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麟 江明
摘要:针对绘画工疗中残障人群个体差异大、绘画能力弱、情绪波动大、生活水平低的状况,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多种绘画形式结合、多名老师共同协作教学、阶段性奖励与反馈的教学方法,坚持尊重个体差异、耐心教导的教学方针,对残障人群的身心发展、自我完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绘画工疗;残障人士;课程设计;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1 研究背景
无锡市惠景社区旨在为残障人士提供一种艺术工疗培训,通过联系各种社会资源,为社区中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士提供及时、适当的支援和帮助,以一种“以工带疗”的方式给予他们身心治疗,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培训,为他们带来一定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1]。
在对现有国内艺术治疗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在众多“表达性艺术治疗”中[2],选择“绘画”融入艺术工疗课程。
1.1 绘画融入工疗的优势
1.1.1 工疗的一个目的是康复治疗
绘画治疗于1990年从欧美传入中国,最初应用于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经过30年的发展,已逐渐扩展到帮助特殊人群和心理健康咨询等领域。2017年12月,郭海平在南京开设首个原生艺术社区服务培训班,以绘画为治疗工具来干预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3]。基于大脑两半球分工的生理机制,绘画治疗以右脑的信息作为主要操作对象,绕开左脑有限的、线性的、语言的判断,实现人与艺术之间的联结,直击绘画者内心深处,促使他们释放淤积于心的情绪,重整自我认知,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治疗与平衡。
1.1.2 工疗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就业,带来经济效益
因为承受着身心的痛苦,一般特殊群体家庭缺乏或丧失劳动力,经济条件较差。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方式更为多元,文创周边、IP形象、艺术展览、慈善拍卖等都可以成为变现渠道。艺术作品消费对象的审美水平较高,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利于在市场上流通,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化社区工疗的发展。
1.1.3 适用群体广泛
绘画治疗的适用群体在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一书中被详细概括,包括语言受阻、听力障碍、自闭症、大脑损伤、妄想的患者,对艺术表达有兴趣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各种行为障碍和多重人格障碍的个体。这与惠景社区现有的特殊群体人员结构相吻合,同时绘画是一项视觉处理模式的艺术,只要正确指导他们使用绘画工具,就可以开展工疗课程。
1.2 绘画工疗在特殊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何海燕的《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一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绘画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有关专家就绘画治疗能够改善特殊人群的情绪情感和健全人格等方面达成了共识[4]。
目前绘画治疗在我国应用发展相对广泛,但将绘画融入工疗的实践几乎没有,针对绘画治疗的研究,也集中在医学或心理康复等领域。大多涉及精神分裂症或自闭症,从残障类型来看,对听力、肢体障碍等人群应用较少。从年龄角度来看,针对成年人的研究也较少,多集中于儿童与青少年人群。多数研究的目的都集中于证明绘画治疗能够对某些症状或现象起到作用,如何在具体问题上发挥作用的研究依旧缺乏,也没有形成独特的绘画治疗课程,更多是对西方已有技术的粗略应用。例如,曼陀罗绘画法、“房树人”绘画法[5-6]。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干预对象的条件下,如何实施绘画治疗,绘画内容、绘画工具、绘画周期、指导思想等等都不应该被简单掠过。刨除概括性和普适性的研究,在绘画工疗中,针对不同人群特殊性设置与其相对应的课程内容,研究绘画课程的多样化可以摆脱千篇一律的论证模式,更能体现出绘画治疗在不同类型残障群体中应用的独特性。同时,对绘画工疗课程的丰富,为后续绘画工疗的应用和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2 参与活动的残障人士的特殊性研究
2.1 个体差异较大
参与本次绘画工疗课程的成员共16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跨度较大。其中智力残疾8人,精神残疾6人,肢体残疾2人,各种残疾的级别还不相同,二至四级均有。尤其是部分智力残疾的成员,在沟通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几乎无法与外界交流。
2.2 整体绘画能力薄弱
绘画是一个门槛较低的艺术表现,但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特殊群体的课程教授,应该抛去常人惯性的课程思维。此次学员无人受过专业的培训,几乎没有任何绘画经验,对绘画工具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对绘画工疗课程的设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3 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
受自身身体情况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受精神疾病困扰的成员,他们右脑的功能损害会影响其情绪技能,个体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事物的新鲜感丧失较快。长时间单一地从事某一样事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于整体工疗课程氛围、秩序的把控有一定影响。
2.4 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水平不高
由于身體问题,各位成员家庭中缺少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生活大多不富裕,对于绘画活动课程的参与,投入的经费有限,仅能依靠社区提供的机会与公益福利。
3 应对残障人群特殊性问题的工疗课程设计研究
绘画工疗课程设计应基于参与人群的特点,给予他们合适的课程设计。针对以上特殊性的研究,工疗课程设计从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人员配置、课程工具、课程时间等方面做出对应的方案设计。
3.1 多种绘画形式结合
参与人群个体差异较大,且长时间相同重复的行为会让他们产生厌倦感,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设置了如下课程。
3.1.1 无参考的主题性创作
此模式参考国内原生艺术绘画治疗中的教授模式,利用现有研究的干预形式,例如命题绘画、房树人绘画、曼陀罗绘画,以此引导残障学员接触绘画。对于每次绘画命题不作明确限制,让学员自由绘画,在语言上给予一定的引导,告知他们可以绘画自己喜欢的食物、人,自己平时生活中最常见、印象最深刻的物品,给他们描述当下的季节,有什么样季节性的东西等。
3.1.2 实物或照片的写生创作
授课老师会提供一些植物盆栽、毛绒公仔玩具等实物作为写生对象,让学员尝试将三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平面图形,学员可以将毛绒公仔握在手中去观察、去感受,或围坐在教室,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盆植物,这些课程上的微变化都能很好地调动学员的创作积极性。在实物写生的同时,也会夹杂一些照片写生课程,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实物照片,让他们通过本能的意识去概括照片中的物体。
3.1.3 插画、油画的临摹
为了增强学员作品的表现效果与层次感,我们寻找了一些大师插画和油画,作为他们的临摹素材。把图片打印下来裁切成小块,在课程开始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过程中,授课老师为他们简单讲解一些线条和色彩表达上的方法。这种临摹的课程,可以降低他们没有参考物作画带来的焦虑感与不自信,同时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与模仿技巧。这种绘画模式对于他们个体的差异反应也较大,即使相同的人多次描绘同一幅原作,也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繪画作品。
3.1.4 剪纸拼贴
剪纸拼贴的加入,不仅可使原先单一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还可呈现出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同时,剪纸需要使用绘画以外的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等,使用画笔以外的新工具更能调动学员的创作积极性。剪、拼、粘、绘的动作,也能够给予他们肢体与大脑训练。剪纸拼贴画可以融入剪贴以及绘画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学员感受到艺术是多种形式共存的,并不仅仅通过画笔表现。
3.1.5 手绘明信片
在一些特定节日,例如元旦制作明信片,可适当改变绘图载体,选择类似明信片这样较小尺寸的画幅,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也可以让他们感受不同纸张的大小与质感。同时,明信片作为周边产品中最常见的类型,可以让学员们看到自己作品的实用价值。
3.1.6 轮廓填充
惠山泥人作为无锡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意将其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加入课程之中,选择典型的无锡惠山泥人形象作为线框轮廓,让学员在线框基础上做图案的填充绘制。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同时可以感受家乡特有的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除以上六种形式外,随着课程的进展,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开拓更多的绘画课程形式。例如,打破艺术形式的壁垒,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在音乐中绘画,绘画音乐的旋律等,形成相互衔接、有机整合的课程形式[7]。
3.2 简单安全与表现效果强烈的工具
身心的残疾,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绘画工具的使用产生障碍。例如,朱某某的手指有残疾,握笔存在困难,还有一些智力残疾的学员,无法与老师正常沟通,加上社区活动的经费有限,综合学员们的各种情况与接受能力,在绘画工具上选择了双头彩色马克笔、蜡笔。马克笔的笔杆较粗,易于抓握和控制,两种笔头可以在画面表现上产生不同的效果;蜡笔本身的肌理感十分特别,绘画者力度大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同时,针对特殊群体所有使用的工具都应基于安全的因素,安全是保障他们进行绘画工疗的基础。在剪纸拼贴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剪刀工具,也应选择在设计与使用上较为安全的,在过程中老师也应该保持警惕,注意他们的使用规范,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3.3 多名老师共同协作教学
在16人的残障群体班级中,一位老师是无法应对突发状况与维持课堂秩序的,所以采取多名老师共同协作教学,一般为2~3人。采用结构化方式设计课程,整个绘画工疗课程都按照以下环节进行。第一,发放材料。需帮助学员领取自己想要使用的绘画工具,分发参考图片、教学用具等。第二,明确绘画任务。一人在讲台上主讲当天教学的内容,其余人分散在班级中维持秩序,保证传递清楚教学目的。第三,协助任务实施。教授完成后,在班级中帮助部分有特殊要求和安排的学员,解答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关注学员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疏导。第四,作品回顾。课程结束,引导学生在作品上书写日期与姓名,没有书写能力的则由老师代写,本次课程中完成较为优秀的作业向大家展示并表扬。第五,整理存储。对当日作品统一收集、扫描、分类、存储,以备后期使用。在授课中,面对特殊群体的学员,应预先设想教学中的所有可能,配备充足的老师协同工作,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3.4 尊重个体差异,耐心教导
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教学主旨是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老师应该以一种伙伴或者帮助者的身份,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教导者的身份。例如金某,尤其喜欢绘画自己的家人,在她的绘画作品中,主角几乎都是她的女儿。在日常的教学中,十分配合老师的内容安排。但缺乏自信心,绘画过程中经常说出“丑死了”“太难看了”“不想画了”等言语,表现出强烈的自卑。面对这种态度端正但缺乏自信的学员,授课老师需要耐心地引导、鼓励她完成作品,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告诉她作品的优点,让她相信自己,坚持完成。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作出调整,每一位学员的绘画方式可以更具针对性,不需要整体步调一致的教学。
3.5 阶段性的反馈与奖励
3.5.1 绘画作品向文创产品转化
阶段性课程后,可以选择学员的作品进行商品转化,例如将他们绘制的图画印制在马克杯上,并且作为一种课程的反馈与奖励,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自我作品的价值,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同时促进课程的延续。另一方面,经过设计的介入对他们作品重构,借助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引导残障人士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变成公益文化产品进行售卖,这样既是对残疾人文化的发展,又能帮助他们增加一定的收入,同时可以支撑社区继续开展绘画工疗课程活动,帮助更多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实现文化就业[8]。
3.5.2 公益性绘画作品展览
社区定期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丰富社区中居民的生活。课程到达一定阶段,积攒了一定量的绘画作品,就可以开展一些特别的公益性绘画作品展览。一方面,是对这些特殊人士学习的正向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品的价值、魅力;另一方面可以让社区中其他人群参与进来,通过这种形式与社区居民良性互动,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特殊人群融入社区集体,更有利于社区和谐发展。
4 结语
经过为期一年多的绘画工疗课程,可以发现,绘画艺术课程不仅可以改善这些特殊群体的精神状态,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变化,促进他们社交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的康复,也用“以工带疗”的形式促进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认知,绘画作品的反馈与应用,可以为他们带来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绘画融入工疗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治疗的优势,同时也能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为特殊人群创造经济价值。在绘画工疗课程中,发挥“工”与“疗”的作用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乃坤.加強残疾人文化建设保障残疾人文化权利[J].残疾人研究,2012(01):3-5.
[2] 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37):403-412.
[3] 本刊.原生艺术与原生艺术治疗——郭海平访谈[J].画刊,2017(12):48-51.
[4] 何海燕.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8(26):119-120.
[5] 陈灿锐,周党伟,高艳红.曼陀罗绘画改善情绪的效果及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1):162-164.
[6] 项海林.脑瘫儿童美术治疗课程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苏州大学,2016.
[7] 李桂枝.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艺术类课程群建设探究[J].科教文汇(中),2020(04):124-125.
[8] 奚从清.重新认识残疾人文化[J].残疾人研究,2016(01):45-50.
作者简介:刘致麟(1995—),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信息设计。
江明(1970—),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