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鸿 孙晓雷
2月26日,新一村网红龙鳞坝登上央视新闻,再次引来众人关注和赞叹。
近年来,新一村围绕打造“全域景区、美丽源乡”目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成功创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整治“省级样板”、“浙江省卫生村”、3A级景区村庄、“区美丽庭院示范村”等。2019年,新一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契机——“龙鳞坝”的“走红”。
“龙鳞坝”位于壶源溪上,本是新一村和新绿村之间的一条普通生态堰坝,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壶源溪得天独厚的生态美景与生态堰坝造型独特的龙鳞设计在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意外“燃爆”,被多家新闻媒体、自媒体的广泛传播,为昔日偏僻宁静的山乡吸引来大批休闲度假、玩水避暑、留影打卡的游客,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万人次左右,单日客流最高峰超过5万人次。持续火热的人气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新一村乘势依托“壶源溪流域联动发展”机制,努力将龙鳞坝景区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使独特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抓培育,“小创意”展现“大梦想”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湖源是国家级非遗富阳元书纸的兴盛地。
在新一村的“老街”,由本土青年童小军开办的“留白书屋”,曾是一间即将倒塌的老房子,童小军在村集体有序回收、修缮的帮助下,与新华书店合作,让百年老宅获得新生,流溢阵阵书香,成为龙鳞坝景区的新晋打卡地、文化传播地。“留白书屋”除了传统意义的书房,还引入了茶饮果汁咖啡和、当地土特产、元书纸文创产品。
同时,童小军瞄准了时下最热的电商领域,建立了“悦团”社区团购平台,帮助当地农户推销农副产品,并带动了全村二十多家店铺的开业,从工艺坊、奶茶店、文创产品店到饭店应有尽有,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老街”。
抓配套,“小提升”带动“大景区”
“湖源十八渡,渡渡要脱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新一村修建了167米的湖源大桥,一改大家“脱裤摆渡”的窘态。2007年,“过度劳累”的湖源大桥不堪重负,面临被拆掉的命运。出于对老桥的感情和景区發展需要,新一村发挥复合式叠加思维,总投资300万元,开始修建富阳境内为数不多的廊桥(修建凉亭5座,中间用走廊相连)。2020年,村里修复廊桥灯光夜景,开启龙鳞坝“夜景”模式。
为保障游客需求、缓解旅游旺季交通需求,新一村新建生态停车场,新增小车停车位约178个,大巴车停车位12个,房车位5个,配套3A级旅游厕所1个,A级旅游厕所1个,更衣室2个,大大增强了景区的接纳能力。
堰坝的持续火热,带动了新一村民宿、餐饮、旅游等等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目标。截至2020年,农家乐增加至24家,可以满足近2000名游客就餐,新增精品民宿17家,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
抓辐射,“一点红”升级“全面红”
“湖源源上路,东与浦阳连”。湖源地处四县交界,新一村范围内山中古道、村中巷道、水中航道纵横交错,共同编织了古往今来的商贸网络,但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的繁华已有些许没落。
近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新一村的“旧时光”重现。依托壶源溪绿道建设工程,新一及周边村落的古道被修缮串联,共同纳入全长33.9公里的绿道中,该绿道被评为第四届“浙江最美绿道”。新一村通过排道修建、新建堰坝,恢复了全流域的水上通行,提升了水域整体面貌,推动龙鳞坝景区纵向延伸拓展,将水利建设与生态景观深度融合。2020年,壶源溪获评浙江省“美丽河湖”。
“以水文化为核心,打造宜居、宜游、乐业、幸福乡村,是新一村美丽乡村的底色。”富阳区湖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心村,新一村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打造4A级景区这一重任,全面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上的‘乐水小镇。”