音乐的色彩。但是七和弦仍属于大小调体系范畴之内的和弦,使得《月光》也带有调性音乐的色彩。由此可以看出,处于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的德彪西在创作时,将泛调性作为基调,但是仍带有传统和声的烙印。
从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数量来看,德彪西在《月光》中相比三和弦,更偏爱七和弦的音乐色彩。小七和弦约占七和弦总数的一半,其次是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而传统和声中最常用的七和弦为大小七和弦,德彪西在选择和弦上突破了传统,将在传统和声中原本最常使用的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用小七和弦代替,获得了更具有色彩的音响效果。与此同时,小七和弦是自然音体系中以三度叠置的七和弦,在和弦的种类上并没有超出大小调体系范畴之外,体现出调性音乐的色彩。
2.2 基于调式材料使用泛调性
德彪西在使用七和弦时,运用了自然七声调式风格的二度进行,在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基础上使用自然七声调式,带来了与大小调体系不同风格、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同时连续的二度平行下行,模糊了主音,使得这里的音乐处理具有泛调性音乐的色彩,调性与泛调性形成音乐色彩上的对比,获得了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
一是在2~8小节低音依次bG—F—bE—bD—C—bB —A—bA—bG—F—bE,这里使用了七和弦的二度平行下行,体现了自然七声调式的风格,同时模糊了主音,具有泛调性的特点。与后面的大小调功能体系形成对比。从而获得了多层次、更加丰富的音乐色彩。
二是38~42小节低音依次为#G—#F—#E—还原E —#D—#C—B—A—#G—#F,七和弦的二度平行下行,体现了自然七声调式风格,模糊了主音,具有泛调性的特点。同时,德彪西选择的七和弦主要以大小调体系范畴中的和弦,使得这里的音乐处理既具有调性音乐的色彩,又体现出泛调性的特点。
3 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声语汇
第一,印象派音乐喜欢微妙和难以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宏伟的气派,喜欢隐喻、暗示,而不喜欢直率、过分夸张,因此朦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2]。德彪西所使用的和声语汇具有泛调性的色彩,但是又带有调性音乐的烙印。处于从调性到泛调性这一时期的德彪西,在《月光》中不仅使用了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四五度进行,还融合了七声自然调式的二度平行进行,在调式材料的基础上,不强调任何音为唯一主音,体现出泛调性的色彩。
2~7小节依次使用bD大调的VII34—VI34—V34—II2—V56—II34—V56/VI—VI2—II56—I6,中间插入了七和弦的二度平行下行,带来了七声自然调式的音乐色彩,同时模糊了主音,带有泛调性的特点。和声框架为bD大调的I(第1小节)—V7(第8小节)—I(第9小节),上四下五度的关系又体现出调性音乐的烙印。
第二,意外进行:德彪西打破了大小调体系中惯用的功能进行,使用意外进行获得功能进行落空的效果,从而更加突出了音乐色彩,逐渐形成德彪西的音乐风格。
一是5~6小节使用了bD大调的V56—II34的同调内的意外进行,根据德彪西前面使用的和弦,此处的V56七音下行级进到IV34的七音上。但是考虑到大七和弦所带来的音乐张力过大,从整体的音响效果来说过于突兀,所以第6小节使用更加柔和的小七和弦II34来代替。
二是19~23小节依次使用bD大调的V7—VII7/VI—VI6/VI—VII7—IV46的意外进行,19~23小节旋律骨干音始终为G,低音线条为半音级进下行,获得了良好的声部进行,德彪西在此处使用的意外进行完全突破了功能和声。
三是51~59小节依次使用了bD大调的III—V7/VI—VI34—V34—II2—III34—VII7—V7/VI—III7—II56—I6—V7—I的同调的意外进行和异调的意外进行。52~53小节使用了同调的意外进行(V7/VI—VI34),56~57小节使用了异调的意外进行(V7/VI—III7),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声部进行,还带来了忽明忽暗的音乐色彩。和声框架为bDIII(第51小节)—V7(第58小节)—I(第59小节),又体现出传统和声的烙印。
第三,使用同主音小调和弦III6:27~28小节、35~38小节、66~72小节使用了bD大调的I—III—bD大调同主音小调III6—I,这个意外进行在全曲中多次出现,德彪西使用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模糊了调性,并且选择小调中的不常用和弦III级和弦,使得I—III—bD大调同主音小调III6—I的进行极具色彩性。与主音大小调式交替造成了色彩的对比、变换,给人以印象派音乐特有的朦胧、神秘的感觉。
第四,使用连续的平行五度:31小节使用了bD大调的V9—II56—III的意外进行,造成低声部连续的平行五度。平行五度由于音响效果过于空洞,在传统和声中较少使用。而德彪西使用的平行五度是基于声部产生的,并且运用连续的平行五度来增加音乐的色彩性。另外,在同调的意外进行中使用了不常用和弦III,突出了和弦的色彩。
第五,使用增三和弦:第34小节中依次使用bD大调的III46/II—II—升五音的V,使用增三和弦是为了突出半音化的声部进行。使用不常用和弦增三和弦III46,并且使用它的第二转位,带来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同时突出了和弦的色彩。
4 多元调式融合与泛音列调性
4.1 多元调式融合
德彪西在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五声风格化处理、自然七声风格化处理。德彪西在《月光》纵向的和声进行上体现出七声自然调式的音乐色彩,在横向的旋律声部体现出五声调式的音乐风格。
1~8小节依次使用了bD大调的I6—VII34—VI34—V34—II2—V56—II34—V56/VI—VI2—II56—I6,七和弦的二度平行下行的和声进行体现了自然七声调式的风格,1~2小节旋律声部的进行bA—bA—F—bE,五声性的级进线条小三度与大二度体现了五声调式的风格。旋律下方的平行三度强调了三度结构和弦,体现出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的烙印。
4.2 泛音列调性的使用
泛音列调性是泛调性的最主要类型之一,是指使用具体的音列而无明确唯一的主音,调性高度由音列整体来代表[3]。德彪西在旋律声部中不去刻意地强调某个音,也没有通过和声进行使得某些音明显地具有中心音地位,从而导致没有明确的主音,因而调性漂浮不定,呈现出泛音列调性状态。
一是2~7小节德彪西使用了VII34—VI34—V34—II2—V56—II34—V56/VI—VI2—II56的和声进行,从和声进行上来看,没有哪一个和弦或者哪一个音能够作为明确的中心音,体现出泛调性的特征。再现部的51~58小节再现呈示部的2~7小节,也同样使用了泛音列调性。
二是15~19小节低音bE—bA使用了II7—V7和弦,下属和弦到属和弦的进行明确了调性,同时又因为没有主和弦调性变得模糊,从调性上来说具有泛调性的特点。
5 结语
《月光》是德彪西从调性到泛调性、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发展的过渡時期的作品。德彪西在和弦材料的选择、和声语汇、调式调性上打破了传统,获得了更加色彩的音乐,逐渐形成德彪西的音乐风格。
对于处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德彪西,通过对他的早期作品《月光》的印象主义和声特征的解析,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和弦材料既具有调性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泛调性的色彩。二是和声语汇具有泛调性的色彩,但是又带有调性音乐的烙印。德彪西在《月光》中不仅使用了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四五度进行,还融合了七声自然调式的二度平行进行,在调式材料的基础上,不强调任何音为唯一主音,又体现出泛调性的色彩。同时,德彪西使用意外进行来获得良好的声部进行与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色彩。三是使用了多元调式融合和泛音列调性,使得音乐作品给人听觉上朦胧与神秘的感觉。《月光》是德彪西处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作品,自这部作品后便开启了德彪西的泛调性音乐的开端。德彪西在《月光》中将调性与泛调性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这也是在他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无法复制、极为珍贵的一首作品。
参考文献:
[1] 杨九华.西方音乐史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94.
[2] 杨青知.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S1):88-90.
[3] 姜之国.音高组织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134-144.
作者简介:肖慧君(1996—),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作曲理论(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