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1-05-10 02:58管学理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景观设计工匠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现况、景观设计行业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景观设计市场需求,提出高职院校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建立产教融合协调机制,构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景观设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02

产教融合基于深度的校企合作,将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由高校和企业协调联动,共同育人。产教融合已成为解决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这一难题的重要措施。中国在新时代发展中需要大量工匠型人才,高职教育是工匠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产教融合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路径,在紧密的校企合作中,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使工匠精神更为具体和形象。

1 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现况

国外景观设计专业根据专业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不同的学院和学科下设置,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和设计创造能力,大多设置在艺术设计学院或农学院。中国在加快城市化过程中,因专业人才需求激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陆续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而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大多设置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虽然中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各个方向的景观设计专业,但是培养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却仍处于探索阶段。

2 景观设计产业现况分析

2.1 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住宅建设中广场、街区、公共空间等环境设计与装饰需求急速扩大,上千亿的产值带来了工匠型人才需求的膨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都成为点睛之笔,园林景观成为居住空间的重要元素。国内的景观设计与发达地区相比在规模和设计理念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广东、北京等发达地区。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使得生态景观得以快速发展。

2.2 景观设计行业服务市场分析

景观设计行业市场主要为住宅、市政项目和旅游地产项目。住宅空间不可再生,高端住宅景观设计功能巨大,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拥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住宅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

城市发展带来了城市设计问题,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备受关注,市政工程包括交通、道路、桥梁、公用设施等,景观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市政工程中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性,更需要考虑城市景观对城市的影响。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加快,旅游地产项目数量激增,旅游地产的景观设计备受关注,能否将人文、配套设施、自然、人造景观等资源有效结合成为项目的关键。

3 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剖析

工匠精神是各个行业生产者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总和,是对工作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质[1]。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景观设计思想和设计能力,更需要有敬业求精的精神品质。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培育景观设计专业人才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不充分,工匠精神培育没有融入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的真实的景观设计项目少,有的院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学生动手设计能力弱,难以适应景观设计企业的需求,这导致了行业专业人才缺乏、高校学生难就业的局面。

建立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要拥有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使之在真实的景观设计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素养,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建设,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中。

4 景观设计专业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知识转移

在高校教育中的知识更多的是有关景观设计的先进的设计理念、最新的设计技术和设计方法,还有关于创新设计成果的研究、创新设计的探索,主要是显性的知识,以技术型知识为主;而在景观设计生产中更多的是市场信息、市场需求、实践需求等隐性知识。高校和企业对知识的获取、传播、整合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产教融合过程也是知识转移过程。景观设计企业需要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抢占优势,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知识,并进行整合与创造性应用,而企业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很容易被学习和模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与创新知识的能力。以“企业的能力观点”为基础的企业观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知识,所有的企业创造都是对知识的应用、整合、创新和管理。

高校向企业转移的不仅有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更有先进的設计思想、设计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创新成果和设计;企业向高校转移的知识更多的是市场的需求信息、市场的运作模式。双方知识互补性越强,产教融合创新效果越好。只有将企业的景观设计实践知识和高校的设计理论知识结合,才能最大效率地创造出适应景观设计市场的新知识。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知识的重组和整合需要长期的磨合,需要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通畅和效果。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互动达到知识转移的最终目的。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知识转移是交互的,以学校向企业转移为主,高校和企业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通过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协调。

5 景观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机制分析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是具有价值的,高校培育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能为社会带来收益。学生也因其技能而拥有价值,并能带来收益。对学生而言,产教融合能增加就业机会,也就是提高了收入预期;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能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对企业而言,产教融合带来的资本价值增值可以帮助企业增加收益。因此,专业化程度越高,价值存量越大,参与的三方收益也越高。

景观设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与高校、景观设计企业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等相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的利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2]。产教融合应该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将景观设计市场作为主要关注点,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个主体资源的整合、重组,做到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

6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工匠型景观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6.1 产教融合,使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专业教育方面,要将工匠精神培育和实际工作项目结合[3]。课堂是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素养的直接途径,在课程教学中要将技能知识学习和学生精神内涵熏陶结合,使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学习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

6.2 建立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开发产教融合課程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很多职业院校主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基地实训教学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参观,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许多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主要偏重于理论,真正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设计师主要通过外聘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进行“五个对接”,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接受教育和锻炼,使职业教育更具有生命力。

高职院校要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中充分融入工匠精神,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并学习和塑造工匠精神,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开设以工作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技能和素养的教学不能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教授,更要在实践课程的项目中进行教学,将技能的培育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使学生熟悉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6.3 建立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

景观设计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1]。在产教融合教学中,有多方主体的参与,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学习渠道,建设开放的信息平台,加强产教融合各主体的交流和协作,推动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市场和人才的融合。产教融合资源信息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智能化为核心引擎,构建了开放多元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协同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沟通了学校和企业的需求,打开了学生了解工作的窗口;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实践结合,在校企合作中整合资源共同完成项目,实现校企共赢,共同完成调研、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方案的制定、图纸的绘制等设计项目,使学生在工作中了解规范和流程,学习技能。

6.4 分享企业文化,强化行业标准、职业理念、职业使命的引导和教育

校企紧密结合,营造工匠氛围,分享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教学和实践情境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工作环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能够充分了解工作对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理解所学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技能和素养。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学习显性知识,同时还能获得默会技能和素养,培育工匠精神衡量的技能水平和精神内涵。

6.5 培育以精益求精为行为导向的职业精神

通过增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度。工匠精神往往无法用文字或者理论教学培育,而需要用真实情境的感化和互动来传递,其载体可以是语言,更多的却是行为的示范和感化。在工作情境中分享工作中的成功、失败、改进后的喜悦等情绪,更能传递工匠精神的精髓。工作中,工作内容是固定的,而不同的工作态度带来的工作结果差异却很大,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让他们对职业对工作更加执着和热忱,能克服工作的枯燥,对工作更加严谨。这份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忱,并非理论教学就能达到的,而要依赖情境培育。真实的工作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这种精神,在行动中积累对工作的热爱,慢慢养成精益求精的态度,技能的培养也能在情境的教学中发挥效果,使学生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能,更有对职业的热爱。

工作情境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默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依托情境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提升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理论教学和情境教学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环境充分感受技能和素养要求,考量自身是否具备应有的技能和素养,为工匠精神的养成奠定基础。

6.6 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工匠精神氛围

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氛围,要在校园环境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由学校和企业在文化内容和价值内涵上进行沟通、渗透、融合,通过文化和环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其中,学校的报纸、网站、展板是宣传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景观设计专业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中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要在实训教学中做到产教融合,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校园文化也能体会到企业文化,让学生体验未来工作,了解所需技能、规范和职业素养,了解企业文化,认识到自己在技能和素养上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和改进,在校园文化氛围中逐渐养成工匠精神。针对学生积极性不高、团队协作与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广播、橱窗、校报网站、微博等多种宣传媒体弘扬工匠精神,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补充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理解企业文化,接受职业身份,并将职业人的要求作为标准,提升自身技能和素养。

7 结语

在培养工匠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时,要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通过产教融合整合校企各种资源,以企业为推手,以产教融合机制为依托,加强顶层设计、制度设计。强化工匠精神在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弘扬和践行,通过建立产教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学习和工作的融合,做到在实际场景中实训,不断提高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志红,卢文涛.高校产教融合分析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2):93-95.

[2] 周颖.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

[3] 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8(4):54-56.

作者简介:管学理(1969—),女,江西于都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景观设计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工匠神形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工匠赞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