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平
长江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浩瀚东海,形成环太平洋最大河口——长江口。围绕长江口,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栖息环境被破坏、水域污染、过度渔业捕捞、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长江口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生态环境的失衡将会制约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开展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海陆交汇,咸淡水混合,滩涂湿地广袤,是许多渔业物种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渔业摇篮、海淡水天然渔业资源补充地、养殖苗种供应地和优良种质宝库。但是,长江口是开放型水域,渔业捕捞人员组成复杂,非法渔具渔法众多,管理难度十分艰巨,使得长江口成为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决胜战场之一。要落实和执行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需要重视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探索联动和协调机制。在上海市内,要按照决定的要求,落实农业、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间的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相互配合。要理顺和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解决跨区域统筹协调的重大问题,形成统一的合力。需要四省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定長江流域“十年禁渔”跨省联动监督、协同立法、联合执法的具体办法。
大力开展宣传和公众教育。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决定的精神要义和主要内容,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在媒体上制作专题宣传版面或专题电视节目、在长江口沿岸等公共场所设立固定宣传标牌、宣传工作进社区和进学校等形式,讲解决定的核心要点,讲解长江“十年禁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培养公众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素养,使积极开展长江口“十年禁渔”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关心长江“十年禁渔”的氛围。
切实加强科研和效果评价。决定中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做好长江口“十年禁渔”工作中的重要性。需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的系统性这个高度着眼,积极开展长江口“十年禁渔”的科学研究,认识、掌握、尊重自然规律。基于长江口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上的重要地位,要提前部署长江口“十年禁渔”前后渔业资源变动规律的监测和研究,科学地评价长江口禁渔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找准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要在大量监测数据和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开展长江口“十年禁渔”工作,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开展长江口“十年禁渔”的应用和实践,为作好长江全流域“十年禁渔”积累经验,进而形成渔业资源保护的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